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2)
2024-11-02 12:14
内蒙古
●
这是我的第1782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1日《经济日
报》全部12篇评论+2篇理论,共14篇文章
01 规范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金观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确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企业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治理效能的必要之举,也是对困扰企业发展痛点问题的正面回应。
涉企行政执法是维护市场秩序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个别行政执法单位趋利执法、粗暴执法,小过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还存在监管标准“打架”、反复检查、多头执法的问题,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经营干扰,也使企业无所适从。这些行为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打击企业家发展积极性,破坏了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势在必行。
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要求行政执法单位必须摒弃利益驱动。行政执法要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根本目标,一切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进行,绝不能打着执法的旗号肆意扩展职权边界,不能把执法检查作为创收工具,更不能以罚款数额来衡量工作效果。对企业要监管也要厚爱,慎用“拉闸限电”“停产整顿”等处置措施,给足企业投资经营安全感。
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明确了行政执法行为的约束界限,防止权力滥用和任意裁量。不合法、不公正的罚款,无异于杀鸡取卵。对于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要及时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对于违规执法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坚决纠正、严肃追责,促使执法者形成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
在涉企行政执法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企业的合理诉求和意见,执法单位要给予充分重视和积极回应,以公开促公正,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和社会监督批评渠道,以监督促规范。此外,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共同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处罚不是最终目的,要将行政执法作为助企合规生产、更好发展的途径。在处罚之外,相关部门应深入剖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避免“罚后不管”。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并帮助修复信用,更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例如,编制合规指导手册、开展合规经营培训等,提高涉企法规政策知晓度和获得感,更好发挥教育功能。
需要肯定的是,涉企行政执法机制正在不断健全。一些地方推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又或是推行“企业安静期”,规定安静期内非必要不进入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活动,还有的地方简化行政复议申请流程,方便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对于提振市场预期与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待该法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更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02 微短剧提质升级撬动商机
今年以来,微短剧热度不减,话题不断。继“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带动文旅热之后,近日,行业又发起“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品牌合作涵盖智能科技、日化美妆、食品饮料、汽车等多个门类,微短剧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展现出蓬勃的市场活力。
微短剧以主题鲜明、剧情紧凑、篇幅精炼等特点开辟了新赛道。在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与市场自身调节下,短剧市场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多元主体入局,加码优质内容,探索创新题材,展现出精品化、高质量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这一新兴内容形式日益成为拉动经济消费的利器。利用微短剧投资小、时长短,见效快、易传播的优势,能够更高效率地传递产品信息,塑造品牌形象,撬动流量密码。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2027年达千亿元。让微短剧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内容魅力和传播优势,促进线上线下良性循环,延展产业链,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坚持内容为王的发展理念。微短剧要为其他行业赋能,首先要自身过硬。只有好内容才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影响受众。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迎合低俗趣味,不可能与观众建立情感链接,也就很难激发消费需求。当前,微短剧虽然产生许多吸睛之作,但真正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走心之作还不够多。在制作标准上,不妨借鉴长视频,组建专业化创作团队,采取规范化操作模式,打造精品化内容产品,利用口碑构建微短剧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以小体量撬动大商机的目的。
扭转“买量投流”的产品思维。平台汇聚内容,连接用户,对促进微短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今年,广电总局指导重点平台出台“反哺”措施,通过现金补贴、流量扶持、商业服务等方式,引导市场分配机制由流量推广向内容创作倾斜。此举有助于改变当前小程序微短剧利润分配倒挂现象,挤压当前微短剧市场泡沫,让平台真正为优质内容助力,从而促进微短剧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探索共惠共赢的运营模式。在去年“双11”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大战中,品牌定制短剧火爆出圈,在拉动消费方面表现不俗。“微短剧+品牌”的融合模式不仅能提高其在内容生态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让创作主体和播出平台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重要桥梁。目前,包含主流媒体、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内容制作机构、行业专业组织等在内的多家单位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微短剧业务。下一步,要继续推动微短剧与政府部门、企业、品牌机构交流合作,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运营模式,持续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微短剧与文旅产业共惠共赢。
03 海湾国家为何竞相加码布局中国
李学华
近年来,以海湾国家为代表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向东看”,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大手笔”投资合作不断,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坚定信心。为何海湾国家竞相“重仓中国”?
首先是良好的政治关系为经贸投资营造了稳定的环境。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海湾国家经济转型愿景高度契合;中国在中东多国间劝和促谈,助力推动中东“和解潮”,在巴以冲突等问题上主持正义,受到中东国家的广泛赞誉;2022年底举行的首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2024年5月底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进一步全面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规划了行动路线图;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巨大机遇。海湾国家不断加码对华投资,正是出于进一步强化双方利益融合、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战略选择。
其次是海湾国家经济多元化需要中国的技术和产能。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5G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中国还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平台和企业生态系统。海湾国家欣赏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对中国作为值得信赖的技术和经济伙伴的看法日益巩固。通过投资中国市场,海湾国家不仅可以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红利,也希望吸引中国高科技企业到海湾地区发展业务,带动当地科技产业迭代升级,为自身的经济转型提供支持。
最后是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具有全球布局和风险管理意识。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超越通胀,成为主权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并使主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兴趣增加。67%的主权财富基金预期,未来3年新兴市场表现将与发达市场比肩,甚至跑赢后者。海湾国家加大对亚洲和新兴市场的投资,也是希望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引领和经济利益驱动下,未来海湾资金投向中国的规模还有望继续扩大。
04 国土空间规划立法重在实施
邢志宏
近日,浙江省审议通过《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成为全国省级层面首部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地方性法规,将浙江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和系列制度成果上升到了法规层面。南京、宁波、大连等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条例也已经印发,《国土空间规划法》列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为进一步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提出新要求。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是我国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规合一”被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是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如今,在2017年北京、上海总体规划批复实施的基础上,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空间规划已批复实施,八成以上市级和县级总体规划获批,建立了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性、整体性重构。
近年来,国家先后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逐步建立了“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确保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管理、实施、监督提供有效技术保障,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接下来要全力抓好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构建形成科学完备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体系,有效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夯实空间基础。
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监督,推动规划落地见效。持续完善各领域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执行的监管、督察和执法,维护国土空间规划严肃性、权威性,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上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重大战略,支撑构建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体系。制定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管理政策,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产业准入、绩效考核等政策体系,形成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集成化综合政策体系,为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落地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加快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入库,完善上下贯通、多规合一、三维立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优化规划管理数字基底,进一步梳理自然资源系统核心业务,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迭代建设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综合应用。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强化部门统筹协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项目审批落地效能、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现规划共谋、蓝图共绘、底线共护、实施共管、成果共享,全面提高省域空间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探索规划实施新路径,推动国土空间利用优化提升。推行将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路径,以整治项目落地推动规划动态实施,持续完善空间利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改善空间利用水平。突出“优化、盘活、修复、提升”功能导向,推进农用地、村庄、低效工业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整治,优化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城乡景观风貌特色,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品质。
(作者系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05 透过数据反差看外资新动向
必须以更加灵活的外资政策、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应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升级,仍将需要吸引利用外资,特别是要充分吸引使用好高质量外资,不断优化外资结构,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华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108家,同比增长11.4%。与此同时,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6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30.4%。
如此大的反差,在近年利用外资领域实属罕见。透过现象,至少传递出两方面信息:一是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仍在,否则新设外企的数量也不会有两位数增长;二是利用外资金额的大幅缩水,表明外资流入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外资流入减少,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从全球范围看,跨境投资的升降进出本是一种常态,但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债务风险加大、地缘政治风险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跨境投资的起伏波动会显著加大。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行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客观上也会导致外资流入时更加谨慎。
我们正视风险挑战的存在,但也应看到,当前利用外资的结构正持续优化,诸如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吸引利用外资正呈现出积极变化,利用外资质量提升的态势也更趋明显。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为1792.4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为4461.3亿元人民币。之所以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正是与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转型息息相关。事实上,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主要领域之一,即便是在制造业内部,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反映出外商投资的新趋势、新动向。
当然,观察外资新变化,不能只停留在数字上,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可能的趋势。比如,从外资来源看,前三季度,德国和新加坡对华投资逆势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9.3%和11.6%。正如市场人士所分析,这表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依然不减,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适应与认同。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月29日,美财政部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最终规则。这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国家安全概念泛化的行为,损人也不利己。很多美国企业也是受害者:限制对华投资将导致中国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国家竞争对手,实际上也是对自身利益的损害。
上述国家对华投资的不同态度,时刻在提醒我们:必须以更加灵活的外资政策、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升级,仍将需要吸引利用外资,特别是要充分吸引使用好高质量外资,不断优化外资结构,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改革举措,比如在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允许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等;在增值电信领域,启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等。此外,在外资市场准入上,全面取消制造业准入限制,强化对重大外资项目要素保障等。未来,这些政策举措将转化为更强劲的吸引力,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深度融入到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维护者,为外资来华发展提供优良营商环境,并实现彼此的“双向奔赴”和互利共赢,中国是有诚意、值得信赖的。还是那句老话: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06 产业工人技能高待遇也要高
邓 浩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一支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队伍。让广大技能劳动者因技能而增收,有利于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发布。在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改革技能人才薪酬体系,既是夯实制造强国人才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产业工人,活跃在生产制造领域最前沿。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政策,支持技能人才提技提薪,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得到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取得高级技能及以上、中级技能、初级技能鉴定证书的技能人才年平均薪酬分别累计增长6.2%、9.6%、7.7%,快于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不过,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技能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还需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薪酬总体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20年起,我国陆续推出了两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全方位、多层次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提高收入水平。此次《意见》就吸纳了不少试点单位的探索经验,也向全社会传递出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的鲜明导向。
接下来,需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不断增强产业工人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
企业是产业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高技能产业工人不仅要“高”在职称、“高”在地位,还应“高”在工资、待遇上。《意见》提出,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这有助于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并以此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对企业来说,这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提高产业技能人才待遇,企业当有大格局。
《意见》还提出,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发布分职业(工种、岗位)、分技能等级的工资价位信息。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先行先试,走在前列。期待更多地方加入产业技能人才“提薪”行列,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中国经济网供稿)
07 发展绿色消费大有可为
纪 河
近来,不少地区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发展绿色消费,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势头良好,《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出台,一大批相关举措先后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不少亮眼的数据可以体现这一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约118.5亿平方米,其中2023年全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约20.7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4%。2023年,我国绿色低碳专利申请公开量9.7万件,占全球总量的50%。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绿色消费方式普及,例如,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和物流系统,在更大范围推广风力、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推动资源回收等环保产业发展等。绿色消费拥有了更为便利的发展条件,正逐步成为覆盖众多领域、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生活方式。
不过,当前我国绿色消费领域仍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相关政策亟待完善、尚未形成统一的绿色消费品市场、企业存在绿色生产难题,等等。对此,需多方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主动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加快社会绿色转型步伐,释放绿色消费发展潜力。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逐步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模式。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在绿色技术、绿色生产和绿色设计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加快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深度融合。发现并解决从“走出实验室”到“走向大市场”的关键问题,加大对企业在技术攻坚、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绿色创新成果向现实消费转化。
提升绿色消费发展质量,着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环保的绿色消费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建设,给予绿色产品财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或补贴、技术帮扶等举措。优化绿色产品认证和服务,加大绿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切实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通过减少物流成本、采用新能源技术配送、规范流通秩序等方式持续推进产品物流、服务等环节的绿色转型。
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主体要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开展注重健康、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等方面的主题宣传,加强观念引导,让消费者逐步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态观念。此外,应强化数字化应用,通过平台搭建和绿色产品个性化推送,引导绿色消费行为,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08 智慧物流引领行业升级
刘林冬 朱 龑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报告(2023)》,总结了我国建设交通强国取得的新进展:综合交通网络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载运工具研发连续突破,交通智能化信息化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升级,“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稳步高质量推进。我国智慧物流领域蓬勃发展,稳中向好。
智慧物流具有联通性强、融合度广、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等显著优势。这些年,我国智慧物流在多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开发多式联运新模式,创新“港口+内陆港”等,促进提质降本增效。又如,扩大快递网点覆盖面,加速城乡经济循环。截至2024年,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达到98%,基本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此外,还有地方通过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体系,通达众多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化。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也为促进智慧物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据此,多部门陆续发文,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加强物流统计监测工作,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可靠依据;交通运输部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强化智慧物流发展的设备基础;财政部也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物流行业技术创新升级,推动了行业降本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目前,智慧物流快速发展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智能化技术应用不充分、统一技术和数据标准不充足、物流应急机制不健全、绿色物流发展较为迟缓等问题。着力破解问题,加速智慧物流发展,有助于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让智慧物流引领行业未来。
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更强法律保障。加快制定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便于各企业之间数据共享和系统对接。持续加大对智慧物流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项目,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物流发展规划,促进当地的物流业与制造业企业间的联动融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此外,还需做好智慧物流应急预案,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物流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保障能力。
加强企业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抓好智慧物流产业链升级改革的机遇,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投资,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优化整体物流效率,激发规模经济效益。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升对智能化技术和数据分析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广泛参与行业协会,分享成功经验和技术,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
调动消费市场活力,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建立健全消费者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户体验和需求变化,并对消费者反馈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性改进服务和产品,提高客户整体满意度、认可度。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安全,增强消费者对智慧物流的信任。提供物流过程中碳排放信息,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物流。开展智慧物流倡导活动,提升公众对智能配送服务的关注度和接受度,推动物流市场健康发展。
09 以人才增量提升发展质量
蔡青竹
浙江提出“大人才观”,广东提出要视人才为珍宝,江苏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近年来,各地纷纷念好“人才经”,不拘一格聚人才,各尽其能用人才,千方百计留人才,努力推动人才真正成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
人才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水平。面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各地对人才的渴望也更为迫切。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都需要人才支撑,“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成为各地的共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才既是创新创造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各地的实践看,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通过良好的政策引导,能更好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下好人才布局“先手棋”。一是构建着眼全球的引才网络。只有抓住人才“智高点”,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通过梳理技术需求清单,绘制全球人才地图,广泛动员海外力量,战略布局全球引才工作站等方式,打造“近悦远来”的引才格局。二是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采取合作研究、技术研讨、市场服务等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丰富“候鸟型人才”的使用场景,实现人才红利的充分释放。三是充分用好乡情乡愁的文化纽带,激发乡贤能人为地方发展多作贡献。
实现人才与事业同频共振。事业涵养人才,人才成就事业。一方面,勇于创新、敢于改革,打通人才价值的实现通道。坚持政府搭台、人才唱戏的理念,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对人才给位子、压担子,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另一方面,“育苗成木”“育木成林”,补足人才技能的增长之需。唯有不断推动人的知识、观念、能力、行为的转型跃升,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地方发展需求、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对于人才来说,好的发展环境往往比单纯的优厚待遇更具有吸引力。为此,应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在职称评审、薪酬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大力度,让人才在正向激励体系中施展拳脚。推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举措,让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使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既有荣誉又有收益。给予人才足够的人文关怀,着眼于“住哪里”“另一半”“下一代”等关键实事,以精准服务的“用心”换取人才群体的“真心”。比如,在浙江,“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已经成为其人才工作深入人心的服务理念。浙江嘉兴通过政府产业基金、创业助理“保姆式服务”、人才服务“十件实事”等制度的实施,帮助千余名“背包客”创业成长为企业家。
当前,各地对人才引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正持续释放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未来仍需将人才工作摆在更加关键的位置,多措并举推动更多人才“变量”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增量”,在赋能增效、推陈出新中实现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 构建绿色低碳社会需协同发力
潘世鹏
近日,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海南省零碳(近零碳)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修订建议和标准化路线图,为零碳(近零碳)标准体系建设提供规划指引与工作路径,加快推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零碳社会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当地产生的碳排放和吸收的碳正好抵消,从而实现碳中和的状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构建零碳(近零碳)社会,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的空间还很广阔,构建零碳社会的方法路径还有待探索和完善。因此,构建零碳社会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科学路径全力推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构建零碳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要因地制宜,通过制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大事项,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协同攻关,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例如,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推动解决碳排放数据“怎么算”“算得准”“如何管”的问题;在碳减排标准领域,重点解决碳排放“怎么减”的问题;在碳清除标准领域,重点解决“怎么中和”的问题;在碳市场标准领域,推动解决碳排放“可量化”“可交易”的问题……这一系列具体问题都涉及零碳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迫切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答。海南出台的零碳(近零碳)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为各地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也呼唤更多地方和单位在零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厂矿等建设中探索和推出更多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共建绿色低碳社会的“大合唱”。
“近零碳”,不等于不排放。要正确认识零碳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大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普及,提升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程度。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减少能耗排放,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协同推进,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防止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要建立健全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深入推进源头减量分类,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1 实体寻求新商机
杜 铭
混搭是时尚界流行密码之一,如今,商业业态也开始流行混搭。
一些书店与文创商店不仅书卷气浓,还弥漫着咖啡香。在细品咖啡醇香滋味的同时,还可以翻开几本慰藉心灵的读物,享受一段惬意又充实的时光,“电量”满格再出发。
辛劳一天的上班族既不想吃外卖,又不愿为“干饭十分钟”忙碌1小时,不妨去附近超市采购好新鲜食材,直接交给店家,现做现吃倍儿香,省去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的琐碎。
业态混搭也即多业态混合经营,是将两个及以上业态集中在同一空间内的经营模式,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比如“超市+食堂”“书店+咖啡馆”“照相馆+美甲店”……
爸爸要看场新上映的电影、妈妈要采购换季服装、儿子要完成跆拳道高手的进阶之路……大型商业综合体能让全家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就是“业态混搭”的典型案例。无论逛街、约饭,抑或打卡、发呆,总能找到适合的。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多样化过渡,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不满足于某种单一业态。集餐饮、购物、娱乐、社交、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越来越受欢迎,充分印证混搭的魔力。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商业综合体,把各类家庭消费需求照顾得妥妥贴贴,为消费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大大小小的汽车新势力品牌也都喜欢扎堆购物中心开店,趁顾客全家老少齐出动的时候上车感受一番:宽敞的乘坐空间、舒适的按摩座椅、身临其境般的影音娱乐系统……比干巴巴的口头介绍更有说服力,也更能促成顾客在全家沉浸式体验中下单。
多种业态集中在一起经营,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你为我提供配套服务,我为你引来客流,彼此互相帮衬、互相成就,卖场人气自然越聚越旺。业态混搭构建的全新消费场景,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佳体验,释放出内需强劲动力。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多部门出台措施,鼓励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间。
业态混搭并不是“拉郎配”或“乱点鸳鸯谱”,而是瞄准痛点、有的放矢,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比如,一些连锁超市本就有农副产品源头采购、从田间直达货架的供应链优势,无论办食堂,还是代客加工烹制,经济实惠,安全放心。在升腾的烟火气中,超市更有人情味了,拉近了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也刺激了消费行为。
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超市营业员可以卷起袖子当大厨,汽车厂商也可以把4S店从偏远的地段搬到繁华的商业综合体——从单一业态走向多业态混合经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通过创新不断应变,是实体商业持续进化的逻辑。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一古老的商业信条发扬光大,实体商业还愁没有春天吗?
12 培育良好数据产业生态
王晓冬
当前,我国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约2万亿元,企业数量超19万家。进一步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需聚焦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加快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协同创新、繁荣活跃的数据产业生态。
加强数据供给,为形成良好数据产业生态带来更多源头活水。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营造良好数据产业生态的首要环节。据统计,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加强数据供给受到数据权属界定、资产定价、收益分配等因素制约。为此,需从数据产业生态的源头,大力发展数据资源企业,多措并举推动数据要素供给。一是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等基础制度,依法保护企业的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增强企业对外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二是加快探索数据定价机制,精准度量数据资源价值,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取得开发利用数据的合法收益,保护数据资源企业的正当权益。三是引导产业上下游企业采用行业数据空间等技术互相开放数据,鼓励企业间按照市场化方式授权使用数据、共同分享收益,提高产业数据的供给能力。
提高流通效率,增强数据产业生态创新活力。数据流通效率越高,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就越大。有研究认为,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由于数据权属复杂、可复制性强、流通管控难等特点,我国数据流通模式尚不成熟、总体效率还有待提高。为此,要立足数据要素的特征,大力发展数据服务企业,探索更加多元的流通方式,营造更加安全的流通环境,提供更加专业的流通服务。一是加强数据流通模式创新,发展场内交易、场外交易相结合的多元化流通模式,基于模型算法等服务形式,更好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二是加强数据流通服务创新,围绕制约数据交易流通的痛点堵点,提供合规评估、争议仲裁等服务,消除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数据流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三是推动数据技术企业创新,综合运用隐私计算、区块链、量子加密等技术手段,提升数据可信流通交易能力。
加快推动场景落地,提升数据产业生态应用效果。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是培育良好数据产业生态的土壤。传统企业由于在数据人才、数据资源、技术工具等方面存在不足,数据管理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数据要素价值发挥不充分。要大力发展数据应用企业,全方位激发数据要素潜能。一是持续推动“数据要素×”行动,在制造、农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深刻理解行业特点、高度匹配产业需求的数据应用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结合各地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区域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数据产业相关要素优化配置和集聚创新。三是加强数智技术在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技术产业化,提高数据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动态防护,坚守数据产业生态的安全红线。数据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数据海量汇聚、高频流通和广泛应用,扩大了数据安全的传统边界,提高了动态条件下数据保护的难度,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数据产业生态的安全水平,做到数据在哪里、安全防护就到哪里,数据怎么流动、安全策略就怎么配置。一是加强动态安全技术创新。适应数据高频流通条件下的风险挑战,引导数据安全企业重点发展动态安全技术,提高数据采集、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各环节动态安全防护水平。二是提高数据安全服务水平。推动数据安全企业服务转型,加强安全大模型创新应用,提高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安全威胁应急处置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安全服务向动态模式转变。三是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安全。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企业提高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做到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从设施层面系统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数据产业生态安全水平。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13 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是首个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数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对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作出部署安排。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数据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培育数据产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目前总体发展情况怎样?
张向宏(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数据产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产品或服务开发,并推动其流通应用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当前,商业智能、人工智能加速迭代,数据技术创新方兴未艾,数据驱动的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发展演进,我国在数据领域加大布局和投入,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发展数据产业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的重要举措。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将有效促进我国数据资源大规模流通与开发利用,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将海量数据优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培育壮大数据产业也是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迫切需要。围绕资源汇聚、技术创新、应用牵引、算力支撑等发展数据产业,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协同互补、特色发展、流通标准互认和要素互通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培育壮大数据产业还将推动数字经济做优做强做大。一方面,数据资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不同数据产业业态,都是数字经济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数据产业不断发展极大推进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和数字经济规模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础制度和管理机制加快完善,数据资源快速增长,数据价值潜能加速释放。北京交通大学等机构数据产业相关研究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约2万亿元,数据企业总数超19万家,预计今后几年仍有望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各地有序推进数据管理机构组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完成机构组建,大部分省份配套设立数据发展促进中心,组建数据集团,多家中央企业成立数据子公司,基本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数据工作体系。我国数据产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发布,今年9月《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数据资源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移动互联网接入总流量约为0.27ZB,同比增长15.2%。截至今年7月,已开放的有效数据集超37万个,近8年增长约44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快建设,累计发布数据资源约2.06万类。2023年7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发布“书生·万卷1.0”多模态开源语料,数据总量超2TB。
数据流通日益顺畅。场内数据交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场内数据交易量超200亿元,今年上半年突破300亿元。从事数据评估、合规认证、安全审计、质量评价、争议仲裁、风险评估等数据经纪和数据咨询服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蓬勃发展,有效推动数据流通。
数据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2023年,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9%、80.1%;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27.6%;网络零售额15.42万亿元,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亿,访客量约25亿人次。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建成,远程医疗协作网已覆盖地级市2.4万余家医疗机构。截至2023年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使用总量超888亿人次。
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等多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发布实施,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体系持续健全。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空间等数据安全流通技术加快发展。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底,5G基站总数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8.05亿户,IPv6活跃用户7.78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60.88%。算力总规模居世界前列,截至今年6月,我国算力规模达246EFLOPS。
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我国数据技术创新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如何?
赵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大数据专委会副会长、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我国数据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一是数据计算存储能力全球领先。截至今年6月,算力规模达246EFLOPS,智算同比增速超65%。根据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2023年,全国数据存储总空间2.93ZB,其中数据云存储占比约40%。二是数据分布式计算平台、数据库等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产操作系统加速规模化应用,截至目前,华为鸿蒙已是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生态设备数量超10亿台。数据库近年来实现蓬勃发展,2023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三是数据可信流通相关技术加速迭代,在数据空间、区块链、隐私计算等领域,数据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四是数据智能技术取得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围绕大模型应用新需求,向量检索、向量数据库、合成数据等技术加快应用。
通过不断深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数据采集、处理、流通和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及效率明显提高。
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让数据边采集、边处理,A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内容生成、异常检测以及预测分析等领域,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例如,同样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传统研发流程需要15个开发员工、约20天时间,借助编程AI大模型则只需2名员工、1天左右时间。数据流通交易量也不断提升。有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046亿元。
为推动数据多场景应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焦12个行业和领域,拓展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数据应用价值持续提升。例如,山西全球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有效整合零售行业采购、供应、销售、服务等全链路数据,推出智能补货以及供应链优化、协同等服务,提升传统零售企业服务效能,助力传统零售业转型升级。通过为超市商户开发市场洞察、供应链优化、智能补货等数据产品和服务,促进超市客户转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库存周转效率提升30%。
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我国着力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深化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务数据共享服务持续优化,公共数据开放范围也不断拓展,截至今年7月,已有243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北京、上海、贵州、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积极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数十个省(市)上线了运营平台或运营专区。
鼓励平台企业开发开放数据资源。《报告》显示,平台企业平均数据交互量为行业重点企业的249倍,各行业数据正逐渐向平台聚拢。阿里、京东、抖音等企业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专业团队,加强数据资源汇聚、流通和应用,面向平台生态合作伙伴开发精准营销、商情分析等数据服务,逐步将这些服务向平台中小企业开放。
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开发利用数据资源。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高,基本形成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网络化连接,方便汇聚大量相关产业数据资源。在汽车、家电、钢铁、石化、电力、煤炭、通信等重点行业,许多行业龙头企业已建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团队,汇聚集团数据资源,开发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精准营销、柔性制造和智能供应链协同等数据服务。例如,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协调作用,打破装备制造商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汇聚多种运输装备的运行、故障、维修等数据,构建智能模型,对效率和可靠性进行分析,提供协同制造和优化解决方案,并搭建数据资产交易平台,促进运输装备专业化数据的规范交易。
支持中小企业利用数据资源进行创新。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开放数据资源等,敏锐分析市场趋势,加强产品数据管理,开展精准营销,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高效的数字化运营体系,实现了设计的智能化以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持续壮大数据企业竞争力
为培育和发展数据产业经营主体,我国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成效如何?
孟庆国(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执行主任、教授):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有着丰富的数字创新应用场景,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据生产国。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在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企业,有助于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发力,出台支持数据产业和相关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发展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明确围绕数据采存算管用,培育高水平数据要素型企业,《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于今年9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地也纷纷出台支持数据产业及相关经营主体发展的专项政策。例如,上海印发《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预计到2025年数据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引育1000家数商企业。同时,为加速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各地推进数据交易机构发展。截至2023年底,有20多个省份成立了专门的数据交易机构,探索数据产品和服务交易模式,推进完善数据要素权益保障机制。《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全国新成立9家数据交易机构,活跃数据交易机构上架的数据产品总量超12000种。
当前,数据产业已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数据产业链,涉及数据采集、计算存储、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环节,数据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一方面,经营主体规模稳步增长。数据产业的经营主体包括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数据安全和数据基础设施等企业。从企业数量看,2023年全国数据企业已超19万家。北京交通大学联合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发布《数据产业图谱(2024)》,收录典型数据企业2000多家,其中数据应用企业占比较高。从集中度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数据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居于全国前列,聚集效应明显。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据技术是数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进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批数据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集群规模优势明显,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突破,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等产品纷纷上线,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4500家。目前,大模型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等场景,显示了数据驱动产业创新的经济价值。通过华为盘古大模型的多模态预测,宝钢一条热轧生产线的预测钢板精度提高了5%。
同时,数据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周期,成为许多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例如,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打造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领航号”,配置了隧道智能建造系统,拥有独立思考、智能分析、自主判断的“超级大脑”,搭载了智能掘进、超前地质预报、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等行业领先的智能创新技术,可实现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并行,标志着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水平达到新高度。此外,部分数据龙头企业通过数据融通,实现产业链整体智能化升级。
14 金砖合作机制走过十八载
刘 畅
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历史性扩员后举行的首次领导人会晤。从最初的“金砖四国”到“金砖五国”,再到2024年扩员后的“大金砖”,金砖合作机制走过了18年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深刻转变,一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从投资角度出发,在2001年发布的《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报告中,将目光聚焦新兴市场国家。他指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快速提升的经济实力,值得投资者关注。在报告中,他首次提出了“金砖四国”这一概念,并预言这4个国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说起来,“金砖”的得名还是一个“谐音梗”。最初“金砖四国”国家名称的英文首字母连起来是“BRIC”,其发音与英文的“砖块”(Brick)非常相似,所以得此称呼。
2006年,“金砖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这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这次会晤为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序幕。
2009年,金砖合作升级至峰会层次,“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自此,金砖国家间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2010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使得这一组织由原来的“金砖四国”变为“金砖五国”,英文名称也由“BRIC”变为“BRICS”,地理范围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进一步扩展到了非洲。南非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金砖国家的地域代表性,为其在非洲地区的合作拓展了新空间,还增强了金砖国家的整体实力,彰显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据估算,2021年,“金砖五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25.24%,贸易总额占世界的17.9%。2022年,“金砖五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4.0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1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金砖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金砖国家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贸易、投资、能源、卫生、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旨在为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融资支持。2015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式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同年,金砖国家签署了《金砖国家贸易和投资合作框架》,旨在推动成员国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自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形成以来,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不仅推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还通过签署《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等文件,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此外,金砖国家还注重人文交流,通过举办金砖国家文化节、金砖国家智库会议等活动,增进成员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金砖国家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金砖国家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与此同时,金砖国家还通过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活动,增强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与合作。
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代表,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交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例如,金砖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全球卫生治理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了金砖智慧。
2024年1月1日,金砖国家实现扩员,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扩员后,金砖国家成员国人口约占全球的45%,领土占陆地面积的3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30%,贸易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影响力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金砖国家不仅切实代表了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利益,也希望通过建设性改革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更加紧密、互利共赢的世界,这就是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愿意同金砖国家开展合作,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金砖国家成员的重要原因。
未来,金砖国家间的合作领域将不断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将持续推进。此外,金砖国家还将加强金融合作,扩大本币结算,构建独立自主的区域货币体系。通过这些合作,金砖国家将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金砖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未来,金砖国家将继续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为“全球南方”国家提升国际影响力、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ExMzY4OA==&mid=2247494806&idx=1&sn=e232a03370b6419a33bb350bc00fa94d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
(笔记)习近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笔记)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
(笔记)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5)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夜读(2024.11.14)
2024年11月14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笔记)习近平:让中秘友好之船扬帆远航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谢春涛: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贡献
住建部部长倪虹: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奋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扎实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蔡希良: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4)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人民日报夜读:冬日温暖清单来了!这个冬天,一起打卡!
2024年11月13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讲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故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教育部党组成员王承文:突出“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3)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夜读(2024.11.12)
2024年11月12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笔记)习近平对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作出重要指示
(笔记)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2)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2)
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奋勇争先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2)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2)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