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趁着赵匡胤征讨在外,来到花蕊夫人的住所。花蕊夫人张口便说:“晋王可知臣妾等你许久?”谁知,两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引起激烈争斗,花蕊夫人不幸被杀,却为赵匡胤留下一首指明凶手的诗。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前后共持续了72年,期间涌现了五个政权和十个割据势力。
在这段动荡的岁月里,共有三位被誉为“花蕊夫人”的女性,其中一位是前蜀国开国皇帝的妃子,另一位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宠妃,而我们要讲述的,是后蜀国皇帝孟昶的妃子。
当一个王朝走向衰败,把必然是末代君主昏庸无能。孟昶作为后蜀国的末代君主,也不例外。他在位期间,重用奸佞,疏远贤臣,生活奢靡无度,甚至用七件珍宝来装饰自己的尿盆。
赵匡胤曾一针见血地评价他:“不亡何待!”
花蕊夫人出生于今天的成都都江堰一带,她自幼熟读经文,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创作宫词。这样一位人间绝色,难逃被选入宫中侍奉君主的命运。孟昶将年仅14岁的花蕊封为慧妃,并赐予她“花蕊夫人”的美名。
为了满足花蕊夫人对牡丹的喜爱,他下令全城种植牡丹,每当花开时节,锦绣般的牡丹绵延四五十里,美不胜收。
但别看皇帝这么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其实后蜀国已经处于国力衰退的边缘,他没有多少钱可以花了,但就是心里没数。
他自恃蜀国地形险要,将士勇猛,认为后蜀的江山固若金汤,无人能夺。于是,他整日与花蕊夫人赏花作诗,夜夜笙歌,完全不顾朝政大事,自以为能永享受人间富贵。
但他想不到,这样的兵家必争之地只有他不在乎,宋太祖赵匡胤已经眼馋的不得了。
怎么可能放过夺过来的大好机会。
赵匡胤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后蜀国,仅用了六十六天的时间就攻克了皇都。孟昶没有办法,只能投降,被赵匡胤带回汴京封为秦国公。可能是一时接受不了自己大好的江山玩没了,到达汴京的七天后就死掉了。
至于是郁郁而终,被自己气死的,还是赵匡胤秘密毒死的就是众说纷纭了,谁都没有证据。
在孟昶的葬礼上,花蕊夫人面容憔悴,素衣简妆,久久跪在灵堂前痛哭不已。赵匡胤见到这一幕,对她产生了怜爱和保护欲。丧事结束后,他立即加封花蕊夫人为贵人,对她宠爱有加。
除了赵匡胤对花蕊夫人百般怜爱,还有一个人也在默默关注着花蕊夫人,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在押解孟昶回京的路上,赵光义就被花蕊夫人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吸引。但由于哥哥的威严和地位,他不敢公然与赵匡胤争夺美人。
一天,赵匡胤带兵外出打仗,赵光义一大早便来到花蕊夫人的闺房。他来干什么,花蕊夫人心知肚明,只能假意迎合说:“晋王可知,我已等候你多时了。”赵光义心中大喜。
正当他准备靠近花蕊夫人时,她却突然变得矜持起来,说道:“且慢,我刚写了一首诗,想请大人一起鉴赏一下。”二人步入内屋后,花蕊夫人却突然变脸,冷漠地问道:“孟昶到底怎么死的?”
赵光义闻言大怒,斥责道:“孟昶是亡国之君,他的生死与我何干!”
花蕊夫人情急之下和赵光义动起手,她一个弱女子怎么是赵光义的对手,争执间花蕊夫人的头部撞到了屋内的铜制饰品上,当场身亡。
赵匡胤回来后得知此事,下令彻查真相。侍卫们在花蕊夫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宠光无限妾深知,恩义如天忍笑痴。隆杀贵贱从远来,厚我唯余一首诗。”
赵匡胤反复品读这首诗,当他发现这是一首藏头诗“宠恩隆厚”时更加悲痛欲绝。然而,更令他震惊的是,每句诗的第二个字连起来竟然是“光义杀我”!
赵匡胤气愤之下连夜找来赵光义质问,但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气绝身亡了。不久之后,赵光义登基称帝。
至于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上只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题。
【备注:藏头诗的故事来自民间传闻。关于花蕊夫人的死还有几种说法,《铁围山丛谈》:记载赵光义在一次射猎时,引弓调矢,回身射向花蕊夫人,致其死亡.
《闻见近录》:提到一日宋太祖宴射于后苑,赵匡胤举酒劝赵光义,赵光义要求花蕊夫人为其折枝花才饮酒,待花蕊夫人折花时,赵光义引弓将她射死,并痛哭流涕说陛下应远离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