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宁波大学周东升团队报道创新性电磁联合疗法以快速治疗慢性失眠症

文摘   2024-11-26 17:50   北京  


慢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全球约10%-20%的人口,其特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以及对睡眠质量的不满,并持续至少三个月以上。这种状态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心理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身体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伴随依赖性、戒断反应和副作用。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以其无创性和良好的耐受性受到广泛关注。tDCS通过低强度电流调节皮层活动,而rTMS通过磁场脉冲改变大脑神经元的电生理状态,两者均已显示出对失眠的积极影响。然而,这两种技术联合应用的潜在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tDCS提高皮层兴奋性,为rTMS提供了更有利的干预条件,可能实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2024年11月,来自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物理诊疗中心周东升团队在BMC Medicine期刊(中科院一区,IF:9.3)正式发表了以“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an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pared to monotherapy for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controlled trial”为题的研究论文,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周琪助理研究员和刘之旺主任为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周东升主任为通讯作者。本研究通过双盲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tDCS与rTMS联合疗法对慢性失眠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其在快速改善睡眠质量以及长期稳定疗效中的潜力,为失眠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通过对157名慢性失眠患者的干预与随访,系统评估了tDCS与rTMS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联合治疗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2周内显著降低,相比单一疗法,患者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等指标上均表现出更大改善。治疗4周后,联合组的总分改善持续优于其他组,表明该疗法具有快速且持续的治疗效果。此外,在3个月的随访中,联合疗法的疗效稳定,患者的睡眠改善得以维持,而单一治疗组的部分效果相对减退。tDCS可能通过增强皮层神经可塑性和兴奋性,为后续的rTMS提供了更理想的作用条件,从而形成显著的协同效应。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少量患者出现轻微皮肤刺激和短暂头痛,表明该方法的良好耐受性。

因此,tDCS与rTMS联合疗法不仅在短期内快速改善失眠症状,还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慢性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新方案,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1 不同治疗组在不同时间段PSQI总分及因子分变化情况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本研究验证了tDCS与rTMS联合疗法对慢性失眠的显著疗效与安全性。证明联合疗法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在短期干预后迅速起效,并维持长期的疗效。tDCS在提高皮层神经可塑性方面可能为rTMS提供更有效的作用环境,两者结合发挥了协同作用,实现了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这为失眠治疗提供了一种无创、高效且安全的全新方案,实现了tDCS和rTMS组合疗法1加1大于2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客观的睡眠生理指标(如多导睡眠图)的验证。此外,研究主要关注临床睡眠质量的改善,对其他神经生物学机制的探索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tDCS与rTMS联合疗法的机制,结合神经生物学指标和影像技术,揭示其对皮层神经调节的具体过程。


原文链接: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4-03751-y


排版 | 麦麦

审核 | 梓霖

来源 | 逻辑神经科学


期待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巢内神经学界
巢内神经学界,集合神经科学与医学、药学领域研究,是神经科、精神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等专业医生研究探索脑科学的交流平台,既专注学术研究亦服务临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