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坡:在历史的涟漪中遇见他们

学术   2024-11-01 21:31   甘肃  



题记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是每一个兰大哲社人所应秉持之为学做事理念。在学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将之高度贯穿于专业课程体系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予以了强化与提升,其中,2023年“走进社会·行者无疆”实习实践计划的启动与实施就是集中体现。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哲社师生既在不同的地点上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感知时代变迁和洞察社会现实。2023年该计划的第1站走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甘肃玉门老市区,积极调查和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议题;作为该计划第2站,本年度哲社师生则走进了深处秦岭山地的两当西坡镇,积极探讨转型时期山地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在本年度实习实践结束后,参与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撰了写自己的实践感想和课题研究。通过学院公众号平台,我们将陆续发布参与该计划的同学的此次实习实践感想,以在促进更广泛交流的意义上让我们一起照见每一位同学在行走中的成长。


漫步西坡:

在历史的涟漪中

遇见他们

黄文健

2024级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一、初至西坡

两当县位于秦岭,东接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南交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西边和北边分别是徽县和天水市,是“秦陇之捍蔽,巴蜀之襟喉”。县内水资源丰富,有嘉陵江流经,还有众多嘉陵江与汉水的支流。森林覆盖率达79.9%,主要分布在南北两端。此次前往的西坡镇则位于两当县的中部,地势较南北略微平坦,但仍处于山地之中,是典型的山地社会类型。我们一行人出发时先从兰州乘高铁至天水,后乘汽车前往两当。沿途道路甚是曲折,汽车在群山之间穿行,云雾缭绕在山间。车窗外,山峦叠翠,偶尔还能看到散落在山间的村庄和田地,这些美景是我在甘肃不曾见到过的。从两当县城前往西坡镇有大约一小时的车程,据大巴司机说有一般两条路可以前往,但由于天气降雨原因只能从一条路过去,这条路从县城出发一路到隔壁陕西的凤县界内,途经凤县有名的景点灵官峡,并且能够看到流经两当县的嘉陵江。只是第一天前往西坡镇时已是夜晚,想要欣赏美景只能作罢。

 2024/07/23

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苍坪村

拍摄者:黄文健


西坡镇具体处在几座山的山谷之中,周围的山高地恰到好处,不至于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且时常有云雾盘旋在半山腰上让人捉摸不定,略往镇外走走便是嘉陵江,这里的嘉陵江水流不大显得十分温和,我时常站在桥上看这条江,看着浪花产生又消失便有种莫名的平静。西坡镇本身只有三条街道,这三条街道大致成“冂”字结构,这三条街道上的建筑风格多变,既有仿古的中式建筑,也有欧式的建筑,还有一些自建房、彩钢房等都错落在街道两边,多变的建筑与其历史的变迁有很大的联系。

2024/07/23

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西坡村于嘉陵江桥上

拍摄者:黄文健


二、历史的西坡:繁荣与衰落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坡镇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当时西坡镇的第一号煤矿井投产后,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西坡镇拥有优质的陶土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随之而来的两当陶瓷厂也在西坡镇拔地而起,成为当地另一大支柱产业。这两个工厂的建立,不仅给西坡镇注入了强劲的经济动力,也改变了这个偏远小镇的命运。两当陶瓷厂的陶瓷产品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迅速通过宝成铁路销往四面八方,为西坡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西坡镇位于陕甘川三省的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地务工人员。这些工人们纷纷来到西坡镇,在煤矿和陶瓷厂找到工作,成为了推动西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为工厂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带动了小镇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西坡镇一时间繁荣昌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这种繁荣并未持续太久。从九十年代开始西坡镇的两个支柱产业就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了效益下滑。最终,煤矿厂和陶瓷厂相继在2018年和2020年关闭,结束了它们在西坡镇的历史使命。如今,这些曾经支撑着西坡镇经济的工厂已然成为废墟。昔日热闹的厂区如今只剩下破败的厂房和斑驳的墙壁,静静躺在小镇的角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逝去的辉煌历史。对于曾经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们来说,这些废弃的厂房承载着他们的青春记忆,记录着他们在西坡镇奋斗的岁月。尽管这些工厂已经关闭,但它们在西坡镇历史上留下的印记依然深刻。

2024/07/22

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星火陶瓷厂旧址

拍摄者:黄文健


三、遇见:在西坡的人们

1.驻村帮扶干部

进入田野之前,我就确定要收集当地驻村帮扶干部相关资料,刚进入实地的几天不是和政府的干部座谈就是参观当地办的较好的合作社等特色发展项目。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两天,傍晚在桥上散步时偶然看到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大哥在拍照,看他的穿衣打扮不像是本地人,于是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去找他闲聊,聊了两句才知道他是本地一个脱贫村的驻村帮扶队第一书记。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和巧合,我在心中暗喜自己的访谈对象有着落了,也就大胆去加他微信,之后也顺利约他做了访谈。

他的原单位在两当县,是县级干部,不过自2022年起就下到西坡镇的一脱贫村做第一书记,他对我们的访谈表示很理解也很配合,对我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尽量做了回答,跟我聊了很多实际的情况,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和朴实感。作为驻村帮扶队的第一书记,他实际上并没有很多要处理的事情,每天的工作也很是清闲,清闲到他甚至可以学他的同事每天完成打卡就行,对村子并不需要尽心尽力。然而他告诉我他所承担的责任不允许他这样干,面对村里的人他也不愿意躺平,尽管没有严格的绩效考核,他还是尽自己所能为村子做了很多事,除了必须要完成的党建工作、动态监测、村委建设等任务外,他还主动帮村民清理道路、带村民去医院看病、辅导小孩作业等等。这些事看起来虽说只是一些生活上的照顾,但试问能够真正融入村子里,用实际行动改善村民生活的干部又有多少?他所在的村子只有76人,但是他说就算只能服务好这76人,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可就已经很满足了。对于政府机关的干部而言,或许越在级别高的单位工作越能有成就感,但是不应该忘记群众是工作的基础,若是能守住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在哪工作都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干部。

顺着收集资料的思路,我又跑到另一个脱贫村去找那里的帮扶干部做访谈。这次访谈的干部与上面的大哥不同,他们都来自陇南市的某单位,而且年龄均稍大点。据了解三位帮扶干部中一位因为怀有身孕已经返回家中休养,其余两位每两周要回一次武都。巧合的是他们第二天就要回县城了,刚好赶上他们还没出发。我也不敢马虎,马上掏出自己准备的访谈提纲与第一书记聊了起来。同第一书记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平日里的主要工作除了上述的党建工作等之外,就是听从村干部的安排,如在农忙时帮助村民播种、给干农活的村民和村干部准备饭菜等等。此外,她一直提的一件事是单位之前派下来的帮扶队向单位申请为村子出资购买一个抽水泵,去年坏了后他们立马向单位申请资金并快速修好了抽水泵,防止村民再次出现吃水困难的问题。从她口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听别人安排,我对这点提出了一些怀疑,虽说听本地人安排或者沿着之前的工作路线并不会出错,但是这样始终还是处在村子的“外围”,并不能很好地融入村子里当中。之前读文献时就有学者提倡驻村帮扶干部一定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变嵌入到融入,这样才能与当地村民感同身受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也可能是他们的心思重点放在家庭之中,除了怀孕的队员外,其余二位正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自己的小孩正在需要陪伴的时期,究竟是要顾工作还是顾小孩的确是困难的选择。面对这样的现状,在西坡镇的不同脱贫村之间驻村帮扶干部对待工作的想法都不相同,我不禁对驻村帮扶制度产生了一些反思,也许从选派机制到工作职责上存在一些不足才导致不同的人在扮演驻村帮扶干部这样的角色时会有不同的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我对驻村帮扶干部的调查也只能有这么多,对我而言我能在此次实地田野调查中得出一些能够启发我做相关研究的内容就已经万幸了。除了这些干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当地一些朴实的人我也不会忘记。

2024/07/16

陇南市两当县西坡村远眺所见风景

拍摄者:黄文健

2.陶瓷厂的大叔们

随着陶瓷厂的关停,之前许多在陶瓷厂工作的大量工人纷纷远走他乡另谋生路,而其中陶瓷厂的“元老”们却留了下来。袁氏一家原本是四川人,从小随着父辈来到此地,有五六个兄弟。现如今仍有好几人在西坡镇生活,据他们说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不愿意回到四川那边了。起初我是不了解这些,直到去当地的一个市场里面吃早餐,看到有两三个老板长得很像,再看他们的门店都叫袁××什么店,还有家川菜馆的老板看着也脸熟。至此才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原来都是一家人。有次做访谈时,其中有个大叔就讲起过他们弟兄几个如何打拼的故事,他说他们年轻时什么手艺都不会,这样在陶瓷厂工作就挣不了多少钱,为了生计他们白天在陶瓷厂打小工,晚上就偷偷练习陶瓷制作。不知道过了多久这样起早贪黑的日子,他们的技艺逐渐精湛,成为厂子里的核心技术人员。然而在陶瓷厂的收益逐渐下滑后,他们有人就跑到别的陶瓷厂做专家,有人就转型做起了生意,如开饭馆、卖百货等,这些生意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大叔回忆起拼搏的岁月,总结出一个“吃苦耐劳”。我看着大叔幸福的笑容我不禁感到一阵感动,以前在书上总是能看到好多类似的故事,但亲耳听到活生生的人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总是给更具震撼。一下子“吃苦耐劳”就变得具象化起来,这也真是我应该学习和培养的精神。就如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我们总是能从真迹中体验到与复制品不一样的感觉,因为真迹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带着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出现到人的面前,正是这种艺术品自带的时空的属性造就了艺术的美。艺术作品如此,在田野中遇到的每个人也是如此,我与他们互动,与他们交谈,遇到的并不是这一时刻中的他们,而是他们每个人的全部人生。正是如此,我才觉得亲耳从不同人口中听到的故事才更能打动人,这种感觉是我在读书时所不曾感受到的。这或许是田野调查最具意义的地方所在。


四、作为实习助理

从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开始,我就与其他两位师姐一起承担学生助理的职责。虽说在本科阶段有过学生干部的经历,以及有过实地经验,但是我还是担心自己在具体的工作中出错。最开始分工时,我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主动承担财政助理,一开始我想着自己只要认真细心就能扮演好这一角色,可真正当各种各样的事扑面而来时却是另一种情形。

2024/07/13

为田野准备的物品

拍摄者:吴海燕

在出发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文化衫、队旗、保险、实习手册、药品、笔记本、汽车票、动车票等等。首先我的性格就是一大麻烦,我感觉我比较内敛一点,不是很喜欢去和陌生人交流,这就导致我在跟不熟悉的人聊天或者交流时总会思考自己说的话是否得体,亦或者是否打扰了别人,因为我自认为有点讨厌别人缠着问问题,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久而久之也就讨厌去打扰别人。然而在前期订汽车票时要向女老板打电话,我想来想去找不到别人来做这个事,于是就硬着头皮给她打电话。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这让我想起布迪厄说过实践是紧迫的、复杂的,我们无法预见自己能做什么,只有当投入到具体的事件中时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确实是如此,在此之前我也没有做财务助理的经验,所以也就不要太过分谨慎和紧张。从这之后我也再试着改变自己,去多锻炼。于是紧接着我就跟旅店的老板联系房间,去提醒各位同学老师准时在哪里会合,为团队每个人发放物资等等。总之在出发前我在尝试改变自己的习惯,事实证明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到了西坡镇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我发现每天不仅要记录一路上的花销,而且作为学生助理,一方面要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和一些当地人处好关系。就比如旅店老板,他算起来还是我老乡,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离开,每天总是能和旅店老板聊上几句,期间也访谈过他。

在每天早上组织同学们时,自己首先得做到不能睡懒觉,每晚开分享会总是会开到恨晚,但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有新的安排。有好几次我去哐哐哐敲别人房门提醒他们起床。我还惊奇于自己竟然有如此多的精力,能够天天晚睡早起,直到某天晚上在分享会上我睡着了,把手里的手机扔到地上才把我惊醒。唉哪有什么用不完的精力,只不过是在强撑着罢了。

做学生助理确实有好多工作,每天要考虑的事很多。但是我也从中收获很多,首先是紧跟着老师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如当地有名的亮池寺以及在两当县档案馆见到陶瓷厂、煤矿厂的历史资料,宝成铁路在两当县的概况图等等,其次也挑战了自己,学会在面对压力时如何调节情绪、安排时间,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也是有意义的,同时,我也对自己过去待人的态度有了一些转变,若是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承担学生助理的职责,为老师分担压力的同时也尽可能帮助在实地中的同学们。

2024/07/20

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西坡村亮池寺

拍摄者:黄文健


五、总结与反思

我从这次西坡之行之中收获颇丰,从做学问的角度来说我能够亲身跟着各位老师学习如何进入实地并且收集到有用的资料,这些是课本上不曾提到过的,而且在与老师们和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中也凝练出了可以进行研究的议题,对我而言是受益匪浅。此外在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中体会到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尽管当地失去了工业的支持,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坚韧和智慧总是能够帮助他们继续生活下去。此外我也看到了国家政策在基层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感要在完成学业之外,更要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就如当下正在进行的对驻村帮扶制度的反思研究一样,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07/20

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西坡村

拍摄者:黄文健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


文字 | 黄文健

排版 | 朱婷婷

编辑 | 孙玲丽

审核 | 李晓阳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院创建于1975年,已有四十余年历史。现有中国哲学、社会学等二级学科专业方向7个,挂靠有宗教文化研究等六个研究中心,主办《科学·经济·社会》杂志。 此平台面向广大师生,提供学院资讯及招考信息,分享院系历史和校友动态,展现哲社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