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WINTER
文:胡十八娘
图:来自网络(侵删)
1791年的除夕夜,已经81岁高龄的乾隆皇帝,翻了永琪生母愉妃的牌子。端着绿头牌的太监们,都愣住了:“陛下,愉妃已经78岁了,怕是伺候不好。”
太监们再三确认后,确实自己没听错,乾隆皇帝就是要点愉妃。
可这两个都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夜晚还能做些什么呢?
乾隆内心之苦,这些人不明白,此时此刻,偌大的后宫,唯有瑜妃能同他知会一二。
因为乾隆深感自己大限将至,总是时不时想念五阿哥永琪。
如今的皇储其实并不是他心中所愿,但他也没有更合适的继承人了,若是永琪还在,这个龙椅理应是他的,他是那么合适,那么孝顺,那么的符合帝王一切特质。
英年早逝的永琪,他的生母正是愉妃。
愉妃出身于珂里叶特氏家族,这个家族原本是满族将蒙古族的姓氏引进来的,后来还冠上了汉字姓“海”。
提到清朝海姓,大家很容易想起来《如懿传》里的海兰。
愉妃就是海兰的原型,和影视剧的性格相似,愉妃也是那样恬静不争不抢,所以在生下永琪之前,她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
愉妃的父亲在雍正时期曾任员外郎,官职并不算大,因为出身低,入藩邸的时候位分不高,根据后来史学家的推测,她应该是弘历的格格,最低阶的那种侍妾。
乾隆的生母钮钴禄当年也是雍亲王府的侍妾,一时的高低不重要,后宫里的女人,生育是她们最大的价值,这个结论纵然是可悲的,但却是那个时代多数女子的宿命。
钮钴禄氏生了弘历扭转了命运,愉妃也是这样。
海氏一直接受的是良好的贵族教育,她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但可能是天性的原因,她为人低调不张扬,样貌也算不上惊艳,加上当时王府里有乾隆的白月光,大富察氏,小富察氏还有其他人,海氏也就被忽视了。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宝亲王弘历承继大统,富察氏被册封为皇后,侧福晋成了娴妃,还有其他曾被宠幸的侍妾们,封妃封嫔的数不胜数,而唯有海氏只是象征性地被封了个常在。
她没有任何情绪,倒有一种看透了这一生的淡定,坦然的接受自己成为这紫禁城的点缀。
乾隆忽然有一日对她有了一丝恻隐之心,觉得她来了这么久,居然才是个常在,她跟着陈常在一起被册封为贵人。
可海贵人的宫里依然冷清,寂寞的花草得不到恩露,奴才们都要担心她枯萎了。
但海氏仍旧如故。
人人都说她喜静,我倒是品到了一丝心如死灰的寂寥感。
后宫里的女人,不见得人人都愿意争那个男人。
但,她不争也跳不出那个牢笼。
乾隆五年,乾隆传海氏侍寝,一夜春宵,海氏怀孕了。
乾隆大喜,流水一样的补品往她宫里送,她的地位上升连宫里的丫鬟太监都跟着扬眉吐气。
乾隆命御膳房增加了食物供应,还让御医特意轮岗照顾。
次年,海贵人诞下了五阿哥永琪。乾隆这时虽然有五个儿子,但其中有两个早夭,能有一个儿子,海氏可谓是劳苦功高。
当月,海贵人凭借生子之功被封为嫔,四年后又被册封为妃,位居妃位之首。
愉妃依旧是那样的性子,不急不躁,安心的教养儿子。
永琪和她很像,沉静内敛。在兄弟之中,他不争不抢,又饱读诗书,乾隆很喜欢他。
乾隆这个人最爱显摆学问,又喜欢各种字画,永琪的生长完全契合了乾隆的喜好。
他不仅学问俱佳,还武艺高强,皇子们都有专门的教学师傅,师傅们对五阿哥的评价也很高。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乾隆有了将五阿哥立为储君的念头。
乾隆二十八年,九州清晏发生大火,乾隆被困在园中无法自救。所有人都忙着救火,离他最近的几个皇子只知道干跺脚着急,妃子们哭哭啼啼,大家乱作一团。
唯有离得最远的永琪跑过来,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海将乾隆背了出来。
这份孝心深深地打动了乾隆,他第二天就赏赐给了愉妃不少贵重的礼物,算是嘉奖她教子有方。
可惜的是,永琪25岁的时候骤然病亡。
这个对乾隆的打击很大,他虽然一度觉得自己能长生不老,是个相当伟大的皇帝,但他总归要有继承人的,可除了永琪,他儿子里挑不出太好的人了。
这个很令人秃头。
儿子死后,愉妃也心如枯井,默默地在后宫里老去,无人问津。
直到乾隆也感到自己老了,突然想回忆过去了,便找愉妃聊聊往事。两个老人躺在床上回忆起爱子永琪,彼此都对往事释然了。
次年,愉妃在永和宫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九岁。乾隆追封她为皇贵妃。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