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903篇学习笔记
01 “该改的”与“不该改的”(人民论坛)
不该改的不改,体现的是坚强的政治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标准或看法。实践证明,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
该改的坚决改,展现的是坚定的改革决心。问题是时代声音,也是改革所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02 抓改革需要有历史眼光(评论员观察)
今天的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需要树立历史眼光。
有了历史眼光,改革的主动性极大增强。
共同的经历是最鲜活、最生动的历史。广东深圳,从“三天一层楼”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多“春天的故事”在这里书写;长江两岸,从“化工围江”到“生态绿廊”,“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山城重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重庆造”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回望历史,正是改革,让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万千气象。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一个个“改革奇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坚定走下去。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定改革信心,方能写好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03 成一事莫留多憾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此失彼,无法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时有发生。个别党员干部干工作,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结果却导致出现另一个问题甚至一些更棘手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象,在现实中还一定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捡到筐里都是菜”,铺摊子、上项目,GDP上来了,环境却被污染了。又如,双碳目标提出以后,有的地方曾经搞运动式降碳,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结果影响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诸如此类顾此失彼的做法,虽然完成了某些方面的指标和任务,但是留下了后遗症,导致“旧疾”才去、“新症”又来,甚至就连看似已解决的问题,也会埋下“隐形炸弹”。这显然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
04 杉王树下
我从新建的石桥走进大寨村。
走过石桥,便是一座牌楼。牌楼的两端,分别建有一座凉亭。牌楼比凉亭稍高,整体呈“山”字形,都是红漆青瓦,上有镂空的木质花板,彩绘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颇为别致。凉亭内有木质长凳,供人歇息。
走过牌楼,便是一个大广场,远远便能看见一座气势恢宏的鼓楼。鼓楼仿照杉树形状建造,木质结构,飞檐翘角,层层而上,呈宝塔形。
“一朵好花长山头,十人得见九人谋。哥要摘花连根扯,免得一心挂两头……”一阵山风吹过,从鼓楼里传来一阵婉转的歌声。我走过去,轻轻推开了虚掩着的门,探头一望,看见一位老人正在鼓楼的大厅里指导几个年轻人练歌。老人一头银发,留着长长的白胡须,眼里精光闪烁。见我好奇,老人把我让进大厅。练歌的几个人,有男有女,有青年有少年。老人对他们挥挥手,示意他们休息一会儿。那几个人走到大厅一侧,那里摆放着直播设备。他们一边唱着曲儿一边摆弄设备,似乎在为直播做准备。
老人招呼我坐下,拿起随身带的一个酒葫芦,喝了一口酒,侃侃而谈。他说,侗族鼓楼是侗族村寨中的特色建筑,大寨村的鼓楼不仅是村民聚会的场所,也是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场所。侗族人爱唱歌由来已久,唱歌是村民们主要的日常交往方式之一。大家在爬山、狩猎、砍柴、挖土、打鱼、放排等劳动过程中,都能即兴演唱山歌,婚丧嫁娶、重大节日也有特定的山歌。湖南城步有“六月六山歌节”,寨子里基本上人人会唱、个个能舞。
我见桌上有一本打印的山歌集,便拿过来翻看。山歌是侗族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积累、演化、流传下来的,一向只能口耳相传,如今能够用文字记录并保存下来,实属不易。这些山歌内容多样,既有传统的,也有新创作的;既有表达男女爱情的,也有反映大寨自然美景和人民生活的。我觉得,这些新创作的山歌跳出了传统山歌谈情说爱、日常劳作的小圈子,比传统山歌的视野更宽、思路更广,多了许多现代元素,很好地传递了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可以感受到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侗寨文化的独特魅力。
05 乌梁素海的“渔二代”
结识刘文斌,是在一个秋后的下午,他正驾着快艇在乌梁素海巡护。迎着猎猎的风,望着一望无际的清澈水面和茂密的芦苇,还有上下翻飞的各色水鸟,刘文斌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骄傲地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我是一名“渔二代”!
刘文斌老家在白洋淀,上世纪50年代,老父亲来到乌梁素海讨生活。老父亲本来就会编席子,这里满地的芦苇,给他提供了无尽的原料。刘文斌记得,到了冬天他和老父亲一起割芦苇,大宽镰刀一割一大把,大冰铲一铲一大片,割倒铲倒再堆放在一起捆,捆好赶着车拉。骡马在前面拉车,人牵着缰绳寸步不离。有的时候也用冰车拉,一块大木板下面钉两根铁条,木板上载满了苇子,大人在前面拽,小孩在后面推。芦苇要等上冻了才能割,冰面特别滑,人一个趔趄摔到芦苇茬子上,外露的手上、胳膊上、脸上会扎很深的伤口。到了春天,苇子返潮了,老父亲用碌碡把茎秆碾平,再竖经横纬,用食指压着,一寸一寸地编席子。从早编到晚,一天能编两张。老父亲的这门手艺,补贴了很多家用。
夕阳西下,乌梁素海西岸铺满金色光芒,东南北3个方向呈现淡淡的紫红色。水波荡漾,好似接天连地的道道彩虹……
06 辽远的秋色
秋日的黑龙江,空气中融入凉意,而田野中生命的蓬勃丰饶达到极致。清晨的薄雾散去后,暖阳开始涌向大地。从车窗望去,路边是大片大片的稻田,稻穗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光,黄褐的豆荚呐喊着就要爆裂。玉米正在收割,成片的秸秆傲然排列,宽阔的叶子仍张扬着起舞。
离城市越来越远,植物染得这个季节格外绚丽缤纷。车外,黄绿的树影疾速倒退。杂树丛生的连绵远山经秋霜的洗礼,层林尽染,如泼洒的油彩,明亮、斑斓、炫目。
在杨树的夹道欢迎中,我们不到一小时就抵达夹皮沟国家森林公园。一下车,森林和黑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由得深深呼吸。这不同于南方的清爽、清香,让人沉醉。
沿着路走,刻着“夹皮沟杂货铺”字样的木刻楞立在木栈道入口。木刻楞是当地颇具特色的民居样式,简单地说,就是以圆木对接建造出来的木头房子。清晰的木纹,在秋天的阳光下,温暖而安静。
松木板铺设的木栈道很长,逶迤着向林中延伸。走在栈道上,树影洒落,松针枯叶飘落在地。偶尔闪过一树灿烂的枫叶,阳光穿过,是晶莹剔透的红。
07 雪花藕
我曾做过记者,有一次到农村去体验挖藕。那是晚秋了,天刚蒙蒙亮,我就跟着挖藕人朝着荷塘出发。秋虫窃窃私语,荷塘却一片静默。我们穿好了胶衣,一点点朝荷塘深处进发。凉意渐渐透过胶衣朝上蔓延,直到水至腰窝,凉意几乎浸润了整个身体。这时候再弯下腰身,一点点把淤泥中的藕用铁锹掘出,隔着泥水摸上来。这个过程必须小心翼翼,藕娇嫩得很,搞不好,一截藕被掘断了,灌入的都是泥污,清洗了也会有泥腥味,卖不上价钱。挖藕时,泥浆会溅到人脸上,脸会变成京剧脸谱里的大花脸。有时还有泥鳅在我们脚边窜来窜去,让人很是担心,疑心是水蛇。整个挖藕的过程,让我了解得藕的不易,所以每一段藕都舍不得浪费。哪怕是那种没有长成的小藕节,也可以洗净用辣椒和蒜头一起清炒,滋味美甚。
七孔藕,七窍玲珑,能吃出七步之才;九孔藕,九九归一,做事情十拿九稳。这都是吃食中蕴含的好彩头。
藕有丝,是长情之食物;水生,能败火,消解秋燥和冬燥。祖母曾说:藕在秋冬出场,我们应该感谢老天自有安排。这与其说是老辈人对上苍的敬畏,不如说是对吃食的敬畏。毕竟,民以食为天。
08 旧碗
这种碗,简约、素白,还带着点小清雅。除碗口一宽一窄两道蓝边外,通体纯素。倒扣过来,拱样的弧线,十分优美。釉面不错,摸着光滑,内壁的釉已磨出胎质,可见使用之久。这样的碗,极易让人想起粗衣布裙的江南。一块蜡染的桌布,配上它,便是天作之合。小门小户的日子,简单安静。
一旁洗车的男士,拿着水管,帮我冲了冲。我用手抹了抹,碗便光亮如新。没底款,标志着它是再大众不过的碗,普通窑烧制的。但它是一个家庭的吃饭家伙,是家里饱食无忧的代表。那时吃饭捧着这么大一个碗,只一个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