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则信息和一则短视频给我触动很大。
第一则:11月13日,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基础教育阶段职普融通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项目将围绕“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路径怎么走”等主要问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理论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职普融通”、中考分流新方案,“新综合高中实验”创新改革试点新举措等问题研究。
我注意到开题报告中提到这样一段话:让普职教育的分流后延,逐步形成学生自主自愿的自然分流形态,改变以单一学业成绩为标准的、强制性的中考分流制度。
第二则:是有关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相关专项课题立项名单公布,其中洋洋洒洒有60项课题,承接单位多数是高校和社科院等机构,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务虚”的课题研究。
正好网络有一则短视频:上海交大大学生凌晨三点还在教室自修。他们的刻苦努力,是想毕业后有个好工作。但是,去年大学毕业生有三分之一多没有找到工作。而今年全国有1200万大学生毕业。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相当严峻的。
在这些信息的“冲击”下,再联想到,前不久的几个政府采购评审项目中,有的软课题动辄近百万,基本都发包给长期合作单位。一个不成熟的,或者是十分肤浅的,或者要被“骂”的想法如鲠在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针对一些高校、社科院等研究机构软课题的资金拨款及绩效管理是否需要合理调整?
1、优化资金拨款结构
将资金重点向解决社会、经济现实问题的应用型研究倾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课题。
对软课题的资金拨款设定更高的门槛,要求课题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应用前景。
2、加强绩效管理
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评估课题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反馈信息,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时调整后续资金拨款策略。
3、鼓励跨学科合作
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形成多方位的研究团队,针对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建立政府、企业与学术界的合作平台,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增强研究的实践性。
4、强化课题的社会需求导向
定期开展社会需求调研,了解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瓶颈,指导课题的选题方向。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课题的设计与实施,确保研究内容贴近实际需求,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5、实施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对成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课题团队给予奖励,激励研究人员关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推广研究成果,促进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
6、适时调整研究方向
根据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确保当前的软课题研究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
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