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靠特朗普 ”
全球资产都一个尿性,西海岸的大哥在社交媒体上随便吹个牛,都可以搅到大家睡不着觉。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投资股票需要依靠这些消息参与决策的话,那普通人还真做不来。
好比当年的主力,全天候挂着个无人机在工地头上。
这边挖掘机一动工,那边的电脑就开始交易。
等你知道相关消息了,大概率冲进去就是接盘。
可能你依旧会觉得这些消息是有用的,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如果把投资当成是打麻将那种小赌怡情,那也无可厚非。
毕竟人到一定年纪,还是得找一些事情做一下。
搞钱、搞人、搞权,三大乐子。
实在不行,就搞点白酒。
一斤几块钱,就着花生米一嘬一半天。
但股市比上面四件事来得更直接。
完全可以全天候进行。
我甚至想过,现在外边戾气那么重,不够安全,不如交易所全体人员做点牺牲。
春节连开七天。
也试验一下T+0以及无涨跌幅限制,脑洞大一点还可以把交易市场增加个晚上6点到9点。
反正现在经济不行,都在做空消费,但你要是利用一下A股的本性,假期七天还能帮忙撸一把印花税。
这些钱反正早晚要么成了麻将钱,要么成了白酒钱,对社会风气影响最不好的,可能还变成睡觉钱。
不如来个痛快,变成印花税。
前两天我还看到个段子:有人说投资是赌博,段老大反驳说投资不是赌博。
后边他转念一想,为什么要跟一个赌博的人讲投资。
2
如果投资不是赌博的话,那投资像什么?
这个概念有点模糊的。
在筛盅打开之前,只有天知道里面的答案。
我后面想了想,投资和赌博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过程。
赌博只需关注结果,结果不会随着筛盅的质量变化而变化。
投资不一样。
你更多的要去关注筛盅摇摆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果的大小。
所以你需要建立自己的体系,并且在把公司研究透彻以后,你对公司未来有一个大致的评估。
这就是你和赌徒的差别。
他们在意的是,公司的股价在短时间内能不能让自己赚钱。
不赚钱,就是垃圾公司。
可是,当一个公司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时,他们又热衷于在此站岗。
只是对于投资,在洞悉到未来以后,下跌不过是主升浪里的一处小浪花。
3
单纯博弈和成长股投资,对我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反复研究以后,投资获利,还是以股东回报为基础最为安全。
大家都知道,投资必胜法宝之一,就是无限子弹。
但你不管如何做好资金规划,在以市场从头跌到尾的行情中,你所有的加仓最终都会变为套牢。
无限子弹的模式,在极端行情中,就不可能谈得上无限。
毕竟资金总数是有限的。
因此在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中,有人选择工资、储蓄、备用金……
可在我眼里,如果把以上都利用起来了,特别容易降低生活水平。
那就和快乐投资快乐生活的初衷相悖。
当然,如果选择的是长期以来都有股东回报习惯的公司来说,股息就是以年为单位的无限子弹。
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也就成了无限加仓法则最大的底气。
满足于此后,假设市场持续悲观,折合现价股息率。
当股价跌到对应的股息率为6%时,公司具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7%,就已经超过大多数理财产品了,这里的筹码哪怕是股价涨到高估也不乐意卖了。
8%,不仅要砸锅卖铁加仓,甚至还得“做鸭”加仓。
9%或者10%股息率,那意味着该笔投资连续拿个10年,就能无脑回本。
这样的公司,极具投资价值。
纵观A股,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但凡摸到一下,都会成为天下人追逐的对象。
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年CPI上涨0.2%。
年初的目标是3%。
再一次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在“反通缩”这件事上,有待持续观察。
个人维持26年才会出现扭转的判断。
所以25年和过去的24年、23年一样,全面防守。
兜里投出去的钢镚,不是在防守,就是在防守的路上。
老话说,利润自上而下传导,风险自下而上承担。
现在,就处于后者。
我没有任何理由,在此刻选择冒险。
只有抵御住风险,才能在后边喝到点汤。
至于老特,还有10天上台,在此之前,都是利空。
但也是顶部筹码往下接回来的大好时刻。
抗住了,那下一次新高就会比上一次新高,来得更快。
因为吃息佬通过“波动降本”新产出的股数,犹如账户杠杆,加速整体市值在股市行情扭转时的上涨。
下课。
雪球:吃息财主
VX:Anexcellentwriter
扫码领券加入吃息佬知识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