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紫线”……

学术   2024-09-27 19:19   广东  

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

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

该规划是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纲领性文件,

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

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



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城市紫线















广州2035·老城复兴

——坚守历史文化保护底线。面向2035年,广州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城市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以及地下文物埋藏区等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保护范围。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纳入城市紫线。

——推动工业遗产注入新功能焕发新魅力。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故事的挖掘,推进工业遗产普查认定,明确工业遗产保护要求。鼓励开展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依托资源密集、规模较大、保护发展情况较好的工业遗产园区,建设文化创新创意基地,将工业遗产打造为集公共服务、文化创意、科研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空间,使工业遗产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加快盘活珠江两岸的工业遗产,提升滨水空间品质。















每到节假日,一批批游客到访羊城,在村陌古道、大街小巷中触摸历史和文脉,在主题乐园、商业中心体验欢畅与热情,广州以其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独特魅力成为“顶流之城”。

广州,地处五岭之南、珠水之北,屹立两千多年,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岭南首府到通江达海的国际大都会,一直以来广州引领时代创新发展的历史基因不曾改变。

面向2035年,广州将文化保护传承作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构建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有效保护、充分利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规划建设,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母港、世界岭南文化中心和粤人精神原乡、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和红色精神发扬地、中国改革开放文化窗口。




彰显历史厚度

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不竭之源。面向2035,广州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守护好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构建市域历史文化风貌整体格局。

塑造珠江文化带、流溪河文化带,提升中心城区和九个魅力景观区,整体保护白云山、莲花山等自然和人文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依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空间。

珠江文化带北起西航道石门、南至狮子洋虎门,长达110公里,串联虎门海防遗存、莲花山、长洲岛、历史城区、石门古港口等重要文化景观节点,统筹珠江两岸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布局,推动珠江从生产通道向多元活力廊道的转变。

流溪河文化带北起从化区吕田镇,南至西航道石门,保护沿河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岭南田园风光,深入挖掘其作为历史重要商贸运输通廊的文化价值,实现从单一的环境治理转变为文化与生态相融合的保护发展模式,形成见山见水见乡愁的魅力文化廊道。


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街巷(含骑楼街);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改革开放优秀建筑;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历史名园、南粤古驿道、特色文化遗产路径,工业遗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水务遗产、海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


南海神庙




坚持以用促保

让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撑。面向2035年,广州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创新路径,促进遗产传承利用,让历史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提升和整体复兴。

保护20.39平方千米的历史城区,保护千百年来延续的云山珠水的山水格局,保护“白云越秀翠城邑,三塔三关锁珠江”的文化景观。全面提升历史城区功能品质,复兴城市传统中轴线,推进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持续推进城市文化地标及周边环境的品质提升,激活文化空间。推动历史城区整体复兴和功能重组,加快传统商贸产业升级。加快实施精细化、品质化行动计划,改善人居环境。


挖掘名镇名村传统营建智慧和文化价值。

促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价值,加大保护利用力度,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补齐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保护和渐进式更新活化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26片历史文化街区遗产真实性、历史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适当引入文化、旅游、商业等功能,激活历史空间活力,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卫、消防等基础设施。


多种形式促进文物和历史建筑活起来。

持续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制度和路径创新,分类管控引导历史建筑,多种途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积极探索出台历史建筑金融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购买、租赁、投资经营、产权置换、认养、捐赠等形式积极参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擦亮文化品牌

激活城市文化新价值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让城市更美好。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才能讲好广州故事。面向2035年,广州将擦亮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品牌,传承城市文脉,发展文化产业,激活城市文化新价值。


擦亮四大文化品牌。

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和革命文物保护工程,连片打造革命史迹主题区域、红色文化体验街区、红色文化地标。

传承岭南文化,以传统城市中轴线和珠江前航道为核心,建设广州岭南文化中心。

擦亮海丝文化名片,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化区域,加强历史遗存保护开发传播,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旅路径,加强海上丝绸之路遗产考古与研究的国际合作。

推动创新文化发展,打造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广州国际创新节、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等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


推动非遗系统化传习展示和融入生活。

建设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结合戏剧、方言、音乐、工艺美术等岭南文化的保护传承建设重大文化设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促进与文旅、商业、教育等行业结合,加强开展非遗宣传与对外交流,鼓励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开展文化活动。



塑造世界著名的大地景观















广州2035·山水花城

——建立岭南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整合优化5个自然保护区、70个自然公园,建立健全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提升六大生态节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重点保护白云山、海珠湿地、白云湖、大夫山—滴水岩、黄山鲁和南沙湿地等6大生态节点。加强自然生境保护和近自然生境营造,提升生物多样性;适度建设休闲游憩功能设施,打造自然与城市融合共生的生态空间。

——保护生物多样性。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加强观光木、水松等极小种群植被关键栖息地的保护修复。保育黑脸琵鹭、黑鹳等典型水鸟种群,提升海珠湿地、南沙湿地等水鸟生境的环境质量,保育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珠三角水鸟生态廊道。推进流溪河流域、增江流域等结合闸坝增加鱼道设置,保障鱼类洄游通道。















岭南四季繁花似锦,木棉花、风铃花、紫荆花……一朵朵、一簇簇盛开在云山珠水间、盛放在湛蓝天空下。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正如花之根植于自然、绚丽多彩、彰显生机。

在中国现存的千年古城中,广州是少见的拥山抱水的城市,自古有云山珠水、六脉通海、青山入城的城市意象。2000年以来,广州从“云山珠水”跃升为“山城田海”,开创了生态优先的超大城市建设治理路径。

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广州从高处“起笔”、细处“运笔”、实处“落笔”,勇当绿美“领头羊”和“火车头”,积极塑大地景观、营公共空间、建公园体系、筑生态绿网,推动城市绿色化转型,促进绿色繁荣发展,擦亮云山珠水品牌和生态名片,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向世界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持久魅力与蓬勃活力。




全域全要素 

彰显依山、拥田、汇水、向海的岭南风貌




广州北部依山、中部沿江、南部滨海,是少有的山水林田湖海要素齐备的超大城市。面向2035年,规划依托全域全要素,彰显依山、拥田、汇水、向海的岭南风貌,塑造世界著名的大地景观。


建设北部山林森林公园群。规划保育从化北部、花都北部、增城北部、增城西部、帽峰山5片山林生态片区,维育山地丘陵森林生态系统,打造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与碳汇价值高地。

构建流域一体的蓝脉绿网。高标准建设珠江高质量发展带滨水空间,优化提升流溪河、增江2条山水画廊。城区层面,以东濠涌、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乌涌、南岗河等为重点,构建从白云山—帽峰山到珠江的水脉,营造新云山珠水城市意象。

维育岸绿湾美的滨海生境。推进粤港澳珠江口湿地保护圈建设,重点在海鸥岛南部、莲花山水道下游、大刀沙岛北部等沿海宜林地段,加强湿地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提高沿海地区生态韧性。




续活力之源 

打造品质一流的公共空间




延续云山珠水、中轴塑城、六脉通海的营城脉络,构建更富韵律、更高品质、更有标志性、更满足人民需求的公共空间,实现还绿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走进山林,享都市绿心野趣。整合中部生态资源,建设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与帽峰山森林公园等都市绿心公园,完善登山徒步径、休闲郊游径、缓跑健步径,营造郊野徒步、自然教育、农耕体验、生态康养等场景,打造有功能、可游憩、能共享的生态绿心。

亲近碧水,感珠江滨水魅力。塑造珠江高质量发展带,打通珠江前后航道、东江、增江等滨水空间,通过慢行系统、垂江通道与公共绿地建设,推动滨江空间贯通。强化滨水文体赛事活动体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体系,树立世界一流滨水区标杆。

漫步城脉,品千年之城底蕴。延续垂江中轴营城秩序,营建传统城市轴线、新城市轴线、火炉山等7条活力城脉,贯通从都市绿心公园至珠江—东江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串联沿线活力节点,植入文化要素与交流场所,形成丰富多元的空间序列。




添身边之绿

构建全域一体的公园体系




以公园布局均衡化与公园服务普惠化为目标,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到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7.5平方米,实现绿在身边。


山水资源公园化。强化山体利用,以最小干预、因地制宜为原则推进山地公园建设,彰显千米山峰特色,发展近城亲山空间,满足亲自然需求。活化滨水岸线,沿流溪河、珠江、东江、白坭河、虎门水道等河道干流水岸建设滨水公园,营造开放共享的休闲岸线。

构建城园融合新体系。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中心,坚持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植物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推进全域覆盖、功能互补、类型丰富、多元分布的城园融合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从国家植物园拓展至全域公园、校园、果园、街头社区、乡村地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实现植物保护走出园、融入城。


市民在华南植物园拍照




链绿色之道

构筑依山达海的生态绿网




以高品质线性游憩空间缝合自然与城市界面,串联全市9大重要生态片区、6个重要生态核心及沿线公园,推动生态服务、游憩功能、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


都市绿道,构建全域公园连接网络。以广州“云道”为示范,推动大型生态板块、城市公园、景区之间互联互通,全域统筹建设4000公里绿道,保护南粤古驿道,连通各类公园、景区、传统村落,融入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塑造高品质线性游憩空间,实现森林围城、秀水绕城、碧道穿城、绿荫满城。让市民“远”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近”能出门见园、转角享绿。

滨水碧道,延续六脉通海的水系空间。站在珠江流域治理的高度,彰显广州北树南网的水系空间和岭南水乡、广府文化的地方底蕴,依托全境主干水系建设碧道。贯通河岸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高品质建设滨水绿地,完善休憩配套设施,打造亲自然生活水岸,塑造高品质线性游憩空间。

森林步道,彰显百余座山体特色。在全面分析全市山脉走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百千万工程”和县镇村绿化工作,规划建设1500公里穿山、连城、进村的森林步道,实现“动”可探访丛林野趣,“静”可纵享悠然村居。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推荐阅读


名家文论•言归|融湾向海,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2035,广州中心城区至佛莞中心城区30分钟互达,至大湾区其他城市60分钟互达


权威访谈|细化总体规划目标任务 加快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广州市规划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3年,具备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景观、岩土工程、工程咨询与管理6大专业,拥有34项甲级资质,兼具规划、国土、测绘三大甲级,是产学研一体的规划设计咨询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