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记忆
为什么总有人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儿”了?大概是因为每个人心里的“年味儿”都不一样。
有人说,年味是张灯结彩,是洒扫庭除;有人说,年味是故乡的风景,是想念的亲朋;也有人说,年味是老一辈人恪守的规矩,是期盼了一年的阖家团圆……总之,年味是中国人最醇厚的情感,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
一起聊聊你心中的“年味记忆”,讲讲那些与过年有关的难忘故事,晒晒相册里那张弥足珍贵的全家福,带我们一起感受天南地北的“年味儿”。
过年瓜子
胜利油田老年大学 王炳欣
初冬刚过,母亲会把种在庭院里的向日葵花盘割下来,用手搓粒后晒干储存,并对小时候的我说:等过年时再吃。大年初一,刚吃完饺子,我就赶忙给父母磕头。母亲知道我的小心思,她笑着顺手抓起一把早已炒熟的瓜子放进我的口袋里。
村有早起拜年的习惯。天还没亮,本家的兄弟、妯娌就相约起来,一同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按习俗,给长辈拜年是要下跪磕头的。每到一家,大人们还在与长辈相互寒暄问候着“过年好”,我们几个小伙伴却抢在前面早已下跪磕起了头,为的是口袋里能多放一些瓜子。拜年结束,小伙伴就会聚在一起相互炫耀,看谁拜年挣的瓜子多。
这么多年过去,小时候的我也已成了孩子们眼中的长辈。年依旧在过,瓜子也常吃,但已感觉没有了以往过年的热闹气息与亲情味道,难免有些失落。唯有想起小时候的过年瓜子,些许平添一些内心的慰藉,因为它已成为我脑海里抹不去的记忆……
童年的年味
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 王卫东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最令我心驰神往的,莫过于春节时的肉香。
冬日脚步渐近,母亲便开始忙碌地为我们三姐弟准备新年的新衣。腊月时分,父亲也开始着手准备年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到蔬菜站选购一个大猪头,回家后用火钳细心地剔除猪毛。我们三姐弟围坐在那被火钳烫得斑驳的猪头旁,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当锅中肉香四溢时,我们早已按捺不住。这时,母亲总是心照不宣地夹起一块肉,一一满足我们的馋嘴。每吃到一块肉,我们都心满意足地离开,仿佛自己独享了这份宠爱,心中暗自窃喜。
童年的春节,是空气中弥漫的肉香,是心中怀揣的希望,是家人围坐的温馨,是灯火下的温暖。那些朴素、简单却美好的瞬间,如同嘴角残留的蜜糖,只需轻轻一舔,便能回味无穷。
年味儿是一种期盼
河南许昌市老干部大学 乔中彬
小时候,年味儿是对吃饱穿暖的期盼。我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兄弟姐妹多,仅靠粮本上供应的粮油标准吃喝,生活显得捉襟见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总填不饱肚子;在爱美的年龄,也只能穿哥哥们穿过的衣服。那个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父母会在除夕那天包很多饺子,一碗下肚不够再来一碗,吃到打嗝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筷。而在大年初一早上,兄弟姐妹们也都会添上一件或新布衫或新裤子或新鞋子,寓意新的开始。
长大后,年味儿是对阖家团圆的期盼。中学毕业,我参军到了野战部队,担负战略预备队和战备值班部队的任务,好几年才能轮到一次春节探亲假。那个时候就觉得,年味儿就是和父母妻儿的团圆。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儿女们也都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平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事业与生活。唯独在春节,一大家子总能够齐齐整整地聚在一起,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任务,无忧无虑地聊家常,畅享幸福生活。
新时代,年味儿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有想吃的食物,买!有喜欢的衣服,下单!有想见的亲人,视频电话!百姓的需求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极大满足,难道不是最好、最浓、最香的年味吗?!
我家年味特别浓
广东江门市老干部大学 孙有科
过年,对于我家而言,是一场充满温馨与传统韵味的盛大庆典。
年前,人们会精心采购年花,尤其会摆好广东人喜爱的“金橘”树,满树金黄的果实,承载着大吉大利的美好期许。
除夕当天,我们会接上双方爸爸妈妈到家团聚,给晚辈们发放“利是”,孩子们接过红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夜饭的准备更是热闹非凡。我这个“粤菜大厨”大显身手,精心烹制“九大簋”,展现着粤菜的精致与美味。同时,大家一起包北方饺子,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南北融合的欢乐氛围。
年初一的清晨,在鞭炮声中,我们还会请来狮子到家舞一舞。灵动的狮子跳跃、翻滚,充满活力与吉祥的寓意,期望为全家带来一个美好的开始,让新的一年“醒醒神”。
在我家,过年不仅是岁月的更替,更是亲情的凝聚,传统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家庭的温暖,铭记传统的魅力,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迎接新的一年。
本文来源 |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5年1月号
编辑 | 田小妹
复审 | 徐臻
终审 | 梦慈
老年教育读者微信群成立啦
赶快加入我们吧~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
发送所在老年大学+姓名
点击下图订阅
《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