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广州逐梦深蓝、科创担当

学术   2024-09-25 22:49   广东  

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

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

该规划是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纲领性文件

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

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




01

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现代化城市


广州2035·逐梦深蓝

——打造蔚蓝活力海岸带。依托广州江海一体的海洋资源特色,营造创新要素集聚、海洋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风貌特色突出的蔚蓝活力海岸带,塑造城海相融的滨海景观风貌,拓展城市亲海空间。

——打造特色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融通。打通虎门至石门的狮子洋-珠江水上文化遗产游径,联合东莞构建南沙-虎门“金锁铜关”文化遗产游径。将南沙湾地区打造成为彰显岭南海洋文化特色的功能集聚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防遗址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

——拓展多层次蓝色伙伴关系。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推动国际海事组织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海事服务。


坐拥千年大港的广州,是享誉国际的全球领先海事之都,一直是国家经略海洋的战略重地,海洋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在海洋强国建设中一直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首次赋予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性质。面向2035年,广州将以向海发展为契机,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在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文化亲海等方面彰显特色,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方案。


广州海洋空间格局示意图


(1)陆海统筹 海洋发展格局向海图强

面向2035,构建海洋空间新格局,面海而兴。

结合广州江海一体自然特征和陆海界面枢纽优势,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构建“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海洋空间格局。

“一带”指在珠江-东江-狮子洋-伶仃洋沿岸地区布局海洋科技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集群以及相应的城市配套,形成汇聚全球顶尖海洋创新资源、富有广州海洋特色、多元活力的世界级海洋创新发展带。


美丽的珠江


以海洋创新发展带联动深圳海洋新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蛇口国际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区,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一批海洋新区新城,在“黄金内湾”形成蜿蜒百里的“海洋科技创新走廊”,汇聚全球顶尖海洋创新资源,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形成世界重要的海洋科学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

“三区”指以珠江前航道沿岸为核心的广州中部海洋创新区;以环狮子洋黄埔中心、东部中心、莲花湾等为核心的广州东部海洋创新区;以伶仃洋北部的南沙湾、龙穴岛、万顷沙为核心的广州南部海洋创新区。以“三区”为核心,推动广州传统优势产业链向海延伸,推进广州全域的向海发展。打造向海发展的北部、东部、南部海洋创新链,连接创新核心区和周边的产业功能片区,推动海洋经济与城市经济的高度融合。

“串珠成链”是指串联海岛、滨海特色产业集聚区,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战略空间。构建珠江口特色岛链,强化14个海岛的分类保护利用,打造一批海上生态岛和现代活力岛,强化海岛生态保护修复和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串联滨海特色产业集聚区,促进传统产业链向海延伸,重点打造海丝城、莲花湾、庆盛、小虎岛、沙仔岛、南沙湾、明珠湾、龙穴岛等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片区。


(2)科技强海 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面向2035,抢占深远海科技制高点,向海图强。

广州一直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地,拥有7位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18所涉海高校,32个海洋类实验室,54家涉海科研机构。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已作为基地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

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技术研发。聚焦“深海、绿色、智能”,重点加强洋底系统与深部生物圈、地球构造演化、海底资源开发、海洋能开发利用、海洋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围绕深远海资源能源勘探开发、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无人智能船舰、新能源船舶等方向,开展海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促进关键核心设备国产化进程,打造世界级的深海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海洋科技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创建各类海洋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室。以冷泉生态系统、大洋钻探船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基础,加速集聚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国家深海领域重大科研平台集群。

引导海洋科研资源集聚。依托良好的海洋研发生态、高品质滨海风景、雄厚的区域海洋产业基础,通过多种模式的政校企合作机制,吸引全球、全国高水平海洋科研院所、机构、研发团队。立足“两洋一海”和极地等关键海区,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发起由广州海洋科研团队主导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实现我国海洋科学跨越式发展。


(3)产业兴海 培育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

面向2035,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凭海而跃。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国家安全需求,促进新一代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天然气水合物等海洋新兴产业创新集聚发展,促进城海产业体系共融。

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将龙穴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将万顷沙南部地区作为新一代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配套的战略性空间。

形成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海洋应用场景探索,牵引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下海,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海洋电子信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链为目标,形成国际一流、陆海融合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焦海洋观测探测、卫星通讯导航、水下通讯与导航服务、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智能终端、海洋多层次立体化探测与观测技术等领域,牵引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推动5G通讯、智能系统、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等电子信息与海洋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实现海洋牧场、海工装备大数据、全产业链数据协同。

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构建“海洋生物资源采集-功能鉴定-产品研发-装备研制-产业转化”全链条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链。

建设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化开发总部基地。面向2030年天然气水合物实现商业开采的总目标,在全国率先形成勘查、开采、运输、储存、生产、销售一体化天然气水合物全产业链。

促进海洋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以海丝城、南沙湾、明珠湾为核心,积极引入海洋金融、涉外法律仲裁、海洋工程咨询等企业机构。



02

锚定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


广州2035·科技担当

——广州活力创新轴:纵贯湾区南北、链接东西两岸,深度衔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资源协作,联动“黄金内湾”东西两岸创新格局,带动粤东西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战略科技向“深”突破:推进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总部基地、大洋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等系列平台和设施的谋划建设。

——面向前沿向“高”攀登:强化对全球顶尖生物医药项目的支持,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空中交通智能化管理实验室等未来科技基础设施,鼓励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勇闯未来产业“无人区”。

——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广州)等成果转化基地,提供联合办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多元丰富的低成本创业空间,加强共享实验空间、检测评价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科技创新合作和转化营造产学研一体的优良环境。


历史沉淀深厚的广州,在新时代全球竞争的浪潮中,仍不断迸发出科技创新的澎湃生机:2023年广州入选胡润的全球独角兽榜企业22家,增量居全国第1;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的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第2位。

新时代新征程,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也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被明确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这既是广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示范的科技担当,亦是广州推进世界一流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全面体现了广州在原始创新策源、关键技术攻关、科创企业集聚等方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1)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创新高地

眺望深海,广州诞生了我国首艘超深水科考大洋钻探科考船;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之重器正在加快建设。仰望星空,布局广州的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中科宇航,以“一箭26星”刷新中国运载火箭新纪录。

《规划》明确,面向未来,广州将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推进空天领域向“深”突破:加快集聚国家深远海、深空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级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总部基地、大洋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等系列平台和设施的谋划建设,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书写科研浪漫。

聚焦生命科学,广州也在迈向全球前沿、向“高”攀登。作为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广州拥有全国唯一的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广州国家实验室和亚洲最大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人类细胞谱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建设;我国三项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总部已落户广州。

面向2035年,广州将强化对全球顶尖生物医药项目的支持,大力推动在呼吸系统、细胞和基因治疗、蛋白组学等前沿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人类健康共同体构建“生生不息”的创新动力。

与此同时,广州正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向“新”而行: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转型为双引领,加快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纳米科技、量子科技、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前瞻性布局数据中心、空中交通智能化管理实验室等未来科技基础设施,鼓励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勇闯未来产业“无人区”。


(2)塑造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核心承载地

在科技创新议题中有个形象的比喻:原始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聚焦成果转化这一从实验室到货架的关键之跃,《规划》提出,广州要塑造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核心承载地。

推进创新主体跃升创新引擎,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广州)等成果转化基地。广州拥有全省超过5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汇集了10所进入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的大学。未来广州将立足华南学府优势,不断深化高校院所周边创新空间供给,为学校师生等创业群体提供联合办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多元丰富的低成本创业空间,推进企业设立企业研发中心、短期技能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空间,加强共享实验空间、检测评价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科技创新合作和转化营造产学研一体的优良环境。

聚焦关键技术,提升核心技术攻关“硬核力”。面向2035,广州将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先进高分子材料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纳米智造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显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模式,整合力量,打通关键技术攻关与转化应用路径,孕育一批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领军队伍,锻造一批自主可控、核心关键的落地成果。


(3)广州活力创新轴纵贯湾区南北100公里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以“从0到100”的科技创新,也需要推动“从100到N”产业发展。为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规划》描画了一条纵贯湾区南北100公里的广州活力创新轴,支撑起广州融湾面海、湾区两翼并进的创新脊梁。

这条轴线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至南沙新区,链接湾区东西两岸,积极促进广深港澳创新要素对流,推进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未来交通、海洋科技等领域紧密协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规划》明确,广州活力创新轴全面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模式,贯通“创新策源-孵化转化-产业应用”完整链条,分段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北段将串联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江城片区、南香山片区、天河智慧城等重要平台,促进核心企业、科研机构、高新科研院所带动科技研发与智能制造联动发展;中段包括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生物岛、创新城、莲花湾地区等重要平台,推进总部服务、数字经济应用与高校科研转化的深度融合;南段包括南沙庆盛、黄阁、南沙科学城、龙穴岛及万顷沙等重要平台,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的布局,共建基础研发和前沿科技的开放合作平台。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推荐阅读


名家文论•言归|融湾向海,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面向2035,广州这样干!


李晓江|获国务院批复的2035蓝图对广州意味着什么?



广州市规划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具备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景观、岩土工程、工程咨询与管理6大专业,拥有34项甲级资质,兼具规划、国土、测绘三大甲级,是产学研一体的规划设计咨询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