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2024-11-14 08:02
内蒙古
●
这是我的第1915篇学习笔记
★摘抄自2024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01 藏传佛教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
西藏,拉萨,日光之城。
白云低回处,千年八廓街。仰面,是湛蓝纯净的天空;身旁,是白壁红檐的藏式民居;脚下,是青石铺就的“转经道”。僧众徐行,游客打卡,商铺比邻。
桑烟大昭寺,巍然“会盟碑”。岁月流转,被称作“拉萨的足迹”的八廓街融合传统与现代,见证“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一般的民族亲情,也成为观察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一扇窗户。
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这是一个不断演进并深化的过程。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持续加强和改进寺庙管理,深化拓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扎实推动藏传佛教更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今,宗教更和顺,社会更和谐,民族也更加和睦。
02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人民论坛)
必须看到,改革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并没有过时。“熟门熟路的改革,就像在游泳池,标着线,哪儿是浅水区、哪儿是深水区一目了然。到湍急的河里,不得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动比喻,回应了“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保守和胆小”的错误论调。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有许多未知领域,也会面对难以预料的因素,既需要去实践中大胆探索,又必须慎之又慎,不能随便“翻烧饼”。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怎样推进共同富裕,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必须通过基层实践总结新鲜经验、汲取创新智慧、破解发展难题。
改革大潮奔涌,多少蜿蜒细流汇聚为奔腾河流,多少无名山丘崛起为时代高峰。坚持正确方法论,更好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我们一定能掀起更加波澜壮阔的改革潮涌,推动“中国号”航船驶入更加开阔水域。
03 览色彩之绚 品文化之味(评论员观察)
秋冬时节,全国各地不少人被大自然的颜色吸引,或近观或远游,走向户外、拥抱天地。
山林间,绿的、红的、黄的叶子相间交错,美不胜收;城市中,银杏大道上满是拍照的人;乡野里,有树上挂满的果,也有田间割下的稻……满目的翠绿、金黄、火红,自然的画布给予我们美的馈赠。
如何描绘这样的自然美学?中国传统色的雅称,很是恰当。
江苏东台市,麋鹿在万亩盐蒿里觅食嬉戏,这片“地毯”染上了“锦葵红”;河南济源,王屋山的山峰间云海翻腾,眼前都是“晴山蓝”;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胡杨叶挂满枝头,一片片的“金盏黄”……田野间渲染着传统色,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促使人更愿意接近美、欣赏美、创造美。
色彩绚丽的背后,是文化之味。像“东方既白”,描述破晓时分的景象,《赤壁赋》中写“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可见曙光之色;又如“紫蒲”,本是长在水岸边的菖蒲,一句“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画面感十足;再如“天青色”,给人以雨后初晴、碧空如洗的感觉,“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中国人用独特的方式定义色彩,在精致与精妙之间书写浪漫。充满想象的色调,诗意曼妙的名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耐人寻味、意味悠长。
时代犹如一束光,由各种色彩交织而成,我们当追光而遇、沐光而行。面向新的图景、打开新的画轴,每个人都不妨恰到好处地添上一笔,勾勒热烈的红、清新的绿、开阔的蓝、温暖的橙……执笔绘多彩,必能为发展添新彩。
04 劳动教育莫要变了味(纵横)
也应看到,劳动教育存在重“教”轻“劳”、重“晒”轻“做”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的劳动课多由其他科目老师兼职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有的学校只管布置作业,学生的劳动作业最终成了“家长作业”。
劳动教育不应止于“教”。现实中,有的学校的劳动课以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教授知识为主要方式,重学习、轻劳动。剖析背后原因,有的是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有的是受到师资、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则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敢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劳动。事实上,让学生有更多锻炼机会,才能提升劳动课的吸引力。
劳动作业宜“做”不宜“晒”。劳动作业,涵盖叠衣服、整理书包、浇花种菜、扫地拖地、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技能,也包括制作各种小工具、手工艺品等创新内容。有的学校要求家长配合将作业完成情况拍照记录。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动作业往往变成父母的“才艺展示”。学生、家长疲于应对,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就会变了味。
05 让善行接力 让爱心传递(暖闻热评)
将大半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后,杨恩泽教授留下一份令人动容的遗嘱:卖掉自己名下唯一的房产,一半的钱留给天津大学,另一半留给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连续给该小学“成和奖教奖学金”捐赠20年的承诺,由子女帮着完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恩泽倾其所有的奉献背后,有甘为人梯的无私,也有仁而爱人的赤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国光纤通信事业开拓者之一、“八二工程”总工程师、天津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室创建者,这些闪耀的身份在杨恩泽口中,不过是云淡风轻的一句“这是大家一起做的”;单人床用了几十年、衬衣领口和袖子磨破、菜刀木头把脱落,杨恩泽常说“已经很好了”“过得去就行”。70多年躬耕教坛,潜心治学、桃李天下,这是教育的播种;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是精神的垂范。去世后子女继续兑现承诺,让善行成为一场代际接力跑,让爱心超越生命的界限、向未来延伸。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感动人心的不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行善,更是爱心的传递及其在不同人之间形成的共鸣。“布鞋校长”李振华在71年间捐款170余万元,设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让1.24万人次贫困生受益。曾受他资助的学生任纪兰,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李振华曾工作过的小学执教,并拿出部分工资继续资助贫困学生。从四川大山深处走出的蒲邦顺,创办兴农中学,允许农家学子用粮食、蔬菜或猪肉抵交学费,或给贫困孩子减免学费,圆了无数农村孩子的求学梦。从兴农中学毕业后,昔日学子解囊资助兴农在读的学弟学妹。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善念和爱心在循环往复的正反馈中不断强化,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更强大的正能量。
“一灯燃百千灯”。师生之间传递的,不只是有形的知识,更是无声的美德。无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用温暖的爱心托举学子求学路,同时也以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追求,为他们的人生选择树立起标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当爱心激起爱的涟漪,当善行激起善的回响,人们从中可以直观看到,爱的力量不仅在于它内嵌于人性之中,更在于它能够感化人、带动人,形成同频共振的力量,这会让整个社会都更加崇德向善、向风慕义。
从爱出发、用爱抵达、以爱回馈,期待更多用真心打动真心、用爱心传递爱心的故事,让美好就发生在人们身边,让每个人都成为爱心的火炬手。
06 按规律办事 按规矩做事(思想纵横)
规律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要敢于到改革和发展第一线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找规律、在实践中求真知,真正按照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顺利推动事业发展。比如,塞罕坝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库布其沙漠治理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生态治理“钱从哪里来”“如何可持续”等问题,这些都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坚持按规律办事的生动案例。新时代,得益于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之路,许多地方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行为的依据,按规矩做事就要自觉树立规矩意识。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规矩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循的规矩。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体现的就是按规矩做事。党员干部要坚持讲原则、讲规矩,常念“紧箍咒”,常照“反思镜”,把按规矩做事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要求党员干部按规矩做事,必须提高规矩的质量。如果规矩本身模糊不清、过于宽泛、脱离实际,就很难真正被落实。这说明立好规矩是按规矩做事的前提。像浙江出台的《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提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倡导清单,“三张清单”让政商交往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有利于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我们要以立好规矩推动严守规矩,让党员干部习惯在规矩的硬约束下办成事、办好事。
按规律办事与按规矩做事是相辅相成的。规律指明方向,规矩划定边界,规矩体现了规律。只有在规律和规矩的共同指引下,各项事业才能有序开展、不断发展。党员干部既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在政策和措施出台前多征询、考虑各方意见,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又要依法依规、真抓实干,避免规则执行出现偏差走样,避免政策实施发生力度递减,更好以规矩推动解决党员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真正干出成果、干出实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4NjExMzY4OA==&mid=2247495776&idx=2&sn=3c294a1b1600a6cbc32919a2bfd2bfe8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
(笔记)习近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笔记)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
(笔记)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
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5)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5)
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夜读(2024.11.14)
2024年11月14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笔记)习近平:让中秘友好之船扬帆远航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谢春涛: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贡献
住建部部长倪虹: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奋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扎实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蔡希良: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丁薛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上的发言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4)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4)
人民日报夜读:冬日温暖清单来了!这个冬天,一起打卡!
2024年11月13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讲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故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教育部党组成员王承文:突出“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中国组织人事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3)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3)
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夜读(2024.11.12)
2024年11月12日《新闻联播》文字版
(笔记)习近平对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作出重要指示
(笔记)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
《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2)
《经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2)
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奋勇争先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2024.11.12)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
《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2)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