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用事与无用功(人民论坛)
不久前在甘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为基层减负情况,强调“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需要上下各方面共同努力”。 “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着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为基层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 有用事与无用功相互对立、互相影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少做无用功,才会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就是典型的无用功,既劳民伤财,还消耗并不充裕的基层工作力量,挤压本应落实的工作部署,导致“沙滩流水不到头”。把基层干部从无用功中解放出来,要多从上面和源头上做减法。 明确基层“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的职责定位,优化工作方式,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工作效能,不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出成效,也能把各方面的干劲都带起来。 让基层干好有用的事,还要统筹减负和赋能,既为“马车”减重,又让“小马”成长,才能解决“小马拉大车”的基层治理难题。把更多权限下放到基层,把更多资源集中到基层,实现权责一致、责能一致,才能形成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需要坚定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的决心,也需要持续为基层减负、减负减到实处的恒心;需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也需要鼓足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一定能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02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绘就,能否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能否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能否确保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关乎改革成败,关乎政道人心,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美的蓝图,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抓落实要讲究章法,注重节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畸轻畸重,也不能平均用力;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拖宕停滞。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试行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要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对条件成熟的加快推进,对认识不统一的寻求最大公约数,对各方面要求强烈的不推不拖,对看准了的立行立改,对一时把不准的先行试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改革不能自乱阵脚、失了方寸。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点多、面广、事杂,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突破,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切忌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切忌虎头蛇尾、朝令夕改,切忌推倒重来、搞兜底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折腾、不反复,徐徐图之、久久为功。要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担当,改革不做样子,不做表面文章,真抓实干、力求实效。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盯着抓、反复抓,对每一项改革举措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最终积小胜为大胜。
03 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换位思考
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思维也就不可避免存在差异。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立场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才能更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思维上的局限性。当前,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不少党员干部都存在这样的困惑:如何努力让手中“干的事”成为群众“盼的事”,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事实上,很多时候只要善于换位思考,换条板凳坐坐,多从群众视角看问题、想问题,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就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善于换位思考并不是深奥晦涩的大道理,但真正落实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实践中,有的党员干部不愿换位思考、不善换位思考,做起群众工作来缺少真情。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能俯下身,总是以管理者的姿态面对群众,缺乏同群众换位思考的意识和意愿,总和群众隔着一层。有的党员干部虽然懂得同群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但经验不足、办法不多,同群众搭不上话、坐不到一条板凳上,导致实际做的和群众要的存在偏差和温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心为心,就要在换位思考上下功夫,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而不能搞包办代替,简单用改革决策者的所思所想代替群众的所忧所盼。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
做到善于换位思考,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换位思考、不善换位思考,归根结底还是群众观点没有树牢,总以为自己学历高、职位高、见识广,自己的看法要比群众高明,自己的想法就能代表群众的意愿。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把群众智慧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具体举措,把群众的好点子转化为改革发展的“金果子”。
做到善于换位思考,要强化宗旨意识。党员干部做工作,说到底是为了更好服务群众、更好为民造福。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正把群众的“心上事”变成自己的“上心事”,以真心实意、将心比心取得群众信任。要通过换位思考,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避免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将工作发力点和群众关切点精准对接。要在“换位”中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多想一想工作哪里不到位,哪些方面同群众所期所盼还存在差距,及时把“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努力解决好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4 把握重大理论成果,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从合肥滨湖科学城看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以改革的点火系点燃了创新引擎。科技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折射改革之效,体现思想之力。 从科技体制改革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之所以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正在于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实现了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以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思想理论丰富和发展。
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贡献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建成堪称世界桥梁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是因为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我们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