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医工交叉发展与精神健康高峰论坛”

文摘   2024-12-30 17:02   上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四个面向”重要科技创新思想,2024年12月18日,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医工交叉发展与精神健康高峰论坛”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各地多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共有近20位权威专家带来精彩报告,吸引线上线下7000余人参与,共同聚焦前沿科技与精神医学的交叉融合,致力于推动精神健康研究的重大突破和临床应用的创新发展,积极回应社会对精神健康的重大需求,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开幕式  





 上海市卫生中心院长 赵敏

论坛伊始,上海市卫生中心院长赵敏在致辞中首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成就。她指出,精神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领域,但现有研究仍面临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挑战,仅靠单一学科难以攻克瓶颈。赵院长特别提到,多学科交叉协作模式是推动精神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与本次论坛的宗旨高度契合。她期待与会专家通过深度交流与协作,共同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助力精神医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会报告:科技与医学的深度融合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执行院长 袁逖飞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院长房建成院士作首场大会报告,由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执行院长袁逖飞教授主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院长 房建成

房建成院士在会上深入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医学发展的关键推动作用。他指出,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性创新的实现离不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而极弱磁场大科学装置正是一个面向科学前沿的典范平台。以该装置为例,房院士生动展现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突破如何为医学研究开辟新路径。他详细介绍了人体极弱磁测量功能信息成像技术,这一开创性成果突破了传统成像技术仅关注结构图像的局限,开辟了一条利用零磁技术获取人体功能信息的新赛道。他进一步分享了该技术在急性心梗和缺血性卒中诊断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心脑同测”的创新理念,强调其在精神疾病研究和健康体检中的广阔应用前景。这一成果为推动精神医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主任 徐辉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主任徐辉雄教授则以解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临床难题为切入点,展示了超声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创新应用。他特别展望了超声技术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调控潜力,充分体现了医工协同创新在提升医疗质量和改善患者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专题报告:五大维度引领精神医学发展  

论坛围绕五大专题,深度探讨了医工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

专题一:医工前沿技术的脑科学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申远教授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吕粟教授分享了影像技术在精神障碍生物亚型解析中的应用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松江研究院研究员周文杰则通过“声音缓解疼痛”现象探讨了神经环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牛丽丽详细介绍了超声生物效应的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专题二:精神疾病的功能脑图谱解析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科主任刘兰英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员执行院长田梅教授介绍了核医学分子影像的特点,可显示体内生物代谢等微小生物化学的变化,有助于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教授详细介绍了脑网络组图谱绘制及其应用、并探讨了数字孪生脑在调控靶区确定中的潜力。


专题三:人工智能精神医学融合发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脑电生理研究室主任王继军教授主持该专题。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爽教授围绕情感脑机接口、时间相干电刺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讲述如何在精神医学临床中转化与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熊毅介绍了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大分子功能预测与设计优化的相关研究现状;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员赵迪分享了团队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识别成瘾患者神经环路生物标志物中的突破性成果。


专题四:精神疾病生物学机制新进展

由上海交通大学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瑶教授主持。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生物平台主任李向宁教授分享了团队对神经环路与血管网络高精度解析的研究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田长麟教授介绍了核磁技术并分享了多肽靶向神经精神疾病受体的相关研究进展;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员唐莺莹就精准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进行了报告。

  

专题五:医工交叉精神医学青年论坛

最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骄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林争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研究员苏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研究员丁悦分别围绕人脑进化、超声调控、闭环神经调控、音乐疗法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现状与进展展开了交流讨论,展示了医工交叉领域的活力与潜能。


闭幕总结

在论坛闭幕总结中,赵迪研究员指出,本次高峰论坛成功汇聚了医学、工程学、神经科学、材料化学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思想与科技的深度碰撞,推动了神经精神医学的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展望未来,多学科交叉的深入合作将继续立足科技前沿,攻克精神医学难题,助力临床应用的突破与发展。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医院宣传,科室、专家介绍,就诊预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