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在沪落成,助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摘   2024-12-20 17:02   上海  

12月19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公益支持的全国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正式落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郭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邵阳以及勃林格殷格翰管理层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关爱小屋 不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更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公益活动的平台

全国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将聚焦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干预,旨在帮助患者增强疾病认知、消除病耻感、恢复社会功能、最终促进他们重新融入并回归社会。在这里,将开展一系列针对患者的康复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普及科学准确的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精神类疾病;组织日间康复活动,提供功能恢复训练等。

"关爱小屋"的建立,一方面有效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帮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另一方面,在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提升他们的预后效果及社会适应能力,最大程度帮助他们回归生活,减轻社会总体疾病负担。





解决我国精神卫生问题

积极治疗、科学康复是关键

精神健康问题包括精神障碍和社会心理残疾,以及与显著痛苦、功能障碍或自我伤害风险相关的其他精神状态。近年来,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逐渐成为困扰我国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针对精神健康类疾病的治疗缺口仍旧较大,各地所提供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在所有的精神卫生类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是导致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4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国约有8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国的12个月患病率约为0.6%。

精神分裂症是认知、情感和社会维度的复杂交互作用,深刻影响着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动。该病症的特征表现主要为三类症状群,阳性症状如妄想、幻觉,这些症状往往鲜明且易于识别。阴性症状则表现为社交退缩、情感淡漠等,这些变化较为隐蔽,可能会逐渐削弱患者的社交互动能力。第三类症状群“认知障碍”极易被人们忽视,这些障碍一旦出现将持续存在,涉及信息处理速度减缓、注意力分散、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以及执行功能受损等多个方面,若不及时治疗干预,将对患者的社会融入与生活质量造成重大挑战。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早期识别、诊断并及时开始治疗是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及预防残疾的关键策略。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邵阳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邵阳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远不止简单地症状缓解,还需要涵盖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不仅能够帮助精神类疾病患者获得高效治疗,更关注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通过精心设计的系统性康复计划,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后,循序渐进恢复自理能力,重新与社会建立链接。”




活动开场 主持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 范青



关爱小屋揭牌仪式 主持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 钟娜




活动演出环节 主持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士长 许德君






精神卫生“关爱小屋”

铸就爱心灯塔,照亮患者回归之路


科学治疗与心理康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同等重要。然而,当前我国针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康复类机构建设不足,且缺乏科学、系统的康复标准。这种状况不仅会限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机会,也将进一步削弱我国精神卫生问题的整体应对能力。因此,提升精神卫生康复服务的能力与覆盖面,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病耻感也是阻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一大障碍。

目前社会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较高,但对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关注度较低,缺乏正确的疾病认知,社会歧视较严重,患者及家属病耻感强,阻碍了患者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走出家门接受社区康复服务,也不利于患者回归社会和正常生活。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公益支持的全国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落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 郭 阳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郭阳表示:“精神卫生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精神卫生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的建立,不仅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全病程、全周期管理模式创新举措,更是多方力量联手,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的典型案例。希望进一步与社会各界合作,提升基层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CEO 高皓廷先生(Mohammed Tawil)表示:“作为全国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的公益支持方,我们深感荣幸。未来,我们也将积极携手行业生态圈各方,合力惠及患者,满足患者的未尽之需。也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患者回归社会营造包容、接纳的社会氛围。”

活动花絮


首个“关爱小屋”的建立,不仅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全病程、全周期管理模式创新举措,更是多方力量联手,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的典型案例。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医院宣传,科室、专家介绍,就诊预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