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敏感期(0—6岁)
从出生起,婴儿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了解事物,熟悉环境。
3岁前,幼儿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
3—6岁时就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中的事物。
在感官敏感期内,孩子会用口来实现对味觉和触觉的认知,会把他能拿到的一切东西都往嘴里放,还会吃手;
他还会冷不丁地咬人打人,当然,这些行为都不是孩子学坏,并非是恶意的表现;
他还会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特别喜欢玩水、玩沙,这些都是孩子用手感知和探索事物的具体表现。
眼睛:(0—0.5岁)
孩子刚出生时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盯着看。
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黑白相间的地方比彩色气球更有吸引力,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刚出生的孩子应该对彩色的东西更感兴趣,比如彩色气球,彩色的花朵、图片什么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恰恰对这些彩色的东西不感兴趣,反而会对明暗相间的地方特别感兴趣,他们会盯着某个影子看半天,也会对透过树叶缝隙的斑驳的光点产生极大的热情……
这一切都表明,孩子对明暗相间、明暗反差比较大的地方特别敏感。
敏感期分析
不可否认,刚刚出生的婴儿会对光很敏感,很痴迷。虽然他们的视力不是很好,但却可以看到一个明暗相间的、模糊的世界。
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对此,有教育专家指出,这就好像经过一个长长的黑暗的隧道,在隧道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光点。因为是在黑暗中,这样的一个光点显得分外明亮、奇妙,更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当光点逐渐变大,直到变成光明,把孩子包围后,孩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对光的敏感期就过去了。这个过程给孩子带来了愉悦感和持续的满足感,孩子也会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再回到对光的敏感期上来。最开始,孩子的眼睛是对黑白相间、反差较大的地方感兴趣,而不是成人想当然地认为的彩色气球等。
如果仔细观察,孩子还会对从门缝中透过来的光线感兴趣,他会凝视那束光线,甚至是想爬过去抓光线。在孩子的眼里,那束光线就代表快乐。
当然,孩子还会对放大的黑白照片、一件黑白条的衣服、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或纸张等感兴趣。这些也都比较容易吸引和维持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视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发展起来,根本没必要去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视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生命的初期,大脑和脑功能都还处于构建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各种感觉,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都与大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联系在一起。只有建立了联系,各种功能才会正常发挥作用。
2.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视觉感知力
在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实现。这里给父母介绍两个简单易行的小游戏。
第一,准备一个手电筒和一块纱布。晚上用纱布把手电筒蒙上,这样光线就不会太强烈,打开手电筒的同时把房间里的灯关掉,让手电筒慢慢移动,从而训练孩子用眼追逐光线。这时,父母会发现,孩子的目光能专心地停留在光束上。当然,这个游戏不要玩太长时间,如果发现孩子没有看光束的话,就应该停止。
当然,上面的游戏都是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父母切不可为了训练孩子而强迫孩子去看,否则就违背的训练的初衷。另外,类似的游戏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可以多多发现,多多尝试。
3.用语言激发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
很快,孩子的视线范围不断扩大,除了能看到近处的物体,他还能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会主动去看。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用语言来激发孩子的视觉认知能力了。
CD光盘、大头娃娃、镜子、各种形状等:(0—2.5岁)
孩子非常喜欢这些视觉道具。
这些东西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应用这些视觉道具组成孩子的视觉环境。
孩子出生几个月后,会对一些视觉道具感兴趣。所谓视觉道具,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孩子视觉兴趣的一些物品,比如CD光盘、大头娃娃、镜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形状等等。因为孩子正处于视觉敏感期,他就会对明暗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对各种各样的玩具感兴趣,甚至会对镜子感兴趣,因为他会“欣赏”镜子中的自己。当然,孩子还会其他很多的物品感兴趣,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了。
敏感期分析
孩子的视觉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会对周围的人的五官非常感兴趣,所以才能看清洋娃娃上的鼻子、嘴巴等五官,而且表现得异常喜欢的样子。
既然父母已经知道孩子在视觉敏感期会对上面的很多所谓的视觉道具很感兴趣,那就应该在生活中尽力为孩子去准备,从而丰富孩子的视觉环境。
一般来说,洋娃娃都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玩具,但怎样利用好这个洋娃娃来让孩子享受视觉敏感期,度过视觉敏感期,却是很多父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既然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对周围人的五官很感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利用洋娃娃这个道具来教孩子认五官。当然,这个洋娃娃道具的五官布局要比较合理,与真人应该差不多,那种特别夸张的洋娃娃不太适合用来做五官教具。
大部分孩子睡的婴儿床是平的,不可以调节,也就是说在孩子不会坐立的时候,他在床上就只能躺着,躺着能看到最多的就是白白的天花板。其实,当孩子的视觉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后,父母应该尝试扩大孩子的视觉范围。
4.在孩子的床侧挂一面镜子
当孩子对五官感兴趣时,镜子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觉道具。当孩子看到镜子后,他就会凑上前去,仔细地欣赏镜子里的那个人。如果父母对孩子说,你的鼻子在哪里呀?孩子就会用手去指自己的鼻子,结果发现镜子的人也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5.让孩子去触摸各种形状的东西
在家里,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去接触各种形状的东西。
色彩:(3—4岁)
对色彩开始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尝试寻找不同的颜色。
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色彩认知机会,诱导孩子多使用颜色绘图。
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对色彩产生认知和感觉,他们会被五颜六色的光、各种色彩鲜明的事物强烈地吸引,并感到非常愉悦,而且他们会尝试去寻找不同的颜色,也会把同一种颜色的物品归到一类,还会使用彩色的笔去涂画,等等。这都说明,孩子对色彩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认识色彩的机会,诱导孩子去使用各种颜色去绘图。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3—4岁时,就进入了色彩敏感期。开始,他先是非常喜欢认识各种色彩,一段时间过后,他就开始进入触摸、感知色彩的敏感期,就会涂色。教育专家指出,孩子涂色的过程也是在为以后的书写做准备,通过最开始的乱涂,他以后的书写才会渐渐地趋于规律。
当然,如果父母或老师不去诱导孩子使用色彩的话,孩子基本上不怎么使用色彩。有时候,孩子画一张画甚至只用一种颜色。不过,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对色彩的认识更多地会体现在生活中,比如,他会选择色彩艳丽的玩具,会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等等。
引导小妙招
1.与孩子玩一玩色彩游戏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关于色彩的游戏,从而加强孩子对色彩的印象与认知,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对色彩的敏感期。
2.是诱导而不是勉强
在前面已经提到,如果父母或老师不诱导孩子使用颜色涂色,可能孩子就不怎么使用色彩。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诱导。但是,父母也应该明白,是诱导,而不是勉强。如果你发现孩子画画基本只使用一种颜色,但你诱导他,他也愿意用多种颜色涂,这时就不要勉强孩子。一旦父母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意志来做的话,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要知道,有的孩子敏感期会提前到来,有的会延迟到来。就像一个孩子,还不到两周岁,就已经提前进入了色彩敏感期,那时候他已经能认识十来种颜色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还特别爱涂色。父母要学会耐心等待,因为孩子的色彩敏感期可能还没有到来。只能是慢慢引导他,鼓励他,期盼的色彩敏感期早日到来。
3.给孩子更多色彩认知的机会
父母要有意识地拿一些色彩艳丽的东西在孩子面前晃一下,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给孩子买那种最简单的8色蜡笔和12色的油画棒,同时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什么颜色,告诉孩子的同时还应该拿那只颜色的笔在纸上画一下,以加深孩子的印象,提起他的兴趣。还可以买一些彩色的笔或颜料,让孩子自己去涂抹。当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投入涂色游戏当中,与孩子一起感受其中的乐趣,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热情的感染,喜欢涂色。
耳朵:(0—2岁)
不喜欢静悄悄,喜欢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给孩子能发声的玩具,在孩子耳边摇晃小铃铛 ,训练孩子的听觉。
孩子出生后几个月,父母就能发现,他特别喜欢待在有声音的环境中。他会对悦耳动听的声音非常感兴趣,一旦他哭闹时,如果父母能摇动悦耳的铃声或放动听的音乐,孩子可能就会立即停止哭闹。这说明,孩子对声音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良性刺激,以促进孩子听觉的发展。
敏感期分析
孩子非常喜欢待在有声的环境中,一旦没有了任何声音,孩子就开始自己制造声音——哭。当有了声响时,孩子就会停止哭泣。
研究表明,孩子在刚出生时,他的听觉和视觉是分开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一致的反应。但实际上,在0—2岁这个年龄阶段,既是孩子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孩子听觉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在这个期间,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对孩子提供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既能训练孩子的视觉,也能训练孩子的听觉,当然也能训练孩子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孩子反应的灵敏度。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有声的玩具玩
父母可以把有声的玩具,比如小铃铛、拨浪鼓、音乐盒等玩具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玩。当然,在给孩子之前,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让那个玩具发出声音来,一方面是告知孩子这个玩具可以发出声音,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做个示范。当孩子拿到能响的玩具后,他自己就会玩耍,从而刺激听觉。
2.父母摇动有声的玩具
父母手里拿着有声的玩具,将玩具放在离孩子25—30厘米的位置,一边摇晃,一边缓慢地移动,当孩子听到声音后,视线就会随着玩具和响声移动。注意,在移动玩具时,一定要慢一点,如果孩子的视线跟不上的话,孩子也会听不好。当孩子没有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带声响的玩具试试,或者过一会儿再玩。其实,这样的游戏既能培养孩子的听力,也能促进孩子的视觉发展。
3.在孩子的耳边发声
父母可以与孩子面对面,就是让孩子先看到你,然后,就在他的耳边喊他的名字,一边喊,一边摇头或远离孩子。这时,孩子也会随着父母的脸和声音移动。当然,父母也可以轻轻拍手、学一些动物的叫声,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寻找声音的来源,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4.让孩子听听舒缓的音乐
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音乐,孩子也会被美妙动听、舒缓流畅的音乐吸引。所以,父母在家可以放一些好听的音乐给孩子听,但要注意,音乐的声音一定不要太大,最好有背景音乐的那种轻柔感觉。
5.注意声音一定要柔和
不管是给孩子带响声的玩具让他自己玩,还是父母给孩子做出响声来,都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声音一定要柔和,要动听,要悦耳。如果是那种比较恐怖、吓人的声音,成人听了都厌恶,何况是孩子,也一定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另外,就是不要太长时间地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声音,否则孩子也容易失去兴趣。
噪音:(3—6岁)
孩子的“声音世界”与成人不同,他也会对噪音敏感。
给孩子故意制造点“噪音”,在“噪音”中提升孩子的听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听力也会明显提高,而且,他开始对噪音非常敏感,能听到非常小的噪音,而如果不仔细听,成人是听不到的;也有的孩子会对大的噪音比较敏感,表现就是很恐惧,听到那种大的噪音就哭泣,就会喊妈妈,喊爸爸……这都是孩子在听觉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其实,父母应该故意给孩子制造一点“噪音”,在“噪音”中锻炼并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
敏感期分析
成人在一开始听不到噪音而孩子却能听到,是因为孩子对噪音很敏感,他的听力比以前提高了。相比孩子来说,成人对周围的环境已经十分熟悉了,所以可以把噪音过滤掉。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在白天是否对马路上嘈杂的声音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孩子并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就会听到一些所谓的噪音。
虽然孩子以前对大货车、叉车的声音没什么感觉,但现在她的敏感期来了,就会对这种噪音非常敏感,加上这种噪音非常难听,声音又大,所以孩子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制造一点“噪音”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故意制造一点噪音,比如故意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故意带孩子到一些比较嘈杂的场合,如菜市场、带扩音喇叭的商店等等,以此来锻炼孩子选择声音和忽视声音的能力,从而让孩子的听力水平得到提高。
2.要注意制造“噪音”要有度
当然,给孩子制造点“噪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有个度,一旦发现孩子已经烦躁不安,不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或坐立不安时,父母就应该带孩子走出“噪音”环境。否则,对孩子就是一种“噪音”折磨,是不可取的。
“妈妈腔”:(0—6岁)
孩子喜欢妈妈用“发音清晰、语速略慢、适度重复、语句简短、内容具体”的“妈妈腔”来跟自己说话。
这种“妈妈腔”并不幼稚,也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但孩子6岁以后,就不要再用“妈妈腔”了。
处在听觉敏感期的孩子,一般都对“妈妈腔”比较关注。“妈妈腔”是什么?其实,“妈妈腔”是一种被很多妈妈使用的一种能够促进孩子听力提高的一种说话强调。“妈妈腔”有这样的特点:发音清晰、语速略慢、适度重复、语句简短、内容具体等。当孩子听到“妈妈腔”时,就会感到比较亲切,而且这样说出来的话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妈妈腔”。当然,这种腔调能让孩子的听觉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敏感期分析
婴儿是比较爱听“妈妈腔”的。对此,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婴儿们能够辨别出“妈妈腔”的最小年龄是5星期左右,他们会非常喜欢听妈妈的“妈妈腔”,而不喜欢听妈妈单调的成人腔。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妈妈腔”呢?研究发现,“妈妈腔”与孩子大脑的接收信息的能力比较吻合,更容易让孩子模仿,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使用“妈妈腔”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引导小妙招
1.发音要注意清晰
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而“妈妈腔”发音要清晰,字正腔圆,孩子才容易模仿。所以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不管是说普通话还是说地方方言或者是说外国语言,都应该尽量做到清晰、明确。
2.语速要注意缓慢
说“妈妈腔”时,语速一定是比较较慢的,这样孩子的大脑才容易接收到你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尽管如此,但与成人相比,他们大脑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系统终归要慢一些。所以,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像你的先生一样,能够完全理解你连珠炮似的“高速语言”。
所以,与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注意放慢语速,这样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孩子模仿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3.要注意适度重复
父母在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输入信息”系统不发达,所以,在说“妈妈腔”时,就要注意有耐心地重复。
4.语句要注意简短
在跟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句子要简短些。
5.内容要注意具体
孩子在3岁之前,一般是不会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所以,在与孩子说话时,尽量避免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词汇。
6.“妈妈腔”不是妈妈的专利
父母不要被“妈妈腔”这3个字误解,以为“妈妈腔”只是妈妈的专利,其实,谁都可以说“妈妈腔”,爸爸可以说,爷爷奶奶也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妈妈腔”的语言特点就可以了。现在,甚至有专家说,教孩子和成人学外语,“妈妈腔”也是非常有效的。可见,“妈妈强”对于提高听觉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7.不要把儿语当“妈妈腔”
父母要注意一点,不要把“妈妈腔”与儿语等同起来。比如,很多父母喜欢用儿语跟孩子说话,把“是的”说成“细的”,把“老师”说成“老西”,等等。如果父母用这样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孩子很容就会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以后改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妈妈腔”就不一样了,它是把复杂的话说得简单、亲切,容易让孩子理解与接受,并能引起孩子的倾听兴趣,从而促进孩子的听觉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种“妈妈腔”就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只会促进孩子整体智力的提高。
8.孩子6岁以后,不要再用“妈妈腔”使用“妈妈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一般来说,当孩子6岁以后,他的听觉敏感期和语言敏感期都过了,这时,他已经基本掌握了语言工具,而且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父母就不需要再用“妈妈腔”了。
7.口:(0—2.5岁)
孩子用口来实现味觉、触觉认知(0—2.5岁)。
满足孩子,给他啃的东西,认同“孩子用口去认识世界”。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到2岁左右时,都是在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刚出生的孩子的敏感期完全在口腔,也就是说,他的口腔是最敏感的。新生儿的所有精力好像都在吃上,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他能拿的到的,只要是能放到嘴里的,他都一概往嘴里放。即使是放不到嘴里去的,他也要用嘴巴去啃一啃,其实,这个期间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他会通过口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构建自己的大脑与心理世界。
引导小妙招
1.尽量去满足孩子
了解了孩子有口腔敏感期后,父母就应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如果不去满足孩子,孩子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缺点,比如,他会去抢别人的食物,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食物上,而不是学习上,等等。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避免出现上述的缺点,就要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让孩子的探索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从而尽快结束口腔敏感期。
但是有一点父母应该注意,就是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危险性比较大物品,如剪刀、螺丝刀等锋利的工具。
2.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不允许孩子用口去尝味道、去探索,孩子就会失去用口去探索事物的机会,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这种哭闹并不是任性。作为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懂得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3.关于卫生的问题
面对孩子如此爱往嘴里放东西的行为,很多父母很担心卫生问题。当然,一点不注意也是不行的,比如,把孩子爱用嘴啃的物品尽量洗干净,但是也不必太严格地消毒。因为孩子体内的抵抗力需要增加,而没有经过使用的抵抗力不叫健康,也不会有力量。所以,对物品一般洗一下就可以了。
4.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在外面地上随地捡小东西往嘴里放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与孩子一起玩,一起捡树叶,然后撕碎,往空中一扔;一起捡小石头,往远处扔或踢,再跑过去捡……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好玩,就会跟你学,就会减少往嘴巴里放的机会。
当然,如果孩子往嘴巴里放,也不要硬从孩子手中夺过来,更不要训斥他,而是对他说:“不能吃,看妈妈,树叶会飞哦!”说完,把自己手中的树叶一抛,孩子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可能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抛树叶,不学的话也可能把要放到嘴里这件事给忘了。
5.让孩子“吃”干净的东西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度过口的敏感期,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吃”或“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给孩子之前已经被洗干净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去用舌头舔,这样也能满足孩子用口去探索的需求。
吃手:(0—6岁)
孩子会吃手,会练习牙齿、使用舌头。
不要大惊小怪,不要阻止,要允许孩子去吃手。
孩子从出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就会乐此不疲地吃手,吃到开心地时候,还会非常兴奋地手舞足蹈。不过,当父母认为不卫生而把孩子的手拿开时,孩子会非常着急,甚至会哇哇大哭起来。其实,吃手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孩子的“工作”。所以,当父母强行把他的手从口里拿开时,实际上就是在打扰孩子的“工作”,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混乱的状态,孩子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也会感到不满甚至是愤怒,当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了。作为父母,应该知道,这也是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敏感期分析
孩子最早使用的感觉器官就是口,口也是孩子最早使用的探索器官。有人曾研究过,其实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时就已经开始吃手了。在子宫里,因为空间狭小,胎儿的肢体自动蜷缩成手指靠近嘴唇的形态。这样,胎儿就不用太多练习就能比较容易地吃到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胎儿已经学到了吃手的习性。
虽然孩子在母体中可以吃到手,但是出生后,手臂却离口远了,要想吃到手,还得重新练习自己的手臂。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他使用口是需要手来配合的,为了能让孩子更早地使用到自己的手,父母还应该让孩子自然地吃到自己的手。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当他的口吮吸到手时,口对手的感觉和手对口的感觉需要被大脑统合起来。其实,当孩子知道嘴里吮吸的东西是自己的手,而手也感觉到是自己的口在吮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儿童心理学上,把这种认知称为“跨通道认知”。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到了口腔敏感期最为明显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自己抓到物品,并把它们送到嘴里。而且,他会用手去抓他喜欢的物品,然后放到嘴里,他的大脑自然就会进行跨通道统合。所以,对于口的敏感期、吃手的敏感期,父母都应该有所了解。
引导小妙招
1.不去注意孩子吃手的问题
孩子在用口和手探索的敏感期,吃手是很正常的,是孩子的一种自然表现,也可以说是天性。所以,父母可以不用注意孩子的吃手问题,也不要把孩子的吃手当成一种毛病。所以,即使看到孩子吃手了,父母也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紧张,也不要不舒服。
2.允许孩子去吃手
孩子在吃手的敏感期,父母可以不必干涉孩子,允许他自由吃手。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她就比较明智;而相比而言,故事2中的妈妈则是对孩子口的敏感期的一种扼杀。
3.给孩子一些替代品
当孩子已经有能力抓住物品往在嘴里送时,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孩子抓,供孩子用口去探索,比如给孩子一些磨牙饼干、橡胶奶嘴等。当孩子再大一点时,可以用一个托盘盛一些物品供孩子自由选择,让孩子有些新鲜感。这样,孩子也在用手感知,也在用口感知,但是他会渐渐忘记肯手。这对于不想让孩子啃手而又不想强行干涉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个不错的办法。
4.不要吓唬孩子
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吃手,就会用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再吃手,手就掉下来了!”“手上有虫子,吃手会把虫子吃到肚子里,肚子会疼!”说这些话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停止吃手,但是他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去吃。吃完之后,他就比较恐惧,想象着虫子在他肚子里的情形,结果就会出现焦虑情绪。
如果这时,父母再提醒他,就会更加加强他的恐惧感,形成恶性循环。当然,如果他发现手并没有掉下来,他的肚子也没有疼时,就会认为父母在骗他。这时,吃手的行为就会被强化,他可能就会疯狂吃手。
5.不要给孩子不吃手定时间
当孩子6岁之前有吃手的行为都属于正常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行为。大自然从来就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意志去改变,也不会按照某个人说的时间与规律作改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给孩子不吃手定时间,就一定会因为孩子没有改变而对他产生不满,然后可能就会是强制。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
咬人:(0—2.5岁)
冷不丁地咬人一口。
孩子咬人并没有恶意,而是在探索,把他抱开就好了,不要惩罚他。
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孩子会尝试用口、牙齿和舌头认识外在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用口腔即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应该在孩子2岁之前完成。有的孩子的敏感期过渡的好,在1岁多以后就很少有这种特征了,但有的孩子过渡的不好的话,就会出现咬人的现象,他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冷不丁地去咬人,或者去咬桌子,咬玩具等等。这一点需要父母注意,也就是要帮孩子顺利补上口腔敏感期。
敏感期分析
孩子之所以会桌子角,会咬人,很可能是在用自己的舌头和牙齿来感知物体,探索周围的环境,也很可能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孩子咬人时,他并没有什么恶意。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学坏了,因为这是他无意中用口、牙齿去认识事物,与故意地用牙齿去攻击别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咬人时,只需要把他抱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另外,孩子在1岁左右时,他长牙会使用牙齿,舌头发育时也会使用舌头。这时,他们会用牙齿咬断东西、咀嚼东西,有时候会用东西把嘴巴塞满,但不会把它们咽下去。但是有些孩子这个敏感期会滞后,所以孩子如果在2岁以后咬人,他是在以“咬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
引导小妙招
1.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
孩子在咬人的那段时间,父母应该满足他的口腔的味觉和触觉。比如,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以咬和尝的东西,像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橡皮圈、干净的不同质地的物品等,让孩子尽情地去咬。不要训斥孩子,让孩子咬人的敏感期顺利度过。
2.给孩子提供较硬的食物
很多2岁以上的孩子,在咀嚼馒头、面包等食物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与老人很像,一副牙齿没有力量的样子。这就表明,孩子在2岁之前吃的食物可能大部分都是稀软的。其实,在孩子长牙齿的敏感期时,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一些比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不要担心,孩子会嚼不烂或会卡住,其实孩子常常会嚼了吐出,吐出又咀嚼,偶尔会卡住,他也会自我调整。这样以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以后咬人现象的发生。
3.与孩子一起做一些小游戏
在孩子2岁左右时,如果孩子有咬人这种现象发生,父母可以与孩子尝试做一些小游戏,以满足孩子想咬,想咀嚼的愿望,练习咬硬的东西,让孩子获得咬的乐趣。
4.不要训斥和大骂孩子
有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有咬人的敏感期,当一两岁的宝宝咬了他们,他们就会对孩子训斥,甚至用手打孩子的嘴巴。
在孩子眼中,刚刚还满脸堆笑的妈妈突然变得口吐蓝色火焰,凶巴巴的,他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转变,这难免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是心灵的创伤。所以,父母一定要以此为戒,切不可训斥孩子,打骂孩子。
打人:(0—2.5岁)
打妈妈、奶奶的脸和头等,狠狠地拽妈妈的长头发等,
孩子并非有“暴力”倾向,而是吸引人的注意,所以不要给孩子贴“爱打人”的标签。
孩子在1岁多到2岁多时,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会有“暴力”倾向,比如,他会打爸爸妈妈的脸,会拍打妈妈的头发,甚至会用小手使劲拉扯妈妈的头发。当然,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有的孩子还会打别的小朋友,等等。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吗?难道小小孩子真的有“暴力”倾向吗?其实不是,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是他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引导小妙招
1.对孩子的行为别太敏感
如果孩子的“打人”动作被父母发现,父母要严加管教的话,孩子这种打人行为与父母给予的关注之间的因果联系很快就会被孩子觉察。这时,孩子就会非常聪明地意识到,父母关注其他事情时,只要他打人,父母就会关注他。所以,孩子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可见,父母对于孩子打人的行为不要太敏感,否则就会让孩子的打人行为转化成他的一种习惯,他以后可能就会真的打人了。
2.注意向孩子表达爱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自己到处走路时,大部分父母就不会再向以前那样特别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表情和每一句话了。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少了,但是希望父母关注的这种需求并没有减少。于是,孩子就会感到失落,就想通过打人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是要有意识地去关注孩子,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爱。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孩子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打人,搞破坏等。
3.教孩子正确表达爱
上面已经提到,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打人行为太敏感,除此之外,父母还应该教给孩子正确表达爱的方式。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注意让还没有灵活掌握语言的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爱,从而不把注意力放在打人上。
4.别给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
很多孩子“打人”,其实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这是他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他在“打人”时,会是在这样一些情况之下:生气了,父母不理解他了,别人离他太近了……也就是说,这些情形让他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父母应该知道,当孩子发现自己无法将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时,当他发现父母误解他的时候,他就会比较着急。这个时候,他就会本能地通过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肢体上的行为往往会被父母误认为是攻击性的行为,这时,孩子就更加感觉到不被理解,就会更加着急。
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是这样的情形,父母应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想他走开,是吗?”等等。当父母帮孩子把他想表达的意思说出来时,他就会如释重负,就会感觉父母理解他了,也就不会再通过肢体语言——“打人”来表达自己了。
5.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坏榜样
当然,父母还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给孩子在无意间做了坏的榜样。比如,孩子“不听话”时,是否动手打过孩子,是否打过别的小动物,是否与另一半动过手,等等。千万别忽视这些,也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他会模仿。因为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能吸收环境,是父母的镜子。所以,父母如果有以上的这些举动,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及时改正。
抓、扔、捏:(0—2.5岁)
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
给孩子一些安慰物,让孩子尽情地“舞动”双手,体验手的功能。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时,会喜欢抓软软的东西,比如他非常喜欢用手抓奶油,会很喜欢捏香蕉,把香蕉捏得稀烂。因为他就愿意体验那种黏糊糊的感觉。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生鸡蛋,当他用手抓鸡蛋的液体时,就会感到非常快乐,甚至还会去打碎第二个鸡蛋,以体会那种黏黏的、软软的感觉。他喜欢探索抽屉、柜子,会把里面的东西都抓出来,然后扔到地上……父母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体验手的功能。
敏感期分析
孩子在手的敏感期,最需要的就是那些黏糊糊的东西,当他的手没有去抓的时候是一种形状,当他用手去抓以后又变为另外一种形状。这就会引起孩子强大的兴趣,所以他会对香蕉、打碎的生鸡蛋等东西非常感兴趣。如果有两样东西,一样是软的,一样是硬的,孩子一般会去捏软的,而不去理会那个硬的。
很多父母可能知道,有一种玩具,黏糊糊的、软软的,就像鼻涕一样,你把它扔到哪里他就会粘到哪里。在成人看来,这种玩具很恶心。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十分好玩的。那些软软的东西在手指缝里穿过时,他的小脑瓜里就会想:哇,手真的很神奇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体验到极大的满足感。所以,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玩,尽管成人不理解。
在这个时期,孩子还特备喜欢扔东西,你把玩具递给他,他马上就会把它扔到地上;你捡起来给他,他还继续扔;你再递给他,他还扔……如此往复,扔得非常开心。因为在孩子看来,他的手不但可以抓东西、捏东西,还能够扔东西。这在孩子的眼里,就像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就会不断地去体验手的这一种功能。故事2中的那个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形。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
1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捏捏软的东西,父母要知道,孩子手的活动并不仅仅是手的活动,其中还有着智性的目标。如果父母对这些不了解的胡,给孩子设置很多障碍,就等于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
2.提供给孩子用手抓的物品
既然孩子对软的东西、黏糊糊的东西如此敏感,如此感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供他用手抓的类似的感觉的物品,比如上面提到的香蕉、打开的生鸡蛋、果酱、面条、乳酪、面团等,这些东西就可以作为孩子的安慰物。父母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物品,他可能就会把自己的食物当做这种材料,甚至去抓自己拉的屎巴巴。
3.给孩子不怕摔的东西
可能很多父母遇到过孩子摔东西,有的父母也许会问:“如果给孩子自由,难道就允许孩子摔坏家里的东西吗?”其实,这里还需要父母来引导孩子。
比如,故事3中的那个孩子,每次喝完水都会把玻璃杯子或陶瓷杯子从头顶扔到身后去,结果就会摔坏。那么,父母完全可以给孩子不怕摔的塑料杯子或硬纸杯子呀,这样就不会摔坏东西了。当孩子发现杯子不能摔碎,听不到清脆的声音时,他还会纳闷,说不定就会去研究呢!但他发现以后喝水再扔杯子摔不坏时,他就不再扔了,那么他扔东西的敏感期就顺利过去了。
玩沙,玩水:(0—6岁)
非常喜欢玩水,玩沙。
玩水、玩沙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允许他去玩。
孩子玩水玩沙的敏感期会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主要表现就是:沙子、水、沙池、水池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当他看到沙子,看到水时,他就会忘情地玩耍,会玩得不亦乐乎。父母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粗沙,还是细沙,无论是干沙,还是湿沙,不管是水池里的水,还是浴盆里的水,还是溪水、河水、江水、海水,那怕是他自己撒的尿,等等,这些都是最能让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的材料。不可否认,沙子和水就是孩子最好的天然的玩具,它们是孩子童创造力的源泉。
敏感期分析
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对可以变化的玩具兴趣很大,不过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任何一种人造的玩具都不能与大自然的伟大赋予相比。而对孩子来说,沙子和水就是大自然赐予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如果,父母带孩子到湖边、海边去玩,孩子的心就会被沙子和水吸引去。在那些地方,沙子和水是连在一起的,当孩子玩沙玩到一定的程度,他一定会去玩水。
引导小妙招
1.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
如果父母回想自己小时候,可能就会找回自己玩沙玩水的记忆来。另外,就是现在,如果我们到海滨的沙滩去,也会很自然地脱下鞋子感受那些细沙,感受那些海水,其实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亲近自然,感受沙与水的魅力。即使现在,我们成人都愿意做这样的事,那何况是对玩沙玩水特别敏感度孩子们呢?所以,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要允许他们去玩,不要担心孩子的衣服被弄脏。与发展孩子的天性相比,弄脏衣服又算得了什么呢?脏了衣服可以洗,孩子的天性丢了还能回来吗?
2.孩子玩尿也没什么
在孩子眼里,尿与水是一样的,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自己把尿尿到土上,他会非常开心地玩尿泥。很多孩子都有玩尿的经历,可能成人感觉会不舒服,其实童尿是安全的。所以,即使孩子在玩尿,他也是专心的,是很感兴趣的,如果父母无端地打断他,不仅会破坏孩子成长的机会,也很可能造就一个做事不专心,对做事没有任何乐趣的碌碌无为的人。父母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孩子的成长过程常常有人干涉打断时,还能期望这个生命长到理想的高度吗?
3.利用玩沙玩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都有玩沙玩水的敏感期。一旦他们玩起来,他就会乐此不疲,就会非常专心。虽然玩沙玩水很简单,但意义却非同一般。父母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很简单,只要不去打扰孩子,干涉孩子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玩沙玩水的自由,孩子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拥有选择的权利,那么他形成专注的品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绘画:(4—5岁)
喜欢画画,先是“乱画”,然后才是“会画”。
面对“乱画”的孩子,父母要学会等待,也要给孩子充分的绘画自由。
孩子到4—5岁时,就会进入绘画的敏感期,当然也有的孩子是在6岁左右才进入。孩子的绘画敏感期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尽管孩子开始画的东西在成人看来是乱画,但实际上,那却是在孩子生命中所迸发出的一种激情。孩子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画,而是根据他内心的引导进行的自发的活动,他们在用画来表达心中的美好事物,在画自己的情感。即使孩子画得不好,父母也要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让孩子充分用这种形象语言表达自己。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某个敏感期到来时,都会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一直做他感兴趣的事。孩子会从早做到晚,甚至连午饭也不吃,连觉也不睡。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都没有握过画笔,那孩子的绘画天赋可能就会泯灭。真的是这样吗?可能有很多父母会对此提出质疑。不过,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在4—5岁时,是他的绘画敏感期。孩子的这个敏感期通常会持续1个月到1年的时间。
在这个敏感期里,父母不用教他去画画,孩子也会自发地去画,会随心所欲地去画,如果父母能在这个时期给孩子充分绘画的自由,孩子的绘画能力可能就会突飞猛进。如果这个敏感期发展得好,就很可能奠定了成为绘画艺术家的基础。相反,如果父母随意地去干涉孩子,孩子就会错过这个敏感期,就会在以后可能不会提起对绘画的兴趣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踏入绘画的艺术之门的这个基础,成就孩子的绘画人生。
引导小妙招
1.允许孩子去自由地画
一位妈妈在看到女儿突然对绘画如此痴迷时,就给她买了绘画的工具和纸张。星期六的时候,女儿一个上午都在画画,中午也没有吃饭,下午依然精神百倍地在画。当女儿吃晚饭时,妈妈过去看女儿的画,发现她已经画了厚厚一摞,足足有50多张。
其实,当孩子在绘画敏感期时,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自由,不去干涉孩子,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享受这个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获得他应该获得的东西。要知道,给孩子自由,孩子的心灵才能够强大,他的绘画热情才能延续。
2.不用害怕孩子吃不消
上面这个女孩足以证明孩子对绘画的痴迷程度是父母难以想象的。可能有的父母会很担心,这样的话,孩子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应该让孩子持续这样做下去吗?这种担心很正常,因为父母都爱孩子。但是,这种担心也是多虑了,要知道,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他的学习热情和毅力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这种热情与毅力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根本就不用父母来夸奖他,也不用刻意去培养。如果父母拿着成人所谓的经验和想法来干涉孩子,就会严重破坏孩子的热情和毅力品质。
3.了解孩子绘画敏感期的几个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的绘画敏感期要经过4个自由发展的阶段:
首先,乱画阶段。孩子在1岁多时,会拿起笔来乱画,并没有可以想表达什么,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握笔上。
第二,真正进入绘画状态。2岁多时,孩子就真正进入绘画状态,但他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在这一时期的画常常会是一些抽象符号,成人是看不懂的。
第三,掌握形状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就能画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大概的形状了。他们只对宏观感兴趣,对细节却不敢兴趣,所以,他才会画出一张除了一只眼睛外什么都没有的脸来。在这个阶段,父母千万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的画妄加评论。否则,就会毁掉孩子的绘画天赋。
第四,关注细节和表达。孩子在4岁半左右,开始关注细节,他们再画一张脸时,五官是非常清晰的。6岁以后,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更大,开始用丰富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当然,到这时候,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就基本已经度过了。
4.要学会等待
上面说的那4个阶段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乱画时,画的“不好”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长。倘若对孩子大加否定,就像故事2中的妈妈一样,那么孩子的绘画艺术细胞就都被杀死了。
5.给予恰当的指导但不急于纠错
在孩子的绘画敏感期,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自由的绘画环境。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耐心的、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某种内心需求所做的指引。比如,孩子可能不太关注细节,这时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接触一些事物,观察事物,孩子自然会关注到那些细节。但是,父母千万不要急于指出或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要对孩子进行培训。当然,不急于纠错,并不代表对孩子的绘画不闻不问。
音乐:(4—5岁)
孩子一听到音乐,就会和着乐曲扭屁股。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要给孩子好的音乐环境,但不强迫孩子学习某种乐器。
与绘画敏感期一样,孩子也是在4—5岁就进入音乐敏感期,那么,孩子如果在6岁前还没有接触到音乐的话,他的音乐艺术天分很可能以后就比较难以发挥出来了。其实,在这个敏感期,孩子会随时随地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也会自己哼唱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歌,甚至连歌词他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孩子听到有规律的节奏,他也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充分体验音乐带给他的美妙感觉。孩子对音乐的喜欢也是天生的,而不是被迫的。
引导小妙招
1.给孩子一个自由的音乐环境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一听到音乐就扭屁股,就兴奋地随着音乐蹦蹦跳跳,就说明孩子有音乐天赋。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来。如何最大程度上成就孩子的音乐才能,还要靠父母的引导,看父母能为孩子提供怎样的音乐环境。
如果父母明白孩子会有音乐敏感期,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尽情地去发挥音乐的天分。因为在这样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的天赋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不过,如果父母在此期间常常嘲笑孩子唱得不好,给孩子打击的话,那孩子的音乐天分就会被父母无情地见他、泯灭。
2.给孩子选择经典音乐听
孩子在音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父母给他放多高起点的音乐,孩子的起点就有多高;给他放多低的起点,孩子就变成多低的起点。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孩子没有选择,对这些东西的选择权利都是父母的。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选择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经典音乐。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听经典音乐的机会,就等于提高了孩子的音乐基本素质。
3.耐心观察并接受孩子的天性
不可否认,孩子是一个具有艺术天性的群体,他们会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觉。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和思维表达着他们对自己眼中的世界的真实感受。在孩子这个对艺术敏感的时期,父母应该耐心观察并接受孩子的自然天性,这样或许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最适合的方法。
4.了解孩子音乐敏感期的阶段
与绘画敏感期一样,孩子的音乐敏感期也有几个阶段。
最早,孩子是喜欢节奏的,2岁时他就能很好地把握节奏;
到三四岁时,他就会对简单而重复的一些韵律感兴趣;
五六岁时,他就开始选择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并自发地用动作来表达韵律比较复杂的音乐;
七八岁时,孩子已经能够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了,有的孩子会深深地沉浸在音乐中,甚至会为音乐而流泪。
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欣赏音乐的机会,从而让他对音乐的感受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5.不要逼迫孩子去学乐器
很多父母经常逼迫孩子学习各种乐器,孩子对此感到非常痛苦。其实,在孩子音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顺其自然地去挖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他们可能不用父母逼,就会练习。即使孩子没有学习某种乐器,但如果他具备了良好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的话,照样比那些痛苦地学习乐器的孩子的乐感好的多。
6.经常开开家庭音乐会
孩子在音乐敏感期时,他会主动学习音乐。
这时,父母可以尝试在家庭中开音乐会,全家人都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但一定要让孩子做主角,从而给孩子信心,激发孩子继续学习音乐的热情。在这个音乐会上,孩子可以演奏乐器,可以唱歌,可以随音乐起舞,等等。总之,一切跟音乐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大胆尝试,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
本文来自《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来都来了,点个关注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