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城市学院Lou Marinoff教授做客“海外名师大讲堂”第26期
11月10日下午,应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哲学社会学院邀请,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哲学系教授Lou Marinoff做客“海外名师大讲堂”第26期暨“当代哲学前沿课题”系列讲座之六,于榆中校区天山堂作题为“概率的三个悖论及其解决建议(Three Paradoxes on Probability and Proposed Resolutions)”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吴雪梅博士主持,邱德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丁晓军副教授参与评议,诸多师生热情参与。
讲座开始前,吴雪梅围绕Marinoff的报告主题,介绍了双信封问题、睡美人问题与贝特朗随机弦问题的基本内容。
Marinoff首先以美国电视的一个著名问题——Monty Hall游戏为引,对游戏中选手的决策进行概率分析,提出生活中重要的是知道在概率计算中信息如何对我们产生影响——主持人提供信息的目的会改变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因为著名的无差别原则(The principle of indifference)会导向许多结果甚至谬误。由此,Marinoff解释道,双信封悖论(The Two Envelopes Problem)在于检查信封内容为何会影响交换的预期效用,实际上这是因为检查后变成了不同的游戏,两种可能的初始条件不是等概率的。检查信封内容的前后是两个不同的思考逻辑,这两个逻辑上可能的“世界”在概率上是不相交的。没有理由认为它们是等概率的。一旦人们检查另一个信封的内容,它们在逻辑上可能的“叠加”就会崩溃。
接着,针对睡美人悖论(The Sleeping Beauty Problem),Marinof介绍了Elga Adam与Lewis David的争论,并通过迭代实验、因果关系分析和思想实验等方法反驳了Elga的观点,指出其存在逻辑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得出结论:由于实验中条件的相互影响,概率计算的结果应区别开来。
在贝特朗随机弦悖论(Bertrand’s Random Chord Paradox)中,考虑一个圆的内接正三角形,若随机选择该圆上的一条弦,求该弦的长度比正三角形的边长更长的概率。Marinoff指出在无限集情况下,“随机”这一概念很难严格界定,这最终会导致复杂的问题出现且在目前得不到解决。
最后,在师生问答环节,Marinoff回应邱德钧提出的“随机性是否一定预先假设可交换性?”等问题,指出由于每个人的内在知识结构的差异,会对我们认识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逻辑,所以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需要更强大的规定性,该规定性或者源于自然的随机性或者源于认知的不确定性。
本次讲座指向了概率论中随机性本质的更深层次问题,向大家展示了对于随机性理解中的分歧、循环性问题的新思路,Lou Marinoff精彩生动的报告更是为此次交流添加了独特的魅力,给同学们带来一次具有独特趣味的思想之旅。
图片 | 马欣怡
文字 | 陈卓琳
排版 | 陈卓琳
编辑 | 满吉苑
审核 | 李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