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补缴——专家交流纪要

财富   2024-06-26 22:35   上海  

Q: 电商税收的基本分类及税率如何界定?


A: 电商税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对于网红个体,若他们从事的是商品推广服务,则依据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进行征税,该税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是纯粹的电商平台或商家,即直接销售商品的主体,其税率与线下实体店铺相同,不受交易方式(线上或线下)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线上交易数据易于追踪,未申报交易将面临较高的税务风险,可被视为偷税行为,对此税务机关有权无限期追溯,并征收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罚款范围为应纳税款的0.5至5倍,严重时还可能触犯刑事责任。


Q: 税务稽查的范围和追溯年限如何确定?

A: 税务稽查的范围和深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当地税务局的标准和当年的财政状况。通常,规模较大、具备较强纳税能力的企业更容易成为稽查对象。追溯年限上,若判定为偷税,将无限期追征;若为非故意错误(如计算错误或政策理解偏差),且已及时申报,则追溯期一般不超过五年,除非涉及金额超过10万元,此时追溯期可延长至五年。


Q: 电商行业在税务检查中的特殊性及检查重点?

A: 尽管电商作为新兴营销渠道,并未构成独立的税种,但在数字交易领域,确有特殊规定,主要涉及所得来源确认、价值评估等。电商企业,不论是提供服务还是销售商品,税率与传统零售并无二致。稽查时,税务机关不仅关注当前年度,若发现以往年度有逃税漏税迹象,亦可溯及既往,且不论金额大小,只要有明确线索或举报,都会启动稽查程序。


Q: 电商税收合规对企业收益有何影响?

A: 随着税务监管的加强,忽视税负的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的补税、滞纳金及罚款,严重时盈利无法覆盖税款。因此,企业在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上必须将税负考虑进去,确保长期的合规经营和盈利能力。未雨绸缪,合理规划税务,对于电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Q: 电商补税的推进可能性和节奏是怎样的?

A: 电商补税行动并非全国统一部署,而是由各地税务局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推进节奏和力度取决于当地的电商数量、规模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在电商产业不发达的地区,专项稽查的可能性较低。因此,电商企业需密切关注当地税务局的政策导向和动态,做好合规准备,避免因地方性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必要风险。


Q: 税务部门稽查电商的主要考量因素有哪些?

A: 税务部门在决定是否及如何稽查电商企业时,会综合考虑征管成本效益、企业规模、历史纳税记录、行业特征等因素。例如,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盈利能力的电商,因潜在税收贡献大,更易成为监管重点。此外,随着“金税四期”系统的上线,税务机关获取企业信息的能力增强,使得偷税漏税行为更加难以遁形,从而加大了企业违规成本。因此,无论从税务机关的执法效率还是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角度,遵循税法、主动规范财务行为,是电商企业不可忽视的生存法则。


Q: 最近有关于北京等地针对抖音电商等平台上的头部网红卖家进行税务清缴的报道,您能否介绍一下当前税务圈对此类情况的看法和现状?

A: 目前在电商领域,尤其是涉及头部互联网平台的网红带货现象,税务机关的监管行动并非专门针对某一特定平台或群体,而是基于更广泛的税收管理原则。税务局通常会依据自身的税收完成情况及企业的税负承受能力来选定检查对象。此外,如果税务局掌握了特定行业存在较大税收漏洞的信息,或历史上税收征收不足,那么该行业就可能成为重点稽查的对象。对于高收入人群,包括那些在电商平台取得显著收益的网红,由于其收入水平较高,一直以来都是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特定的政策指向仅针对电商行业加大清缴力度。


Q: 那么今年税务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是否有特定的行业或人群被更加重视?

A: 今年税务工作的重点依旧聚焦于高收入人群以及一些重点税源企业。高收入人群由于其收入特征,历来都是税务管理的重点监控对象。至于税务完成指标,它们通常是依据各地财政收入目标来设定的。每个地区的税务局都有各自的税收完成任务,这些任务与当地的财政状况紧密相关。如果地方财政收入紧张,税务局的任务压力就会增大,从而可能导致税务稽查的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原本的重点税源,也可能波及其他原本关注度较低的企业。


Q: 税务完成指标是如何具体制定的?是否可以详细说明一下?

A: 各地的税务完成指标主要由地方政府根据其财政需求和收入目标来设定。每个地级市或县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税收任务,这些任务基于地方财政收入的预期来规划。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配,如果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当地税务局的任务将更为艰巨,可能会促使他们扩大税收征管的覆盖面,不仅限于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医药行业和房地产等传统重点税源,也可能会涉及到更多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人纳税人。


Q: 今年电商领域的税务追缴力度相比以往有何变化?是否存在因财政压力加大而加强征管的现象?

A: 就目前来看,税务机关对电商领域的税务追缴力度并没有显著增强,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电商的新政策。常规的税务审查周期仍然是3到5年,除非发现故意偷税漏税行为,否则这一审查周期不会随意延长。当前税务机关的大范围检查活动并非只针对电商行业,而是涵盖了各个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高新技术企业、医药行业和上市公司等。这反映了整体税收征管环境的变化,而非单独对电商行业的特别行动。尽管财政压力确实会影响税务机关的工作强度和覆盖范围,但当前的税务行动应视为对整个经济体系税收合规性的普遍加强,而非针对电商行业的专项打击。


Q: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时,是否更易于对线上电商企业进行核查,特别是通过平台交易数据与企业申报数据对比来发现差异并据此追缴税款?

A: 是的,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筛查时,确实会利用线上平台提供的交易数据作为核查手段之一。由于电商平台记录详尽,可以直观对比企业的实际交易额与申报数据,从而快速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税收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商行业是唯一或特定的目标,税务机关的检查依据主要是财政收入指标和对潜在漏税行为的筛选,而非特定行业的发展状况。


Q:在电商密集的地区如杭州、北京,是否存在因补缴税款数额巨大导致企业破产的情况增多的现象?

A: 补缴税款导致企业直接破产的情况并不常见。实际上,即便是上市公司因需补缴数亿元消费税而面临生产调整的案例,也只是个别现象,并未形成普遍趋势。尽管各地补税额度确实不小,但是否会造成企业运营危机,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在于补税是否合理,企业是否确实存在偷漏税行为。如果企业是因合法经营中疏忽导致的漏税,即便补税金额庞大,只要积极履行税务责任,通常不会影响企业存续。反之,若存在故意偷税且拒绝履行补缴义务,特别是在金额巨大时,企业及其负责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风险。简言之,合法申报纳税,即使最终导致破产,也不会触及刑事责任。


Q: 关于科技公司被要求退还产业扶持资金的问题,想了解这种情况是否普遍存在,以及业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 近年来,确实有一部分科技公司面临退还产业扶持资金的情况。这一现象背后,是国家层面政策导向的调整。国家已明确发文指出,与税收直接挂钩的财政补贴政策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取消。以往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常利用税收优惠或根据企业税收贡献给予财政补贴,这种做法已被视为不利于公平竞争,违反了新发布的公平竞争相关行政法规。因此,此类与税收挂钩的补贴政策正面临全面清理。这意味着,以往依赖此类优惠政策的企业需要适应新的政策环境,未来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将更加注重合规性和公平性,减少直接与税收挂钩的扶持措施。


 


坚守核心价值
专注行业研究,坚守低估值核心资产! 本公众号致力研究产业趋势,长期跟踪目标公司 ,为您的投资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信息!欢迎您支持订阅!在价值投资的共同理念下一起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