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5天
学前微主编出品
主编说
没有高质量的保育,
就没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其核心在于“保教结合”,
且“保在前,教在后”。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更是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基本原则。
重视保育老师的素养提升,
不仅是为了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求,
更是为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让学前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幸福人生的起点。
——2025年1月7日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与审视,而“保育员”这一角色,近期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热议的焦点。
无论是探讨保育老师是否应被视为真正的教师,还是保育老师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和互动性均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缺乏发声的渠道
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保育老师往往站在幕后,默默付出,却鲜少有机会走到台前,发出自己的声音。媒体的目光更多聚焦于光鲜亮丽的教学一线,或是教育政策的宏观解读,而保育老师这一群体,由于其工作的日常性、琐碎性,往往被边缘化,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分配资源时,也可能因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而未能给予保育老师应有的关注和支持。这种长期的“失语”状态,使得保育老师的需求、困惑和贡献被大大忽视,一旦有机会发声,自然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和关注。
尽管“保教结合,保在前,教在后”的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屡被提及,但在实际操作中,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淡化,甚至被误解为只是简单的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
相较于教育课题的深入研究,如幼儿行为观察、发展评价、教学方法创新等,保育工作似乎显得“不够高端”,难以吸引专家学者的眼球。这种偏见不仅影响了保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也导致保育老师在职业认同感、职业发展路径上遭遇瓶颈。
保育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保育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支撑。从幼儿的日常护理、健康管理到心理关怀,每一项都需要保育老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
然而,现实情况是,保育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养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保育老师可能仅接受过基础的职业培训,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保育需求。这种素质的不均衡,不仅影响了保育质量,也加剧了社会对保育工作的误解和偏见。
重视程度不够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园长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保育工作的地位和质量。遗憾的是,部分园长对保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和园所品牌建设上,忽视了保育工作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性作用。
这种忽视不仅体现在资源分配上,还体现在对保育老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培训提升等方面的支持不足。保育老师在幼儿园里长期被忽视,甚至遭遇歧视,不仅损害了其职业尊严,也影响了整个教育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面对保育员成为热点话题背后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以推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如果我们不能重视保育工作,不能重视保育老师的素养提升,那么我们离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
提升保育老师的职业地位
首先,需要从政策层面明确保育老师的职业身份和地位,将其纳入教师队伍的整体规划之中,享受与教师同等的待遇和尊重。通过立法保障保育老师的权益,如职称评定、薪酬体系、职业发展路径等,增强其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保育事业。
加强保育工作的专业化建设
建立健全保育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规范,推动保育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保育人才。同时,加大对在职保育老师的培训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强化媒体宣传,提升社会认知
媒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对保育工作的正面宣传力度,展示保育老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辛勤付出。通过典型案例、人物访谈等形式,让公众了解保育工作的专业性和价值,改变社会对保育工作的传统偏见,营造尊重保育、支持保育的良好氛围。
幼儿园园长转变管理理念
幼儿园园长应树立正确的保教结合观念,将保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保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资源分配、人员配置、工作安排上充分考虑保育工作的需求,为保育老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加强对保育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建立保育工作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育工作评价机制,对保育老师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反馈。通过评价激励保育老师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同时也为园所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保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就没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其核心在于“保教结合”,且“保在前,教在后”。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基本原则。
保育工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果保育老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高,那么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试想,一个缺乏专业保育知识和技能的老师,如何能够妥善处理幼儿的日常护理、疾病预防、紧急情况应对等关键问题?又如何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温馨的成长环境?
没有高质量的保育,就没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保育老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一个受到良好保育的幼儿,会更加自信、开朗、健康,更具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而一个忽视保育的学前教育体系,则可能培养出身心俱疲、缺乏安全感的幼儿,这与我们追求的高质量学前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保育工作,重视保育老师的素养提升。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求,更是为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保育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提升保育老师的职业地位和待遇、加强媒体宣传和社会认知、转变幼儿园园长的管理理念等措施,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保教结合、保教并重,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前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幸福人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