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汉宣帝将霍家满门抄斩,皇后霍成君抱着他的腿哭诉道:“陛下为何如此薄情寡义?”汉宣帝一脚将她踢开,愤怒地说:“这得问问你的‘好’母亲!”
当初,汉武帝在遗诏中特别封赏了霍光,向他托孤,希望他能好好辅助年仅八岁便继位的小儿子刘弗陵。
当时一共指定了四位辅佐大臣,其他三位顾命大臣相继离世后,霍家的权势只手遮天,便再无对手,霍光的大名成了权贵的代名词,甚至是皇家的特指,朝政只有他一人独撑大局。
霍成君是权臣霍光的小女儿,随着霍家的权势膨胀,霍成君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宫中,成为了汉宣帝的婕妤。
但是,区区一个婕妤显然不是霍光的目的,他当不成皇帝,但他的晚辈有指望当皇帝。如果霍成君生的孩子坐上了皇位,霍光就是皇亲国戚,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控皇帝,这才是他真正的野心。
不过霍成君一时半会做不了皇后,因为汉宣帝有一个发妻,二人恩爱情深,中宫之位只属许平君的。
大家也知道汉宣帝在民间过了一段艰苦的平民生活,许平君是糟糠之妻,同他患难过,这事霍成君比不上的。
汉宣帝将民间带回来的许平君册封为皇后,恩宠日盛。这让被众星捧月惯了的霍成君感到屈辱。她回家向母亲哭诉,霍家也觉得自己的千金宝贝女儿居然输给了一个民间女子,脸上无光。
于是,霍成君的母亲霍显,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开始谋划将许平君从后位上拉下来。许平君为人谨小慎微,大家竟然都找不到她的错处。
最终,被野心和贪欲蒙蔽了双眼的霍显选择了最冲动、最恶毒的方法。她在许平君生产后最虚弱的时候,私下指使女医官淳于衍在许平君坐月子时的汤药中下药,毒死了无辜的皇后。
许平君的死因蹊跷,留下了许多漏洞。汉宣帝抓住了所有伺候许平君的宫人,经过严刑拷打,女医官淳于衍终于供出了幕后主使霍显。
但,皇帝自己都要依靠霍家,如何替发妻报仇,只能暗暗隐忍下去。
霍光是后来才知晓这件事,虽然很生气,但目的殊途同归,他也就硬着头皮纵容下去,并试图帮妻女遮掩。
霍家联合朝臣向汉宣帝施压,将霍成君送上皇后之位。
霍家上下喜气洋洋,他们认为全天下最尊贵的皇帝都要对自己妥协,行事更加不羁放荡。霍成君仗着霍家的权势,在宫中骄奢放纵,为所欲为。她对侍从动辄打骂、惩罚,就连其他嫔妃也时常受到她的欺凌。
霍成君每天华服加身,盛装打扮,衣服头饰每天不重样。就连服侍她的宫女、太监也非同凡响,他们所用的车马、服饰规模宏大,精美异常。
面对这样跋扈的霍家和霍成君,汉宣帝不仅不斥责,反而加倍宠爱皇后霍成君,继续赏赐各种宝物,给她更多的权力,给霍家更大的荣光。
这正是汉宣帝的“捧杀”之计。
果不其然,在霍光的纵容下,霍家越发嚣张。
公元前68年,三朝老臣霍光病逝,汉宣帝刘询终于亲政,开始手握大权。
亲政后的汉宣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与许平君所生的皇子刘奭封为太子,并将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晋升为平恩侯。
霍成君和她的母亲有点慌了,突然发现皇帝不在掌控之中。霍显于是旧计重施,让女儿霍成君下药毒杀太子刘奭。
霍成君每天都召见刘奭,假意和他打好关系,并赏赐给他许多食物。然而,这些食物里却下了不少慢性毒药。多亏了汉宣帝早有防备,伺候太子刘奭的嬷嬷十分警惕,霍显母女的奸计才没有得逞。
后来,随着汉宣帝掌握的皇权越来越大,霍显毒杀许平君以及太子刘奭之事终于能被揭露。霍显担心汉宣帝会以此事降罪于霍家,决定先下手为强。她把儿子霍禹和一众心腹召集到一起,打算造反起事。
不过她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汉宣帝的监视得一清二楚。
汉宣帝趁此机会,将霍显、霍禹以及他们的党羽一网打尽后,下令就地处死。
皇后霍成君得知此事后向汉宣帝求情。汉宣帝却将她们母女过往的罪证一桩桩、一件件摆在霍成君面前。霍成君终于知道大势已去,瘫坐在地。
最终,汉宣帝废除了霍成君的皇后之位,并将其迁出后宫,遣去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居住。霍成君在荒郊野岭中孤零零地度过了余生,最终悲惨地死去。
------------------------------
李世民把15岁爱女嫁给宰相儿子,洞房花烛夜,公主猛地扯下盖头,霸道说:“从今往后,你不准碰我!”
赵匡胤征讨在外,宠妃花蕊夫人不幸被杀,临死前留下一首“藏头诗”指明凶手
苏州豪门潘祖年重病,看着18岁就寡居的孙媳,叹息道:我走后,这两个箱子你一定要保管好,死都不能卖
古代书生对天许愿:老天,我要求不高,给我一个出身清白,贤良又貌美的媳妇吧!最好岳父有权势,又不嫌弃我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