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WINTER
文:胡十八娘
图:来自网络(侵删)
1561年,戚继光偷偷娶了3个小妾,生了5个儿子,发妻王氏知道后提着利刃杀气腾腾地去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内一男一女的说笑声。王氏一脚把门踹开,怒吼:“看我不把你杀了。”
戚继光一看这阵仗,吓得脸色都白了,赶紧抱住王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
当然,可能这个情形流传下来的时候有了一些艺术加工的成分,夸张了一点。但戚继光怕老婆的故事,确实是有史可查的。
戚大将军出身将门,祖上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到了戚继光这一代,门庭衰落,没那么显赫了。
戚继光好学不倦,特别喜欢儒经和史记,对兵法更是有着过人的天赋。他眼看着山东沿海的百姓常年遭受倭寇的侵扰,发誓要跟倭寇抗争到底。
25岁的时候遇到了张居正,在张居正的推荐下,他正式走上抗倭之路。
他用了五年的时间,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这便是著名的“戚家军”。
戚继光13岁的时候就被家中订了亲,后来双方都到了年纪,也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成了婚,这个妻子就是戚继光又敬又爱的王氏。
据说王氏是万户南溪王将军的爱女,是将门虎女,不仅贤惠得体,更有着不凡的武艺和军事才能。
她擅长刀枪棍棒,精通排兵布阵,时常与戚继光在家中探讨兵法阵法,共同切磋武艺。
鸳鸯阵的发明也有王氏的一份功劳。
当时,倭寇勾结明朝的乡绅、流寇,在东南沿海频繁劫掠。
日本的铠甲不行,但锻造兵刃还可以,隋唐时期锻刀技术的流入,日本根据这些技术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锻造技艺,日本刀愈发锋利。
而明朝则因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导致技术流失,军士手中的兵刃在与日本刀的交锋中常被削断,严重影响了士气。
戚继光在深入研究日本武士的战斗特点后,开始着手研发戚家刀,并同时创制了鸳鸯阵。
在鸳鸯阵初创之时,戚继光与王氏时常在家中进行攻防演练,不断完善阵型,直至其达到实战要求后才开始在军中推广。
据史说,王氏“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
王氏的性格豪爽,自然和闺阁女儿不一样。两夫妻稍有不合,就要切磋一下,戚继光几番招架也只是勉强占了个体力优势。
有时候戚继光实在是怕了,他就躲到军营里去。久而久之,“戚继光怕老婆”这事儿就传开了。
他手下的士兵们可不乐意了,心想咱们跟着一个怕老婆的领导出去打仗,说出去多丢人啊。
有几个就给戚继光出主意,说不如把夫人叫到军营中来,咱们练练兵震慑她一番。戚继光也不知道咋想的,竟然鬼使神差地点头同意了。
王氏接到消息后,大步流星地走进军营,一看周围士兵都身披铠甲、手握长枪利刃,威风凛凛的,她冷笑一声,大踏步地走进营帐。这种小场面她可见多了,如果她愿意,上阵杀敌也不在话下。
她大声问道:“戚继光,你叫我来干什么?”声音洪亮如钟,戚继光一听这声音,下意识就扑通一声跪下了,说请夫人来阅兵。
屋里的几个部下掩面叹息,恨铁不成钢啊。
后来啊,还有传言说戚继光有次想吓唬吓唬王氏,让她以后温柔点,就持剑站在她床头。
谁知王氏有起床气,一睁眼就吼了一嗓子:“你杵在这干什么?”戚继光手里的宝剑差点没吓掉,连忙说道:“我正打算杀只鸡给你尝尝。”
王氏翻了个白眼,说:“去吧,下次别弄这么大的动静。”
王氏虽然泼辣,但也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有次倭寇欲夺台州,戚继光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危急关头,王氏挺身而出,一身戎装立于城门之上,号召老幼妇孺共同抗敌,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幸亏王氏英勇,才等到了援军的到来。
但再好的感情,也抵不住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王氏不孕,戚继光眼看戚家要绝后,就起了纳妾的心思。但他知道,王氏肯定不会同意。
于是啊,他又听了手下的馊主意,在军营里娶了三个小妾,还生了五个孩子。这事儿很快就被王氏知道了。
王氏一听这消息,提着剑就闯进了戚继光的营帐。听见里面男女欢笑声,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提着剑就要杀人。
戚继光一看这阵仗,吓得赶紧抱住王氏痛哭流涕,说自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他还说只要王氏愿意,可以将一个儿子过继到她的名下。
王氏虽然心里头不舒服,但看丈夫说得言辞恳切,也就忍下了这口恶气。
但王氏过继来的嫡子没多久就夭折了,至于后来怎么样了无人知道,有传言,她写了一封休书,自请和戚继光和离。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