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障碍,一种不能忽视的新型精神疾病

文摘   2024-12-30 17:02   上海  


这里是京东健康心理的专访栏目“宛平南路600号解惑”。

我们将会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不同科室、不同领域的专家聊一聊,透过他们对心理学的科普和解析,寻找应对这个繁复世界的力量和温度。


前段时间,《黑神话.悟空》爆火。

就在一众玩家纷纷感慨其制作精良、文化底蕴深厚时。

某英语教育博主却在其直播间怒批:

“这么多人躺平无所事事,都去关注游戏。

我再讲一遍,没有好游戏和坏游戏,一切游戏都是坏游戏

一时间,再次将“游戏成瘾”这个词推上了浪尖。


游戏为何能吸引我们?

该如何界定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吗?

带着种种疑惑,我们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成瘾团队负责人钟娜医师面对面聊了聊。



01|

奖赏&逃避


我们的采访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


“我们门诊有次做心理团体治疗,是专门针对手机成瘾、网络成瘾及游戏成瘾的小朋友的。

有个小孩子大概12~13 岁,诊断游戏成瘾。

可他并没有自己的游戏设备,手机、ipad和电脑都没有。

我们就很好奇‘你究竟是怎么玩游戏的’。


原来,他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在商场门口,手机店一开门就立即冲进去。

拿试用机下游戏、打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从那次开始,我们才意识到:

游戏成瘾的小孩子是会想方设法地寻找游戏设备,来满足自己想要去玩的欲望。

不同于物质成瘾需要依赖于某种物质的输入,比如毒品、酒精、烟草等,来达到快感。

行为成瘾只需要不断地完成某种行为或活动,就能产生快感。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烈的精神依赖,一旦无法满足这种行为需求,就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钟娜医师还试着从游戏厂商和游戏玩家两个视角,来解读游戏成瘾背后的机制。


首先是游戏厂商的视角。

“因为我不是真正的游戏产品设计,所以只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粗略地分析一下。

行为成瘾初期,其实主要是奖赏系统在起作用。

我们在完成某些动作,比如旅游、运动之后,大脑中的奖赏中枢就会分泌多巴胺,来让我们开心一下。

但是很多成瘾行为,比如赌博、游戏、购物、暴食等,它们对我们奖赏中枢的刺激会更为强烈,产生的多巴胺也会更多。

人一旦习惯了这种容易获取的、刺激强烈的快感以后,就很难忘掉了。

次数多了,病理性的记忆就会慢慢形成。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叫做麦吉尔的实验

科研人员将一个电极片植入了老鼠大脑 的‘奖赏中枢’ 区域,只要按压踏板开关,微小电流便会通过电极片刺激老鼠的奖赏中枢分泌多巴胺。

结果,老鼠在之后的12小时内累计按压踏板开关超过7500次,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按压超过了10次。

即便在通往踏板开关的通路上放置了美食和水,饥渴的老鼠也不为所动,依然要去按压踏板开关享受电流刺激。

而游戏成瘾利用的就是这样的奖赏系统。


之前,我们在学校开展了一个针对小朋友过度使用手机的科普讲座。

其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小游戏:

假设你是游戏公司的CEO ,怎么才能让用户持续地玩游戏。

小朋友们想了很多招,包括日常奖励、抽卡、及时正反馈等等。

这些策略背后其实都是奖赏系统的强化,比如:

不间断的、无法完全预测概率的奖赏,往往会增加玩家的渴求程度;

短时间内大量的刺激和正反馈,会加速病理性记忆的形成。

最后孩子们才发现:

原来,我们一直都是被游戏设计者安排的。”

而从游戏玩家的视角。

“孩子们之所以会沉迷游戏,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追求快感外。

还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为了逃避负性情绪或生活中的困难。

有个词叫自我给药(self medication),或者叫做自我治疗。

很多人找不到正确的、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只能通过打游戏来缓解痛苦或者麻痹自己。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游戏成瘾其实会伴随很多合并症,比如:

有些人可能自尊水平比较低,在生活里也不太顺意,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成,就只能游戏中寻找成就感;

有些孩子本来就有情绪障碍,比如抑郁、焦虑,但是在和爸爸妈妈说了之后,得到的反馈却是‘你想多了,没必要去看’,那他就只能通过打游戏来暂时地缓解;

还有的孩子在现实里交朋友很困难,比如有社交焦虑或是社交技能缺乏,也会通过游戏来跟其他人聊天。

所以,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说所有人都是‘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

其实很多人是在‘自救’。



02|

危害&争议


谈到游戏成瘾的危害,钟娜医师提到了三点:

社会功能下降、身心负性影响以及注意力、认知和记忆功能受损。


最明显的就是社会功能的下降。

很多游戏成瘾的孩子,会有以下几个表现: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玩游戏,导致学业下降,甚至直接休学和退学;

对未来没有设想,生活被游戏完全支配了;

对于家人的管理和建议,会非常的抗拒和暴躁;

人际关系退缩,不愿意和同龄人接触,也不参与社交活动。”


其次,是对身心的影响。

长时间地打游戏,往往会导致吃饭睡觉都不规律,对孩子的身体造成相应的伤害。

另外,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下降或家庭关系紧张,也会出现继发性的焦虑或抑郁。”


“最后,有些孩子还会出现注意力、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受损的情况。”


“总体来看,如果游戏成瘾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改善,这些情况是会慢慢好转的。

但是,能恢复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而正是因为有以上这些伤害,所以关于电子游戏一直有很多的讨论。

就像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

一部分人觉得:

游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看你怎么样去看待和使用。

还有一部人坚持认为:

电子游戏就是精神鸦片,应该杜绝。

对此,钟娜医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比于我自己的观点,我更想说一下:

世界范围内的专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与行为障碍的章节。

这一决定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是对这一诊断科学性的担忧,二是对社会影响的担忧。

对此,世卫组织专门集合各国行业内专家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官方回复:


第一、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电子游戏成瘾问题的人逐年增加。

面对越来越多的临床诊治需求,需要有一个官方指南来规范全球临床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治疗。


第二、游戏成瘾是最近20~30年才出现的,目前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证研究。

为了避免扩大化诊断,诊断标准要求非常严苛。

比如,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诊断标准就有整整9条:

1.对玩游戏的渴求(玩游戏的行为、回想玩游戏和期待玩游戏支配了个体的日常生活);2.不能玩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可以表现为易怒、焦虑、悲伤);3.耐受症状(需要玩的时间越来越长);4.无法控制要玩游戏的意图;5.因游戏对其他爱好丧失兴趣;6.即使知道玩游戏的潜在危害仍难以停止;7.因玩游戏而向家人朋友撒谎:8.用游戏逃避问题或缓解负性情绪;9.玩游戏危害到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第三,游戏本身不是问题。

不是因为游戏存在,就一定会游戏成瘾。

事实上,我们精神心理科很多治疗,都是以游戏作为载体的,比如多动症的注意力训练、老年认知障碍的记忆力训练等。

只有当你不合理地去使用时,游戏才会成为问题。”



03|

预防&治疗


“预防,远远比治疗更重要。”

在谈到游戏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时,钟娜医师强调到。


“到我们门诊来的很多孩子,其实已经有很严重的社会退缩了。

这个时候再去干预,非常困难。

所以,最有效的方式,一定是先在高发人群中去做预防。

哪些是高发人群呢?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就是亚洲儿童青少年群体

所以,全国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地开展预防成瘾相关的心理知识普及,来让青少年了解到:

怎样合理地使用手机及网络?

怎样的行为可能存在上瘾的风险?

上瘾的特征有哪些?

预防做好了,治疗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目前,临床治疗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比较有效的方式还是心理治疗。

第一阶段,我们会增加患者改变的动机。

只有当他真正最意识到:

游戏成瘾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它已经对我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我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

这个时候,他才可能真正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积极地强调孩子的‘主动性’:

他所有的改变和决定,都是他自己做出的;

相应的后果,也都要他自己来承担。

否则,如果所有的指令都是外界给他强加的,他很难持续下去,甚至会因为“你要我这样,我就不这样”产生一些逆反行为。”


“当患者自主改变的意愿足够强时,我们就进入了治疗的第二阶段:

对患者进行一些行为上的管理。

这时,就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

怎么去定义‘治好’?

很多家长会觉得:

治好,就是再也不碰游戏了,像换了个人一样,天天只知道学习。

客观衡量的话,这当然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家长往往意识不到。

所以,我们首先要跟家长和孩子达成共识:

什么叫可行的、有弹性的阶段性目标。


首先是‘可行性’。

不是说“从今天开始,你10点钟前必须把手机交上来去睡觉”;

也不是说他现在每天打10个小时游戏,明天开始每天只能打2个小时。

孩子根本做不到,家长也会很焦虑。

这样的要求没有意义。

所以,我们会强调:

改变,是一步步完成的。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来确定。

可以相互掰扯争论一下,父母要求的严一点,孩子要求的松一点。

但结果一定要可行。


其次,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弹性”。

很多家长会觉得‘你都说了只玩7个小时,那7个小时以后必须要关掉’,很强硬。

但你要知道,成瘾属于脑疾病,不是主观上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如果时间到了但这一局还没结束,你可以问问孩子大概还需要多久,适当地延长一点。


最后,我们都要明白:

孩子做不到,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原本说只玩8个小时,结果今天还是没做到。

很多家长,甚至孩子自己,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失败,就灰心甚至放弃了。

其实,‘一次做不到’并不等于失败。

我们要观察的是一周或者一个月整体完成的情况。

如果大部分时间都没完成,那我们正好借此契机讨论一下:

为什么会失败?

是我们目标不够可行?

还是有其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失败,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反馈。

钟娜医师经常会跟家长讲一句话: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治疗,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回到生活的正轨,该上学上学,该就业就业。

而不是让他完全变了一个人。

“如果孩子可以慢慢地意识到:

家长和医生给我的建议,是帮助而不是控制。

同时也会慢慢地思考:

我沉迷游戏的行为是不是错了?

我要不要做出改变?

我未来要选择什么样的路?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转机了。

对我们来说,治疗也就基本结束了。

后面就是随访的跟进:

他这些想法有没有落实?

最后变得怎么样了?”


最后,钟娜医师还强调了一点:

“如果是因为抑郁症、焦虑症或者多动症等引起的游戏成瘾。

那我们优先要去治疗的是这些问题。

而不是盯着游戏成瘾不放。”



04|

一些有趣的讨论


我们还和钟娜医师就2个有趣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Q1:

很多孩子会说“我不是游戏成瘾,我是在准备当职业电竞选手”,这种想法真的可行吗?


A1:

孩子有梦想当然是好事,但一定要切合实际。

电竞职业选手的训练其实是十分艰苦的,需要长年累月地去练习手速、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而对于游戏成瘾的孩子,他们本身是有脑疾病的、是失控的,追求的也多是单纯的快感或逃离感。

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概率很低。

我们之前也有过案例:

有个孩子,原本是学画画的,后来沉迷于电子游戏,一心想成为职业电竞选手。

他的爸爸很给力,真的把他送到电竞学校去尝试了一个学期。

学期末学校也给出了相关结论,包括:

他目前的水平和职业水平还差多少;

以后预期能拿到什么样的成绩。

最后甚至还建议他‘还是适合回去学习画画’。


Q2:

很多人会觉得“沉迷游戏的人现实生活都很不充实”,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A2:

确实有一些是这样子的,尤其是男孩。

此外,还有些女孩,她们玩游戏的动机其实是“沉浸感”。

我记得有个女孩跟我说过,她特别喜欢玩某款游戏,是因为她跟里面的一个“女神”在某些特质上很相像。

这个女孩有一个小她很多岁的弟弟,虽然家长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爱,但她还是时常会有些委屈,比如‘每天在家我都要做很多的家务’等等。

所以,她就很喜欢沉浸在游戏的剧情和任务里面,在那里感受女主角的独立和荣耀。


所以,我们经常会建议家长“多去看看孩子背后的需求”。

她打游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满足她的社交需求,是逃避情绪还是想要满足沉浸感。

作为家长:

如果你知道她社交有问题,你可能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她去完成一些社交技能的训练;

如果你知道他有情绪障碍,你可能就会更加关注他的感受。

当你愿意花时间去关注他、了解他,那很多问题可能自然而然地就好了。

对轻症案例尤其有效。



05|

写在最后


采访结束时,钟娜医师分别对家长和孩子送出了自己的寄语。

对家长,钟娜医师总结了过往的经历:

“我们以往接触最多的有两类家长。

第一类家长,会表现得非常焦虑。

他们很难忍受孩子出现一些偏离轨道的行为,哪怕这些行为其实很正常。

比如,明明孩子只是在周末打了30分钟游戏,就一直唠叨“我看你是游戏成瘾了”,进而产生很多亲子矛盾。


第二类家长,则是无法正视孩子游戏背后的负性情绪。

他们希望孩子是健康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当孩子提出自己很抑郁或很焦虑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想多了”,会下意识地逃避。

对于这两类家长,我们会做很多认知层面的工作,去改变他们的想法。

对于第一类家长,如果孩子本身认知或社会功能没有明显地下降,我们会更多地告诉他如何去沟通,减轻他的焦虑;

而对于第二类家长,我们更多地是要纠正他的认知,游戏背后的需求才是最核心的,不要只是简单地去约束孩子玩游戏。”

而谈到对孩子时,钟娜医师则送出了自己的期望:

“我们每个人进入青春期时,都会想要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同。

这种认同感,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

而当我们逐渐掌握了主动权时,一定要意识到:

无论你做了任何决定或是任何行为,最终都会反馈到你自己身上。

你要明白:

你才是你人生的主人。

别人的的建议,可以多听多看。

如果觉得有用,那就适当地去采纳。

如果觉得没用,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只要你能为此负责。”

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原本是平行存在的。

偶尔来回穿梭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游戏世界完全取代了现实世界,那真正的问题可能就出现了。

文章最后,如果你正在担心自己或是他人游戏成瘾,不妨先来看看以下几个问题:

  • 有没有因为玩游戏而自责过?

  • 玩游戏是不是你早上起来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

  • 玩游戏的时间是不是越来越多?

  • 有没有因为玩游戏而影响自己的心情(比如爱发脾气或者心情低落)

  •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很少外出甚至不吃饭不上厕所)?

  • 游戏是不是已经主宰了你的生活?

如果对于多数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建议可以去正规的医学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团结  奉献  勤奋  创新

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医院宣传,科室、专家介绍,就诊预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