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令妃生下十七阿哥,乾隆就迫不及待要宠幸她,令妃强撑着侍寝,10年怀孕7次

百科   2025-01-20 22:21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WINTER


文:胡十八娘

图:来自网络(侵删)

1766年,令皇贵妃生下十七阿哥,乾隆就迫不及待要宠幸她。令妃强撑着侍寝,10年她就怀孕7次。

乾隆死后让嘉庆给自己的牌位供奉在养心殿东佛堂的佛龛处,左右各一后,乾隆爷实现了睡中间。


但我们要知道乾隆有三位皇后,一个白月光富察氏,一个朱砂痣令妃魏佳氏,剩下那个被舍弃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因断发而被废后的乌拉那拉。


别说是供奉了,乾隆恨她,将所有画像销毁,与她死生不复相见。


能够和富察氏并列在乾隆心中,令妃的地位可见一斑,可是这样的重视,却为什么到死都没有等到封后呢?还需要死后被追封?


这就得从令贵妃的生平细细道来。


魏佳氏出身正黄旗包衣,虽然与乌拉那拉氏同属一旗,但家世背景却天差地别。乌拉那拉氏出身显赫,而魏佳氏则属于包衣中的底层。


魏佳氏比乾隆小了整整十六岁,当乾隆还是宝亲王弘历的时候,富察氏已经风光嫁入王府,成为了他的嫡福晋,而此时的魏佳氏,才刚刚降生。


乾隆六年左右,魏佳氏入宫侍奉,但史书中并未记载她做过宫女。


在魏佳氏等到乾隆宠幸之前暂时空白,反正不是靠家世做的敲门砖。


魏佳氏总是能够想乾隆所想,急乾隆所急,作为后宫的解语花,乾隆一刻都离不开她。


乾隆十年的正月,魏佳氏被封为嫔,一跃成为三嫔之一。


据《清实录》记载,晋封时魏佳氏已位列众嫔之首,荣宠备至。此时的她,不过才19岁,与她齐名的另外两位嫔妃,一位是舒嫔,另一位是怡嫔,她们无论家世还是资历都比魏佳氏突出。


但魏佳氏却凭借乾隆的偏爱连连升级,在后宫乘风破浪无所畏惧。深宫大院,皇帝的爱大于一切,其次是娘家的撑腰。


乾隆十三年,富察氏接连丧子后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


与此同时,魏佳氏从令嫔晋升为令妃。此后,更是如同开挂一般,一路高歌猛进。


为了抬举她,乾隆十六年九月,乾隆将她的娘家从包衣管领改为包衣佐领。


但魏佳氏出身太低了,这样的抬旗显然不够,于是,乾隆又开始苦心思索,酝酿着后来的二次抬旗。


乾隆屡屡为魏佳氏营造机会,很难不让人怀疑有立后之心。


魏佳氏或许也是这样想的,极尽所能的讨好乾隆,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做代价。


她拼命为乾隆生儿育女。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二十三年,她几乎每年都为乾隆生下一个孩子,可以说是刚生完孩子不久,月子都没坐实,乾隆就迫不及待地与她同房。


魏佳氏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也是豁出去了。


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再次怀孕,但八个月左右因故小产。


次年十月,她在圆明园天地一家春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每生一个孩子,她的胜算就多一分,儿子多,总有一个能争上龙椅吧。


果然,就等到了,


在《还珠格格》中,令妃一直撺掇五阿哥永琪和小燕子私奔,因为在那个时间段,永琪是她儿子永琰唯一的劲敌。


乾隆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因断发被废,令妃一跃成为皇贵妃。乾隆对她处处以皇后之礼相待,仪仗更是空前盛大。


魏佳氏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虽然她没有皇后之名,但却行了皇后之实长达十年之久。


在这期间,她还不遗余力地为乾隆的子嗣添砖加瓦。


乾隆三十一年,她最大的劲敌永琪病逝,同年,她又生下了皇十七子永璘,成为了清朝后妃中最能生的一个。


在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秘密将13岁的十五阿哥永琰立为储君,并根据规矩,将诏书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


到此为止,魏佳氏眼看就要熬出头了。


可是,乾隆三十九年,她突然病亡。


乾隆将她的家族从正黄旗抬到了镶黄旗。乾隆六十年宣布永琰为储君之位时,追封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魏佳氏生前没有等到自己母仪天下,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乾隆是否有心去母留子。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了裕陵后,满清遗老在1938年对墓葬进行了修复。在修复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魏佳氏的尸身。


令人惊奇的是,她的皮肉依然完好如初,没有腐烂的迹象,甚至死前还面带微笑。


当时距离令妃娘娘去世已经过去了150多年时间。


经过考古专家的检测发现,令妃娘娘的体内含有大量砒霜,周身还注入了水银。


水银的注入,显然是为了保持魏佳氏的容貌。但那砒霜的来源却无从得知。


(注:以上内容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润色与改写)


 ✦ 

往期推荐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小妾生了两个儿子。儿子就藩前,小妾却嘱咐道:我为了你忍辱偷生20年,你要为你生父报仇雪恨!

唐宪宗趁郭贵妃不在,临幸宫女郑氏,生个儿子,靠装疯卖傻36年登上皇位

唐宣宗想招新科进士王徽为驸马,王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道:“我都40岁了,身体也不好,高攀不上公主啊。”


胡诌捡史

胡诌捡史
胡诌捡史,沧海有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