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有灯,前方有路,
心中有光,同行有你。
愿我们每个人的2025,
都能让“光”照进我们的生活,
那是希望生长的地方。
——2024年12月31日
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媒体的新年献词如潮水般涌来,铺天盖地,我们再也回不去那样的时代,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是1998年,距今已经27年过去了。 今年的我,再也不想虚张声势的写什么“新年献词”,不想微言大义,不想宏大叙事,更不想谈及行业时局。今天,我只想聊聊,普通人的2025,我们应该怎么过?
你可曾在暗夜里驱车前行?周围一片黑漆漆,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靠车灯照亮前面的方寸之路,我们缓缓行驶,不能回头,不能停留,只能慢慢向前走,无论前方是归途,还是陌路。可是,一个一个车灯闪烁在暗夜,就是一个一个希望在路上。你可曾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异乡的夜路上?在北欧,在德国最北部的乡村学校,晚上不到六点钟,天就完全黑透了。于是,在异国他乡的乡间小路上,没有路灯,没有行人,天地一片寂静,寂静到让人有点儿恐慌。幸亏,还有同伴在身旁,彼此成为对方的底气与依靠,就这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一路同行,走过一段自己不敢一个人行走的夜路。可是,与绚丽的霞光相比,屋舍里的灯光更让人暖心。在暗夜,在黎明,我们在路上,远远看到有人家,然后人家里亮着灯,这灯光,足以温暖异乡人。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诗,“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点起一盏灯。”
突然想起,在很多年很多年前,我还在报社做记者,去采访一个独立书店的创始人。当时,天已经黑了,还下着暴雨,远远的,隔着马路看向对面的书店,书店里的灯光是我的救赎。书店的名字叫“书是生活”,书店的创始人叫“李伊宁”。
你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与这家书店,以及书店的创始人,并未有更深的交集,但是每每想起来那个场景,当时的画面总是生动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生命中的许多大事,如今回想起来,渐渐模糊,但是那些不经意的瞬间,却穿越时间与空间,让我们印象深刻。到后来,我突然意识到,生命并不是由那些大事构成的,而是一件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瞬间串联起来的,这些零零碎碎、感感念念的瞬间,汇成了我们的生命之河。如果有一天,当我们的生命走到终点,如果将我们生命中一个个瞬间连在一起,那一定像一部蒙太奇电影,我们的电影画面中会有什么呢?我想我的电影画面中,会有一个又一个光亮,那些在我的生命曾经照亮我的瞬间。比如,十三岁那年,伴随着田野的风,那个迎面走来的少年;比如,出差在陌生的城市,胃疼到无法行走时,街边老板递来的一杯杨梅酒;比如,深夜的出租车上,因生活的困顿与委屈而泪流满面时,不知名司机递来的那包纸巾......这些生命中的美好与善意,足以抵消这人生旅途中的所有心酸与无奈。那么,我们能否把这一点点善意,这一点点光,传递给更多的人?我总在想,作为一个人,是否这一点点光亮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才是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沉沦的源泉。你看,我碎碎念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我们太擅长了制式表达,等到想说点真心话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却又言不由衷。
或许,我想说的是,如果曾经有“光”点亮过我们的生活,那么,在我们遭遇痛苦、失败的时候,我们就会多一点点内心的力量,就会多一点点重启的希望。
或许,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善意与美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一点“光”,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无意中付出的一点点善意,或许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是暗夜里的可以温暖人心的灯火。或许,我还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有考试,只有分数,只有知识,只有能力,如果没有那点“光”的话,我们的生命与机器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存在可以说毫无价值。又或许,我想说的是,让“光”照进自己的生活吧,就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绝境,都记得给自己留一点点缝隙,去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去感受这个世界残酷中的美好。而最好的生命旅程,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
愿我们每个人的2025,都能让“光”照进我们的生活,那是希望生长的地方。《学前微主编》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前微主编》是中国学前教育最有文化属性的行业媒体平台。以“讲述幼教人自己的故事”为内容宗旨,以与“100000+园长共成长”为发展目标,以“在行走中发现中国幼教”为传播属性,以“为中国幼教贡献中国智慧”为教育愿景。《学前微主编》立足河南,影响全国,目前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一体”即以公众号为核心,“两翼”即线上直播与线下研学。目前下设:《主编探园》《幼教人物志》《托幼连连看》《新学前公益课》《文化的力量》《节气讲堂》《幼教研学团》《人文教育之旅》《微主编训练营》等栏目或项目。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公众号粉丝100000+,视频号粉丝30000+,覆盖园所5000+,日阅读量5000+,驻园编辑部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