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第四届“技术社会中的人文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人类增强与当代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开幕

学术   2024-11-08 19:40   甘肃  





11月8日,第四届“技术社会中的人文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人类增强与当代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开幕。本届会议由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南京大学哲学学院、韩国江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和《科学·经济·社会》编辑部协办。会议以“连接、接触、关怀与增强”为主题,来自韩国江原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开展多专业、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技术社会与人文治疗”的哲学内涵、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教授、南京大学潘天群教授、韩国江原大学李玟镕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孙立国主持。

沙勇忠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办学历程、学科发展概况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他强调技术时代下技术与人文的平衡,人文的光辉关乎人类文明的赓续和发展,尤其在当今人工智能技术时代,技术社会的“单一文化性”影响应该通过人文治疗的方式改善,以使伦理、哲学在技术对社会影响时,指导我们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符合人类的核心价值和尊严。

潘天群感谢兰州大学的精心筹备,他认为人文治疗基于艺术和人文,旨在抚慰人们的心灵,为当代社会提供精神支持。哲学家应深入日常生活,与大众对话,帮助人们摆脱精神困惑。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可能演化为“超人类”或“后人类”,这需要深入的哲学思考。本次会议能在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李玟镕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就会议相关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特别是在了解中国学术界人文学科治愈和哲学领域的见解与实践方面,希望通过分享中国、韩国以及全球在此领域内相关成就来共同面对社会的复杂性难题,寻求应对之道。最后他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期待此次会议的讨论能够结出丰硕的学术成果,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启示和深刻见解。

开幕式后多位专家对会议进行了主旨报告。美国纽约城市学院娄·马里诺夫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使技术社会重新人性化,还是去人性化?”的学术报告。韩国东国大学特聘教授李英仪作题为“后人类时代的机器人护理:一种生成论辩护”的学术报告。荷兰伊斯拉姆哲学践行研究所彼得·哈特劳和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丁晓军共同作“当圣人遇见牛虻:西方与儒家哲学咨询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闫宏秀作“记忆增强视角下的光遗传学与人格同一性问题”的学术报告。闫宏秀教授还向广大师生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研究进展与情况。

会议涵盖了“现时代人类精神状态分析”“人类增强与人工智能的伦理探究”“哲学践行与人文治疗方法论探究”“融合与共鸣:构建人类增强与人文治疗的协同未来”“超越与疗愈:在人类科技增强与医疗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和谐”等多个议题。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讨,旨在促进技术进步与人类价值观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共生,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与人类的根本利益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此次会议召开,不仅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深化“技术社会中的人文治疗”研究、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东亚哲学践行共同体的发展,为全球哲学践行及人文治疗的深入探讨提供新的平台和视角。正值全球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人文学科应当积极介入,深入反思并有效应对面临的问题,引导人类实现更高层次的幸福。未来,兰州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凝聚各方力量,致力于推动人文关怀在技术社会中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整体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排版 | 敬怡菲

编辑 | 满吉苑

审核 | 李晓阳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院创建于1975年,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现有中国哲学、社会学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7个,挂靠有宗教文化研究等六个研究中心,主办《科学·经济·社会》杂志。 此平台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学院资讯及招考信息,分享院系历史和校友动态,展现哲社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