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宁静致远”,是每一个兰大哲社人所应秉持之为学做事理念。在学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将之高度贯穿于专业课程体系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予以了强化与提升,其中,2023年“走进社会·行者无疆”实习实践计划的启动与实施就是集中体现。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哲社师生既在不同的地点上领略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感知时代变迁和洞察社会现实。2023年该计划的第1站走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甘肃玉门老市区,积极调查和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议题;作为该计划第2站,本年度哲社师生则走进了深处秦岭山地的两当西坡镇,积极探讨转型时期山地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在本年度实习实践结束后,参与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撰写了自己的实践感想和课题研究。通过学院公众号平台,我们将陆续发布参与该计划的同学的此次实习实践感想,以在促进更广泛交流的意义上让我们一起照见每一位同学在行走中的成长。
山水间悟——
西坡镇的行旅与探微
何腾
2023级哲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季节里,我们一行人,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踏上了前往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的征途,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此次为期十天的实习实践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应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飞跃。西坡镇,这个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小镇,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色产业、饮食文化和昔日陶瓷厂、煤矿等工业企业的辉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深入田野的绝佳舞台。
2024/07/16
在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
林麝养殖场调研
拍摄者:养殖场负责人
七月十五日凌晨,当清辉轻吻黎明之时,六点半的幽光悄然唤醒了我的梦边,闹钟轻吟着晨曦的序曲,我提着行李乘坐地铁,从焦家湾站到兰州西站北广场,在八点零七分赶到了进站检票口,高铁是八点十三分的,虽然我每次都这么赶,但很庆幸的是每次都赶上了,希望下次可以提前一些。从兰州西站出发,途经定西北站、秦安站,穿了好多隧道,到达天水南站,下了高铁,映入眼帘的便是天水麻辣烫,随后我们转乘大巴从天水南站到达两当县城,傍晚时继续乘坐大巴从两当县城到达目的地西坡镇,一路上让我感到极为新鲜且震撼的便是所谓的“山地社会”,此次的车程经历让我对“山地社会”的理解具象化且深刻:
2024/07/15
从两当县城前往西坡镇的途中
拍摄者:何腾
自天水南站启程,车轮轻吻着蜿蜒的公路,缓缓驶入秦岭的怀抱,一段穿越千年的自然之旅悄然拉开序幕。这不仅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心灵的触碰,每一处风景都如同精心雕琢的画卷,让我们在颠簸与攀爬中,邂逅了大地最质朴也最绚烂的诗篇。秦岭,这位沉睡的巨人,用它那巍峨的身躯,织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山川锦缎。山峦起伏,宛如巨龙腾空,蜿蜒盘旋,每一座山峰都是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它们或挺拔如剑,直指苍穹;或温婉如玉,轻抚云雾。沟壑纵横,如同大地的伤痕,却也是它独特的魅力所在,记录着岁月流转的痕迹,诉说着千古不变的故事。沿途,云雾,这位轻盈的舞者,在山峰间翩翩起舞,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为这静谧的山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峰在云雾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如同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引人无限遐想。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如同点点繁星落入凡间,为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浪漫。林木葱郁,绿意盎然,它们是大地的守护者,也是这片山川的灵魂。树木挺拔而坚韧,枝叶交织成一片片翠绿的海洋,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林间,鸟鸣声声,清脆悦耳,它们或高亢或低回,仿佛在为这趟旅程谱写着最动人的旋律。沿途,嘉陵江时而宽阔平缓,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温柔地拥抱着每一寸土地;时而狭窄湍急,又似一位勇敢的战士,冲破重重阻碍,勇往直前。她的水流声,时而轻柔细腻,如同低语呢喃,讲述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时而激昂澎湃,如同高歌猛进,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不屈。
2024/07/17
前往两当兵变纪念馆
途中的嘉陵江
拍摄者:何腾
这一路,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每一帧都是那么地美丽动人。山峦、云雾、林木、溪流、江河……它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美好的故事。而我们,只是这故事中的匆匆过客,却也被这份美丽深深打动,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晚上到宾馆后,我们开了分享会,大家各自分享了这一路的感受与发现,谈到了山地社会、当地的交通、旅游业、班车以及司机等话题,大家都在好奇且敏锐地发现一些问题,王书记、台老师、魏老师、唐虹老师也给我们一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由老师带领我们,十五日那天到两当县城后,政府接待了我们并开了座谈会,当地领导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两当县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后带我们参观了两当县博物馆,了解两当的历史与变迁。两当文化深厚:有以“两当兵变”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也有八仙之一“张果老”等传说文化,还有“两当号子”等民俗文化;是唐代诤臣吴郁故里,著名诗人杜甫、陆游均留有不朽诗篇;是作家杜鹏程《夜走灵官峡》的创作地,电影《白莲花》的拍摄地;书圣王羲之家谱在此珍藏,西汉县城及明清古建一条街在此留有遗存。
两当资源丰富:有金、银、煤炭、陶土、大理石等10多种矿产资源;两当兵变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当兵变红色文化园区获得国家4A级景区命名。两当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76.37%和87.37%,均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境内有两当兵变红色文化景区和云屏三峡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灵官峡白皮松和张家黑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特色产业以核桃、食用菌、中药材、烤烟、养殖、珍稀苗木繁育为主,有“狼牙蜜乡”之称。
十六日早晨九点半我们在西坡镇人民政府召开了座谈会,余书记娓娓道来了西坡镇的工作情况,后派人带我们去了陶瓷工厂,了解了西坡陶瓷厂的变迁,昔日的陶瓷厂工业企业是西坡镇闪亮的名片,如繁星般点缀在这片区域里,给当地经济带来强劲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昔日活力四射的两当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厂逐渐凸显出产能落后、效益低下、污染环境的现状,久而久之员工下岗、公司倒闭,经过多年风吹雨打,老工业基地杂草重生、墙壁斑驳、一片萧瑟之景。随后去了林麝养殖厂,了解到林麝的生活习性、作用价值,以及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进行养殖等;下午又去了琵琶崖、东昇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当县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西坡镇金源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看到了当地合作社的发展,核桃奶、枣夹核桃、绿源乌鸡蛋、炒面皮、马蜂蛹、红臊子、洋芋夹夹、核桃花、野猪肉、张果老蜂蜜酒等当地特色产业和饮食文化的协调对应发展及其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2024/07/16
两当县
合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拍摄者:何腾
十七日我们乘坐大巴去了两当兵变纪念馆,步入纪念馆的那一刻,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以及生动的展览布置,将我带回了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两当兵变,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探索革命道路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纪念馆中,我仔细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每一段历史都显得那么鲜活而有力。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让我深受感动,他们面对艰难险阻,从未退缩,始终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习仲勋同志“英雄一世,坎坷一世”的生平经历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2024/07/17
参观两当兵变纪念馆后的合影
拍摄者:馆内工作人员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它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汗水。同时,我也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深知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此外,我还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革命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探索、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它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超越自我。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来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后又去了香泉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会在物的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生产和所蕴含的观念价值。
十九日早上我们赶了集市,台老师前一天晚上说集市六点就开始了,让我们早点起来去看,我是快七点起床的,起床后吃了早饭去赶集,看到台老师在和集市上的人聊,据说老师是五点多起的,写到这儿了,那我不得不说,在这10天的时间里,我非常佩服台老师,他给我的感觉是精力持续充沛,以身作则,不愧是做田野调查的老师,这一天深入和集市上以及镇上的爷爷奶奶聊天,后来我也逐渐对自己要写的东西有了方向。
后面几天,我们通过自己深入田野,对自己的课题进行调研、观察与访谈,实践期间,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调研活动。我访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主要针对老年人数字化这一块去访。对于访谈,从刚开始的没话找话、尴尬至极到后来的有一点进步,进到家户的家里会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从日常生活开始聊起,他们都很热情,会给我们倒水、切西瓜,邀请吃饭等,然后也会和我们聊一些比较私人一点的问题,在聊的时候我也会用手机的备忘录以及笔记本等进行记录,都是从老师那儿学到的。
2024/07/21
在访谈过程中和商店老板的合影
拍摄者:饭馆小哥
在本次田野调查中,我总共访谈了15位老年人,他们均居住在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是该地区老年人群体中的代表。在性别分布上,女性老年人占比较高,这可能与女性更注重社交和娱乐活动有关。年龄跨度从60岁至75岁不等,涵盖了老年人群体的主要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虽然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事物仍保持了一定的好奇心和接受度。他们愿意尝试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设备,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和娱乐。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对于数字化生活的态度较为积极。他们普遍认为,数字化生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便利。通过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同时,数字化生活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短视频教程等途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短视频平台偏好
在短视频平台的选择上,抖音和快手成为了老年人的首选,这两个平台以其丰富的内容、易用的界面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吸引了大量老年人的关注和使用。抖音以其独特的算法推荐机制,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为其推送个性化的短视频内容;而快手则注重社区氛围的营造,鼓励用户创作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两个平台的不同特点,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老年人在抖音和快手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社交圈子,他们通过观看短视频,了解国内外时事、学习新知识、欣赏美景美食等。同时,老年人也积极参与短视频的创作和分享,用镜头记录自己的生活,与亲朋好友分享快乐,这种互动和分享,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他们与社会的联系。
在访谈中,我发现老年人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例如,他们可能不熟悉平台的操作方式,不知道如何搜索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由于视力、听力等身体原因,难以长时间观看和理解短视频。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短视频平台应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提供更加简洁易用的界面和辅助功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便利。
观看内容分析
老年人的观看内容广泛而多样,主要包括广场舞、短剧、新闻、健康养生、亲戚朋友等多个领域,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满足了他们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广场舞作为老年人喜爱的健身活动,成为了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大热门内容,老年人通过观看广场舞视频,学习新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同时,广场舞视频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风采的舞台,让他们在阳光下尽情舞动,享受生活的美好。
除了广场舞外,老年人还通过观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他们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和评论,这种关注不仅让老年人保持了与社会的联系,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健康养生内容是老年人观看的另一大重点,他们通过观看健康讲座、养生教程等视频,学习保健知识、了解养生方法,这些视频为老年人提供了科学的健康指导和生活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此外,老年人还通过观看亲戚朋友分享的生活点滴,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他们通过视频了解亲朋好友的近况和动态,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种互动和分享不仅增强了老年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字化生活的温馨和关怀。
使用时长与频率
在使用时长方面,老年人群体的使用时间从1年到7年不等,这显示出他们对短视频内容的持续关注和喜爱。在使用过程中,老年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偏好。有的老年人每天都会使用短视频平台,享受其中的乐趣和便利;而有的则相对较少,但也会定期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老年人的使用频率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他们通常会在空闲时间、休息时间或心情愉悦时观看短视频,例如,在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午饭后等时间段,老年人会打开短视频平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使用习惯反映了老年人对数字化生活的积极态度和适应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老年人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存在一定的时间管理问题。由于短视频内容的吸引力和易上瘾性,一些老年人可能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观看短视频上,导致其他重要事务被忽视或延误。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老年人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平衡好数字化生活和其他生活方面的关系。
本次田野调查深入了解了陇南市两当县西坡镇老年人在数字化生活中的短视频使用情况。通过基本信息统计、短视频平台偏好、观看内容分析以及使用时长与频率的考察,我们得以窥见老年人在数字化浪潮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们积极拥抱数字化生活,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和娱乐;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优化数字化环境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有趣的数字化生活体验。
在完成了十天的田野调查之后,我对于“做田野”这一研究方法的感悟愈发深刻,它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触动与成长的磨砺。做田野是比较累的,每天睡觉很少,要迟睡早起,白天要忙忙碌碌,去观察与发现问题,要做访谈,要及时记录,要写田野笔记,晚上我们开分享会,基本每天快到一点。田野调查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只有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转化为对社会现象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这种“接地气”的学习方式,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框架。田野调查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联系和沟通。在调查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受访者,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各不相同。通过耐心倾听和真诚交流,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跨越这些差异,建立起信任和共鸣,这种沟通能力的提升,不仅对我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善于与人相处和合作。田野调查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和不可逆性。在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这种变化既带来了机遇和希望,也伴随着挑战和困惑。我意识到,作为研究者和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去关注这些变化、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努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07/24
在返程前一天晚上
讨论结束后的合影
拍摄者:唐虹
十天的田野调查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孤独、困惑、疲惫甚至挫败,但我也收获了喜悦、满足和成就感。我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和乐观,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并继续前进。这种精神上的成长和磨砺,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和动力源泉,我相信这段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术道路和人生轨迹产生深远的影响。
“走近社会·行者无疆”——感谢学院和老师提供的机会,带我们进入山地社会,来到很不“甘肃”的陇南市,不论是气候、地形、水文等都和大家印象中的甘肃很不一样,感受两当县西坡镇的风土人情,感受放养鸡、核桃、花椒、养蜂等当地的特色产业,从工业向农业转型的原因和措施,以及做访谈,学会怎样与陌生人去交流并获取信息,写田野笔记,体验田野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这是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独特体验,收获颇丰。
知行合一|宁静致远
文字 | 何 腾
排版 | 王健权
编辑 | 孙玲丽
审核 | 李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