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13:00—18:30,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人类学回应”论坛在兰州大学学生活动中心802教室举办。本论坛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医学人类学专委会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主办。论坛分成三组,第一组主题为民族医药与健康行为,第二组主题为健康与社会支持,第三组则为医学实践与社会康复。每组专题皆设有两位评议人,按评议顺序依次为:孙薇薇、毛雪彦、刘宏涛、巨浪、涂炯、苏春艳。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山大学余成普教授主持。余成普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表示了对与会老师同学的欢迎,感谢为分论坛的召开做出工作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并预祝分论坛圆满成功。
第一单元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段忠玉老师分享的题目是《三江并流区域民族医药文化交融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迪庆州的实地调查》。段老师首先介绍迪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为滇西北地区与周边文化区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特别是促进了附近地区不同少数民族的医药文化交流。之后她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三江并流区域民族医药文化交融实践的情况:汉文化及中医药与迪庆地区民族医药的交融、西医在迪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藏医药与周边民族医药兼容共存、迪庆各民族共药情况、迪庆地区居民就医的多元选择。经历前四个方面的医药文化交融,迪庆地区的居民就医选择有三类:现代医疗、中医医疗以及民族民间医疗。此外,研究还指出民族医药的文化自觉和对其他民族医药的文化涵化,是推动民族医药文化交融的主要原因。该地区的民族医药文化交融现象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一个共生单位,可以推进各民族融合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的区缵老师分享与南开大学赵毓馨同学合作的研究,题为《医道安心——北京瑶医医院的疗效生成》。针对民族医药融通背景及已有研究对“民族医药的城市困境”“传承医学的实践”“民族医院的疗效”三方面的讨论,区老师关注到北京瑶医医院的疗效及立足问题。通过一年的参与观察及访谈,他观察到瑶医的医药实践分为三个方面:术疗与药疗相结合、特色的诊疗方式和康养结合的行动策略。其中,瑶医的起源和发展,一是通过家族传承的效果和组织效率来实现;二是利用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交融,来推动和实现瑶医医院的发展;三是运用义诊实现义利转换促进瑶医民营医院疗效的推广。而在具体的医药实践过程中,瑶医医务人员把“观念的道”和“行动的道”结合,实现从理念到行动“安心”,做到以文化心,以心化病。
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候选人卢一杭分享和富晓星教授合作的研究《以“健康”之名:都市青年女性代糖消费研究》。基于代糖成为我国食品消费的热潮,且消费主体大多为都市青年女性的背景,该研究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对18名代糖消费的一线城市青年女性者展开分析,探究都市青年女性选择代糖食品的社会文化原因。研究发现,反糖的医学话语是消费者的认识基础,控糖的政策倡导奠定了消费者的信任基石,通过代糖形塑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的身体则是消费者选择的直接动因,以及健康审美与自我认同。其中,健康审美与自我认同的分析一方面反映出审美标准对“健康”概念的嵌入,也说明医学与审美在健康标准上的错配。另一方面,健康主义与审美标准共同影响了青年女性自我认同的构建,代糖成为一种符号性选择。最后研究揭示社会文化对青年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消费社会中的身体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青海民族大学的博士候选人李洋分享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沉香消费民族志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的研究。基于疫情宅家时对沉香直播的兴趣,李洋从而进行的一个网络民族志研究。该研究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医学人类学视角下沉香爱好者群体在抖音平台上的互动与交流。研究发现,抖音直播平台的沉香销售商主要通过医学和保健效用的宣传进行售卖;而香农商家的经营叙事、直播间的互动与交流、网络购物风险的反馈和抖音沉香消费者的身份认同自我建构,四个方面形成独特的沉香的社群文化和消费趋势。
郑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刘若晨同学分享的研究题目为《体验悲哀:生命历程视角下临终病人家属死亡观的建立与传播——关于一个丧亲家庭的个案研究》。该研究缘起于作者认为死亡被视作一种讳莫如深的话题避免讨论,在大众媒体传播的死亡观和个体的感受也是缺乏的。因此,刘若晨同学基于自身作为丧亲家庭成员的经历,以及对另外两位遗属的交叉访谈,借助生命历程框架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死亡首先是一个漫长的悲哀体验;其次在宣告死亡的过程中,葬礼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播,它实现了逝者从生物学死亡到社会学死亡;最后是逝者家属的死亡观重构,也是对社会传播的死亡观的一种解构。最后研究还发现,丧亲者还需经历丧亲后的生活复原与心态重塑,对处于各个不同生命历程的成员来说,面对丧失与悲痛他们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如何去合理化的对待死亡,并且将濒死者临终关怀与丧心者哀伤疗愈纳入健康传播的语境当中去考虑,其实是整个社会需要重视的话题。
本单元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的孙薇薇老师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毛雪彦两位老师进行评议,在表达了对文章的赞赏外,两位老师还分别对文章提出了不同建议。对于刘若晨的研究,孙老师提出的建议有:可以通过书写文献综述进一步厘清本文确切的研究问题和生命历程理论的要义。对于李洋的研究,提出要梳理相关的历史文献,区分传统销售与技术化销售的区别,同时孙老师建议陈述谨慎进行价值判断。对于卢一杭的研究,孙老师建议可以有进一步的进行理论创新。毛雪彦老师对前三篇文章展开了细致的评议。对于卢一杭博士的研究,毛老师提了“吃代糖背后的社会和文化的机制是什么?”和“到底是谁在控制青年女性的身体?”两个问题。对于区老师的研究,毛老师提问与具有天然市场机遇的藏医相比,瑶医和藏医之间的这种属性的差别是什么?对于段老师的研究,毛老师提出思考:三江并流区域民族医药交融的这种局面是一个现代性的后果,还是一个历史进程的终止?
第二单元“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研讨由西北师范大学的赵茜老师主持。在这一单元,研究者们通过对四篇文章的分享与讨论,探讨了在疾病与健康的宏大议题下,从微观的患者到宏观的中医药,各实践主体在医疗实践中的社会支持问题,并展示出人类学在其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苏春艳老师带来与杨娇、陈爱茹共同执笔的文章,题为《“德性自证”:白血病家庭的网络众筹经历研究》。研究指出,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众筹平台多元发展的当下,这种新兴的互联网应用,不仅给大病重病家庭带来新的资金募集和苦难讲述渠道,而且也增加了一种探讨自我和社会联系的道德实践可能。研究通过对河北某地因异地就医而集中居住的白血病家庭及他们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病痛和筹款行为以及日常生活实践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白血病家庭的成年照护者在家人罹患重大疾病后,逐渐通过众筹实践中重新表述并实践了一种新型的自我和社会的伦理关系。而研究者们将冯契老的哲学思想与众筹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德性自证理论”——即探讨病友及家属在面临重大疾病灾难后如何接受和生成新的生活伦理并将病人生命第一的理念贯彻入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逻辑。研究为认识白血病家庭在经历筹款实践后生发出的新的自我与社会间的伦理关系与认知提供了独特视角。
新疆医科大学的赵璇老师介绍名为《首次住院患者与疾病复发住院患者所需社会支持的对比分析——基于新疆地区包虫病的医院民族志研究》的研究。赵璇介绍包虫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多发于畜牧业发达地区。研究者在新疆某包虫病定点治疗医院对112名患者进行了 10个月的田野调查,发现该病者均同视住院患者所需的社会支持一般分为四种:即经济正义支持、信息支持、自尊支持和陪伴支持。而首次住院患者与疾病复发住院患者所需社会支持的排列顺序有差异——首次住院患者往往将信息支持放在首位,把自尊支持放在末位;疾病复发住院患者将陪伴支持看得最重,反而把信息支持排在最后。最后研究者表示,依据疾病的病理特征对患者需求进行分类和对比研究有助于研究者走进患者群体之中, 不同的支持需求分析更有助于解读不同患病个体间的差异,归纳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患者需求之底层逻辑,这也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增添新的研究理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尹才强做了题为《地方政府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实践与经验——以云南的跨境医疗卫生合作为例》的陈述。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研究云南省对缅甸、老挝及越南开展的一系列跨境医疗合作实践,如进行医疗卫生援助、开展传统医药合作、实施医疗联防联控等,推动实现医疗互联互通,构建周边卫生健康共同体。同时云南省通过实施澜沧江-湄公河区域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进行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举办中国云南-南亚东南亚国家医院院长论坛、发展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等一系列多边医疗卫生合作,积极打造“湄澜卫生健康共同体”。研究表明,云南省的跨境医疗卫生合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边疆社会参与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经验。研究将人类学放置到跨境医疗议题之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了人类学的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李秀英老师与她的学生王权烽分享的研究题目是《近代百年中医地位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研究从历史人类学角度来看中医地位变迁要注重历史性过程,强调对历史时期文化社会结构的解读。研究指出,百年以来,中医从主流地位到日渐式微,步入举步维艰、命运多舛的境地,再到成为文化自信的象征符号,这与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迁息息相关。中西医学的碰撞与冲突的过程,反映了各种社会张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国社会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进行了一个重要文化的历时性分析,叙述清晰,内容详实,对不同历史进程阶段下的中医发展境况变迁所反映出的社会结构变化展开了细致讨论,是人类学对历史资料重新解读的鲜活范例。
本单元邀请了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巨浪老师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刘宏涛老师进行评议,并与各位研究发言人展开了热烈探讨。巨浪老师针对前两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评议,在表达对文章优点的赞赏之外,分别向苏春艳老师与赵璇老师提出了病友社区文化和病人之间的社会支持问题。刘宏涛老师对后两篇研究展开了全面的评价,在称赞其独特关注视野后,分别对尹才强的文章提出了关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含义进一步了解的需求,以及对李秀英老师和王权烽研究中探讨的究竟为“中医和政治历史的关系”还是“中医与知识系统的关系”提出了问题辨析的需求。各位发言人都结合自身研究进行了问题回应,双方深入探讨了各项研究,会场气氛热烈。
第三单元“医学实践与社会康复”的研讨中,研究者们通过多篇研究,探讨了医学实践、医学化过程以及社会康复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见解,包括医学化过程的双面性、地方文化对医学实践的影响、个体康复过程中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学视角在灾后康复中的应用。
中央民族大学韩俊红老师分享他与刘心语合作的研究,题为《生命历程的医学化:一个抑郁症个案研究》。研究探讨了医学人类学视角下,一个80岁女性抑郁症患者的生命历程及其社会医学化后果。该个案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前后重大历史事件,其生命历程具有特殊性,为社会医学化后果的讨论提供了独特视角。研究依托生命历程研究范式,尝试将北美生命历程研究的五个原则,包括终生发展、个体能动性、时间与空间、生命的时机,生命相互依存原则应用于个案研究。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共同绘制了当事人生命历程的轨迹线,揭示了其生命中的关键节点和转折点。除了医学标签外,研究还发现秀云的生活经历和抑郁症之间存在复杂的社会因果关系。韩俊红老师强调,医学人类学研究应承担起为研究对象发声的责任,扩展个案研究的意义,争取将其泛化。
兰州财经大学韩敬梓副教授分享题目为《中国西北地区自愿戒毒机构的成瘾治疗实践》,她首先介绍了其研究背景,包括对戒毒者社会融入问题的长期关注,以及其英文论文在国际禁毒论坛获奖并被翻译成中文的过程。韩老师详细探讨了自愿戒毒机构的法律政策背景、社会作用、面临的挑战,以及治疗依从性低和复发率高的问题。她分享了在西安某医院的田野调查,分析了该机构的成瘾治疗实践,如整体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她还讨论了家庭治疗模式的创新,以及如何通过家庭治疗帮助患者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提高戒毒成功率。研究最后指出要提升治疗效果的策略,例如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服务可行性、整合资源等。
西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瑞书在会议上分享与其研究生导师巨浪合作的研究《青年癌症生存者回归社会适应问题——基于兰州市X医院血液科的8个访谈案例》,探讨了癌症生存者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研究发现,尽管治疗效果良好,癌症生存者在生活工作稳定性、经济状况、家庭责任以及社会融入等方面面临显著困难;癌症生存者普遍经历了治疗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过程,他们在求职、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自我价值认同方面遭遇挑战。研究指出,青年癌症生存者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以实现其社会适应和自我价值。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张庆宁副教授分享了题为《积石山地震伤员及社区残障人士灾后社会康复实践的人类学研究》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人类学在灾后社区康复实践中的应用和反思。研究以积石山地震灾后社区康复实践项目为例,回顾了去年12月18日地震发生后,积石山县及其社区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人类学研究者如何结合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为地震伤员及其家庭提供医疗康复和情绪支持。张庆宁老师提到,社区康复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视角以及社区自身力量在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性。人类学在理解社区需求、促进跨文化服务理解和社区残障人士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郭倩倩同学分享《白血病康复者心理社会康复过程中的行动体验与反思:生命重塑的路径探析》,研究强调心理挑战如焦虑、抑郁和恐惧对白血病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结果的影响,以及社会挑战对患者社交和职业状态的长期影响。此外,研究探讨白血病患者如何通过个体应对机制和外部支持系统来克服这些挑战,包括心理认知调整、自我激励、家庭和社会支持等。研究结果表明,患者们通过内在心理调适和外在互动,积极参与社交康复活动,激发自我效能感,设立康复目标,以维护康复动力。同时他们也进行自我反思,重建社交关系和生存意义,达到个体生命观念和社会角色的重塑,形成更加具有韧性和复原力的作用。
中山大学涂炯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苏春艳对第三单元五篇文章进行评议,他们强调在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应将个案研究提升至一般性分析,关注特定群体的生命历程和疾病体验,以及如何将医学化与生命历程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研究。两位老师提出在质性研究中应注重资料的充足性和饱和性,确保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论坛最后由余成普老师发起总结讨论,说明了医学人类学与民族学如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他强调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民族医药研究不应仅限于单一民族,而应关注各民族医疗间的文化交融。同时余成普老师还提出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通过理论问题的提出来促进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之后各位老师又交流了医学人类学在连接不同文化中的桥梁作用,医学人类学理论与应用之间的相互补益关系等问题。
至此“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人类学回应”分论坛圆满落幕。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医药、健康行为、医学实践与社会康复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与会者们通过分享研究成果,推动了对人类卫生健康议题的多学科研究和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
排版 | 孙依梵
编辑 | 温 凯
审核 | 李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