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爱:爱情哲学的基本问题之思
11月8日,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林光华副教授在榆中校区作题为“向死而爱:爱情哲学的基本问题之思”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仲辉副教授主持,来自不同学院的百余名学生前来聆听。
林光华首先从爱情的根源开启话题,娓娓道来爱情哲学的基本理论。在弗洛依德看来,爱情的根源在于我们人类所固有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既是一种保存生命的力量,也是一种创造性力量,生本能在人类的繁衍行为中体现得最为全面、直观。我们往往穷其一生追求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从生育的结果看,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自我生命的延续,更能看到继之而来的其他生命的被创造。叔本华也认为爱的全部动力在于人无法逃脱切实渴望生存与永续生命的求生意志,因此为了“生”不得不爱。与生本能相对应,人同时也有一种回到无生命状态的冲动,弗洛姆将其概括为诸如恋死倾向与恶性自恋的退化综合症。而爱本身作为创造性力量,并不全然以生本能的面貌出现,爱的力量愈强烈,生本能与死本能这一对原始矛盾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就斗争得愈焦灼。当人未能达到生之目的,死的根源显现出来,于是生命便将爱的根源形式呈现为“向死而生”。
既然爱情的根源是矛盾斗争,那么爱在现实中也必然面临着难以调和的困境。柏拉图《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所讲的神话故事深入浅出地描述出人的合一性:人在上古时期是完整个体,直到被天神宙斯切开为两半,致使其一生都带着强烈的合一性去寻找缺失的另一半,他告诉我们爱情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缺失的自己还原为完整的自我。随后,林光华又借助心理学家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研究揭示出合一性在两性心理上的现实表现。荣格认为男性内心深处有对女性气质的情感需求,女性深处有对男性气质的被吸引力,男女两性在心理上互为补充。
而另一面,“合一”却总是无常,爱的无常性折射出爱本身的脆弱。观察世人的爱情,便可以看到爱情中安全感的需要总是来源于对恋爱关系中的自我价值进行反复确认,与此相应,爱的痛苦也便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与被忽视。社会价值以表演型方式通过社会关系得以确立,对自己同他人的互动产生严重依赖,恋爱关系则以确证和考验得以稳固,让自我价值支配他人。爱情始于自我对“他者”的需求,最后却结束于自我对“他者”的支配,自我成为了爱情的最高目的,因此,爱情的无常性并不是指爱情动力的时有时无,而是爱情对象可以伴随着自我的需求流变不居。哲学家韩炳哲曾指出:“钱让一切变得没什么不同,它消除了所有本质上的差别,因此消除了一切对所谓他者的想象,所有人都是同质的存在,而非异质的”。金钱横行的社会对爱情信念的瓦解更是推波助澜。总而言之,爱的合一性与无常性互为表里,指向相较于自我的“他者”的消失。
但爱情的困境并不代表着爱不可能,我们无法得到爱情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爱的本质。林光华强调,爱的本质首先是体验。爱是一种关于“他者”的真理建构,当一个人从“二”而不是从“一”(即自我)的视角出发体验世界时,爱便可能。关于爱,我们需要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去体验一种不同世界,逐渐生出放下自我中心价值的勇气。在爱的体验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达到超越:对死的超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通过繁衍活动得以在新的生命中保存永恒的“过去”,奥古斯丁认为当人类将自己的生命无私地交给神的那一刻,他便脱离了俗世的死亡而进入了更高的存在之境,席勒认为爱情不应受到道德的限制,爱情有自己鲜活的生命力量凌驾于道德之上,超脱于以问题与利益为中心的世俗生活。
林光华最后总结道,爱是生命面对死亡的重要方式,死亡要求一种我们走出普通生活状态的“激情”。爱,便能使我们的身体乃至灵魂都涌现出“激情”。如果说肉体的激情体现为欲望,那灵魂的激情便呈现为全然真实无妄的诚实状态,如果说肉体的激情表现为身体的缠绵,那灵魂的激情便表现为超出肉体限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交响乐。爱不是一种推理,爱是肉身与灵魂的共鸣。
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持续了一个小时,各种精彩的提问让林光华连连赞叹兰大同学的纯真和优秀,林光华讲座结束回去的路上说,这场讲座是她所做80场讲座中体验最好的一次, “无以复加!”
知行合一 | 宁静致远
文字 | 卞崇宇
图片 | 李彧贤
排版 | 陈卓琳
编辑 | 满吉苑
审核 | 李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