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幼儿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文摘   2025-01-12 21:00   河南  

2170

学前微主编出品


芬兰,教育届的Super star。在第一届“教育界的世界杯”——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一举成名。从此以后,芬兰成了教育局著名的朝圣地,芬兰教育模式也成为芬兰的特产,向全世界输出。

2012年,国际新闻与商业周刊《经济学人》发布的世界幼儿教育综合水平榜单,芬兰再一次高居榜首,掀起了芬兰幼教的浪潮。

芬兰幼教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今天我们跟随居住在芬兰的家长的脚步,一起看看芬兰的幼儿园里的小细节吧!

*文章授权转载自MC生活艺术家(MaraCandica)

建筑外观

先从外观开始说起。从外部看,第一层分4个不同的颜色,橙,黄,灰,黑。那么在这里,我们就知道整个建筑的基调是以这些颜色为主的。橙色黄色鲜艳活泼,灰色黑色则很好的平衡了橙黄,显得更亲近自然。
图片来源:https://www.google.fi
当然,这些颜色不光是为了好看,它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识别不同的区域。比如,在一层,左右各有一个出口,分别是黑色部分和黄色部分,每两个班共用一个出口,小朋友就可以通过颜色很快的找到回教室的入口。而在最右侧,是一座楼梯,直接通向二层。楼上是大班和学前班,大孩子们可以直接从楼梯上去。
图片来源:https://www.google.fi
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多的出口呢?这是由北欧独特的气候决定的。北欧冬季漫长寒冷,幼儿园的孩子们出门,要穿上里三层外三层。
室内温暖,穿得不多,那么出门的时候,要穿上连体毛衣,连体防寒服,还要带上防水棉手套,穿毛袜子,再套防水棉靴,遇到化雪的时节,还要在所有这些上面再加上雨衣雨裤。
穿这些衣服,要花不少时间,如果几个班的孩子同时出门,都挤在同一个门口,肯定会特别拥挤,而且效率低下。设计多个出口,就解决了出门穿衣服花时间互相等待的问题。
图片来源:https://www.google.fi
整个建筑上面罩着一个大屋顶,在雨雪或酷热的艳阳天可以遮阴避雨,年纪比较小的小朋友对于气候可能会相对敏感一些,因为他们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各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很多家长都是推着小推车送小朋友上幼儿园的,然后会把推车留在幼儿园。巨大的屋檐可以让家长不用担心下雨把推车淋湿。
大家注意到了屋顶上还有一个大窟窿,是什么意思呢?
仔细看这个建筑正面,外立面是由两边向中间逐步凹进去的,也就是一个有阶梯的弧形,那么上面笔直的屋顶,会在中间部分造成相当大的阴影,靠近那个地方的房间采光会比较差。
所以这个圆圈的设计,就解决了采光的问题。也在这个建筑大面积的直线中,增加了变化。
图片来源:https://www.google.fi
这个建筑另外一个地方也有圆圈,就是这儿。这个地方设计得挺巧妙的,有点像我们中国园林月亮门,在里面框出一幅抽象派绘画。另外,小朋友超喜欢在这个地方玩,有点私密感,还可以扮家家酒,做窗台放喜欢的玩具。
图片来源:https://www.google.fi

公共区域

我们再来看看内部。这门口进去是什么样呢?
是这样的:室内的颜色和外墙是一致的黑色,这里是换衣服的地方,每个小朋友都有贴有自己名字的、放衣服鞋帽单独的位置。
中间的两排小筐是放出门时戴的手套、帽子、毛袜子的地方,下面的隔板是放室外鞋的地方。这些都是网格的,为的是方便这些鞋帽的水汽能从各个方向更快的挥发。
上方的小棍棍是放雨鞋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斜着放雨鞋?
因为有时候水会流进雨鞋内部,这样斜着放,雨鞋内部外部的水就很容易流出来。
这里是那个黄色外墙的出口。这个是挂雨衣雨裤的地方,每个衣架上都贴有小朋友的名字。仔细看,这个墙面(上上图也是一样)是特制的,上面有很多横槽。这些横槽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各种架子,也可以随意挪动位置,非常方便。
在紧挨着大门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水池子,水龙头右侧有一个戴刷子的喷头,这是什么呢?
在北欧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一旦下雨下雪,孩子在外面玩过以后,回来一定是雨衣雨裤上沾满了泥水,这样回家,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喷头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这附近的地面是特殊的,下面是空的,实际上是连通着下水道。
小朋友从外面进来后,把水龙头里的水打开,把带刷子的水龙头拉出来(它后面有长长的管子,是可拉伸的),站在这样的地面上,前前后后一冲,就把雨衣冲洗得干干净净。然后一脱,放在烘干机里烘干。
这个烘干机可是芬兰幼儿园的必备,里面有高高低低很多晾衣杆,芬兰雨雪多,有了它,衣服一两个小时就干透了,过一会儿还可以继续穿,还能防止衣物发霉。
在这个出口处,有两个烘干机,每个组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方便老师找到相应孩子的衣服。
你看,这个烘干机门上还贴着有这个小班名字的图片呢!因为这个小班的名字是这种小鸟的名字,所以还特意贴了它的照片。
还有一个可爱的小桌子,这个摆在这里也是匠心独具。小朋友穿衣服脱衣服总是有些东西不想随手放在地上,妈妈漂亮的包包也一样,放在这个小桌上就正好。
还有如果老师或者家长给孩子穿脱衣服时蹲不下去或者膝盖无力,那么这个小桌又正好可以成为小凳。小朋友穿鞋也可以坐在上面,有两个不同的高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
脱掉了雨衣裤和室外鞋,就进入到这个走廊。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柜子、小格子和衣钩。
最上面的带门的小柜子会装一些备用的换洗衣服,袜子,下面的小格子放一些孩子的私人物品,比如防晒霜、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或者是当日做的可以带回家的手工或者家长通知。下面的衣钩挂一些外套裤子等。最下面的小格子里放的是室内鞋。这个放室内鞋的小柜子也可以坐在上面,穿衣穿鞋都方便。
如果有合适的照片也可以贴在小柜子上,小朋友可以学会自己找到自己的柜子。细心的人可以看到下面小格子上有红色和绿色的圆点,是什么意思呢?
芬兰规定幼儿园小班(3岁以前)每个老师或保育员最多只能照顾4个小朋友,在这个幼儿园里,共2个小班,每个小班分4小组,每组4个孩子。
每个小组用不同的颜色代表,比如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这个圆点点就是区分小组的。
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物品上,也在空间的构思上。
小朋友进门有几个程序,先脱鞋帽及雨衣裤,再脱外衣裤,然后洗手,再进教室。比如,小朋友脱穿衣服磨蹭,加上雨雪或寒冷的天气,就要花更多的时间。
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一些小朋友首先脱好衣服,在等老师下一步的安排,而老师却还在忙着给另外一些小朋友脱衣服,也就是说在第一个程序和第二个程序之间,有一些空档,那么就需要一些缓冲的空间来消磨他们的时间。
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扮家家酒。
可以玩小车,绕着整个走廊转。
这里还有一个相对私密的小房间,也是小朋友在等待的时候可以玩的。
脱完外衣裤,自然就是洗手。前面说到这个建筑是橙色和灰色做为主题的,在走廊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
这条走廊里有两间洗手间,非常非常有现代感。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建筑所有的房间的灯都是感应的,有人来了它就自动亮。
洗手池也相当别致,让人看了就喜欢来洗手,高度也是2-5岁小朋友自己可以够到的。水龙头也是感应的,既卫生又省水。这个洗手间主要是洗手用的,里面还有两个成人用的马桶。
另外一个洗手间主要是小朋友便便的地方。高处架子上有小尿盆,上面有每个小朋友的照片,不会混用。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去坐小马桶。
这边有两个水池,低的那个可以把屁屁臭臭的小朋友放在里面冲,直接就是一个淋浴,还不会湿了旁边的地面,旁边还贴心的安装了一个把手,小朋友可以扶着,以免滑倒。高的那个可以洗洗涮涮了。
这个水池旁边就是这样一个台子,是给小一点的宝宝换尿布用的。上面的隔板上有干净的毛巾,而筐里是用过的毛巾。再上面的柜子里,放的都是小朋友各自带来的尿不湿。
走廊的另外一头,是比较开阔的空间,是中班的小朋友吃饭的地方。芬兰幼儿园提供早餐,午餐和下午加餐。
桌子中间插上不同颜色的小圆标签,也是为了小朋友方便识别自己的组。有人会问这椅子怎么这么高啊?
芬兰幼儿园以前也用的适合儿童身高的椅子,但是小朋友会很容易在吃饭的时候跑来跑去。椅子高了,就只能安分的把饭先吃完了。
饭厅对面就是一个备餐的厨房,同时也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烘焙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地面上有两对红色的小脚印,意思就是小朋友不要跨过这条线。在它的旁边还有专业的厨房,有专业人士准备餐点。同样,小朋友也是绝对不可以进去的。
芬兰的设计并不夸张,不会让你觉得太新奇或者惊世骇俗,但是却在不经意间,为你最大限度的创造安全舒适方便的环境。

班级环境
这个就是小朋友们在室内活动的地方,这是小班的教室。首先我们看,空间还是蛮大的,而且房间层高很高,有3米多,这样的话,小朋友在里面活动不会有压抑感。仔细看,还有3个通风口,而一般的房间都是1个。这也是为了保证空气一直保持新鲜。
这个桌子,既是餐桌,也是做手工画画的地方。细心的你会发现,这个桌子被设计成为由一个小的长方形和一个半圆形拼接而成的。为什么呢?
因为半圆形可以更好的依托墙面,充分利用空间,而相对于方形的尖角,这个半圆的弧形可以确保小朋友的头不会被撞到。再拼接一个长方形,又使桌面空间变大,可以围坐更多的小朋友。
餐桌上的小筐里,是小朋友们的木糖醇口香糖。这种可以吞咽的口香糖在芬兰非常普遍,每次吃过饭,每个小朋友都会吃一粒。
这是门口的活动区,上方的小树上,贴满了老师给小朋友拍摄的精彩瞬间,太有爱了!
在教室里专门设计了小朋友洗手的地方,方便吃饭或做手工洗手。也有适合老师高度的水池。
柜子里分类放着一些容易散落的玩具,比如拼图、小的拼贴玩具等,下面的橱柜上还贴着拼图的标志,小朋友是可以自己拿的。
还有一个相当私密的小房间,因为有的小朋友会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可能有安全感吧),那么在这里可以有“家”的感觉。
这个房间还存放了许多其它的玩具、手工材料,当然还有一些老师用的材料等。
墙上还专门贴有特制的白板,可以随意将小朋友们的作品钉上,而不会损伤墙面,也起到了一部分吸音的作用。
你可能都发现了,所有的家具,大型玩具,都是木质的,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木头,但是硬度反而更低些,不小心磕在上面也没有那么危险。
而且大多都是原色的,只进行了基本的表面处理。这是最大限度了防止了小朋友们接触有害物质的可能。也让孩子们懂得欣赏朴实自然的美。
从另一边看,整个房间是这样的,自然的分成了两个区,吃饭学习区和玩耍游戏区。
这个地方,有很多小标签,是放在这里备用的。在需要的时候,会贴在桌子上,门口,告诉小朋友,要吃饭啦,要出去玩啦,或者要唱歌啦,有小朋友过生日了等等,尤其对那些年龄比较小,或者暂时不会说话的小朋友,会很有帮助。
比如这张桌子上,就贴了3张卡片,小朋友不会表达的时候,会给老师指上面的口香糖,牛奶或者黑面包,想吃什么一指,老师就明白了。
穿过教室的一道玻璃门,就来到了午休室。这里哪有床啊?其实,这个房间平时除了睡觉,小朋友们还可以在这里撒欢。
这里面准备了许多内硬外软的垫子,小朋友就可以爬上爬下,又因为没什么家具,小朋友在这里扔扔球、骑骑小车、踩着垫子蹦蹦跳跳都是没有问题的。
老师还会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小朋友小屁股扭扭,真的是可爱的不要不要的。
与旁边的教室相比,这个房间有更大的空间让小朋友们伸展四肢。
房间一侧有这么一排大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睡觉的机关就在这里。
看到高处的这个小小的按钮了吗?按一下,它就会变变变……(按钮设计得这么高,主要是为了防止小朋友自己按啊)
变出了一张上下铺!别看是折叠上下铺,设计得是相当的舒适,实木,圆角,护栏,样样都考虑周到。这样,平时不用时,床折起来,房间里可以玩耍,中午再轻轻一按,就可以睡觉了。是不是特别巧妙的设计?
每天午睡时,老师都会坐在小朋友床边的地上,轻拍小朋友入睡,暖暖的爱意,温柔的爱抚,只是不让拍照,无法记录下这些超级有爱的画面。
柜门上,有时还会贴上好玩的图片,比如这个,是一排小朋友做火车,上面贴了每个小朋友的大头照,好有归属感。

活动室

我们再看二楼的活动室,我们在上面的外景图里,就可以看到二层有大面积的落地玻璃。
二楼最右侧是一个相当宽敞的体育馆,层高很高,面朝正南,采光非常好。除了木质的屋顶,地面,窗框外,墙壁都是原始的水泥表面,保留了一份自然质朴的气息。
二楼最右侧是一个相当宽敞的体育馆,层高很高,面朝正南,采光非常好。除了木质的屋顶、地面、窗框外、墙壁都是原始的水泥表面,保留了一份自然质朴的气息。
还有钢琴,老师也会带着孩子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幼儿园举行比较大型的庆祝活动时,也会使用这儿。
篮球筐当然也必须是小朋友们能力所及的高度。
这是二层的另一端,也是小朋友们除了教室以外的活动空间,几乎落地的大玻璃窗使视野开阔、采光很棒,低矮的窗台又成为小朋友们的小座位,靠在这儿看书晒太阳应该是很美的事吧。
这也是小朋友们出去玩之前的缓冲区域。
可以看出,二层因为是给5岁以上的大班和学前班两个班预备的,大孩子的能量比较大,所以设计师特意为他们安排了相对更宽敞的活动空间,又和小一些的孩子分开空间,避免大孩子跑动不小心伤到小孩子(比如1岁左右的)。
然而,所有这一切物质的条件,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则同样不会给小朋友们带来欢乐。引用一位芬兰幼儿园老师说的话:“如果不爱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

编辑:学前微主编

来源:MC生活艺术家(MaraCandica)

特别说明 :

《学前微主编》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前微主编》
《学前微主编》是中国学前教育最有文化属性的行业媒体平台。
以“讲述幼教人自己的故事”为内容宗旨,以与“100000+园长共成长”为发展目标,以“在行走中发现中国幼教”为传播属性,以“为中国幼教贡献中国智慧”为教育愿景。
《学前微主编》立足河南,影响全国,目前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一体”即以公众号为核心,“两翼”即线上直播与线下研学。
目前下设:《主编探园》《幼教人物志》《托幼连连看》《新学前公益课》《文化的力量》《节气讲堂》《幼教研学团》《人文教育之旅》《微主编训练营》等栏目或项目。
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公众号粉丝100000+,视频号粉丝30000+,覆盖园所5000+,日阅读量5000+,驻园编辑部500+。
“以微光,聚星河”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开通365微光会员
⬇⬇⬇

学前微主编
为中国幼教贡献中国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