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我收到母亲发来的信息:“我买了两本书来读,可有些字不认识,咋办?”得知她买书看,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年过半百的母亲没有固定工作,更没有稳定的收入,在离家几千里远的地方做零工养活自己,勉强维持家庭开销。可她竟然不顾谋生之累、奔波劳碌之苦,看起了书。更何况,她年过五旬,只上过初中。那她为何要看书,看的是什么书呢?
我点开她发来的图片,映入眼帘的是两本包装精美、古色古香的书,一本是《唐诗三百首》,另一本是《宋词》,都是我从小诵读的名篇。既然是好书,我不仅支持她看,还要鼓励她多看。我回复:“好雅兴啊。”随即,在网上书店下单了《新华字典》,解决她个别字不认识的问题,帮助她扫清阅读障碍。
母亲一生经历坎坷。小时候成绩出类拔萃,老师曾赞她:“我教书二十来年,第一次见到学习这么好、悟性这么高的学生。”可惜家里穷,她又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不得已,母亲只能被迫辍学,跟着同乡的婶婶去广东打工。
本以为外出谋生会带来转机,加之她聪明伶俐、勤劳肯干,应该会过得不错。可没想到,她辛苦打工攒的钱,竟然在回老家坐火车时被偷。扒手用小刀划开了她随身携带的背包,三年的血汗钱一扫而光。
好不容易结婚成家,没享受过几年甜蜜的婚姻生活,丈夫就永远离开了她。经熟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叔叔,只可惜她遇人不淑,叔叔待她并不好。但母亲很少抱怨,多年来一天打两份工,白天从制衣厂下班回来,匆匆吃下剩饭咸菜填饱肚子,晚上再去菜市场打理鸭肠。凭着“再苦也不能让孩子跟我一样被迫辍学”的信念支撑,将我和弟弟、妹妹成功送进大学。
母亲饱尝生活苦楚,可她并没有自怨自艾,被过往的不幸和伤痛打倒。如今,她在人生过半的年纪,又重新拾起唐诗宋词。不知她读书是为了圆儿时的梦,还是如她所说打发时光。不管怎样,老来读诗是趣事、更是雅兴。
母亲读诗词,我也应该细细地读她。我读她的笑,那是冬日暖阳;我读她的泪,映照出她内心深处的柔软与坚韧。她的目光里,有月光下荷塘的静谧,有春日里桃花的笑靥,更有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淡然。
再回首,母亲又何尝不是一首诗?她有野火烧不尽的顽强,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释然,有十年磨一剑的坚韧,更有青云当自致的豁达。她的人生如平仄般起伏,又如明月般深沉。她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感染着我,而她老来读书的精神,激励着我要不断追求探索自我,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目标。
但愿李白的豪迈、王维的隽永、苏轼的超脱能带给她内心的平静与宁和。愿她在唐诗的意境中忘我,在宋词的韵律中忘物,柳暗花明启新程。■
本文来源 |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4年12月号
编辑 | 田小妹
复审 | 徐臻
终审 | 梦慈
老年教育读者微信群成立啦
赶快加入我们吧~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
发送所在老年大学+姓名
点击下图订阅
《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