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到吉林拍雾凇

教育   2025-01-16 15:59   山东  

冬日到吉林拍雾凇

岁至寒冬,琼花复盛,正是摄影人赴冰雪之约时。说起冰雪,不得不提及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雾凇。雾凇,是北方冬季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冰羽晶莹,似琼花玉树。本期,与大家分享雾凇胜境的摄韵之妙。

雾凇出现的时节形成雾凇需要极特殊的自然条件:晴朗无风、前夜有大雾、温度足够低、昼夜温差大,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松花湖水域面积大,水汽盛,使吉林雾凇具有持续时间长、厚度大、出现频率高的特点。雾凇的最佳观赏季节可从每年12月下旬持续到次年2月底。

拍摄的最佳时机

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近午时雾凇飘落之前都是拍摄的最佳时机。

清晨日出前的黎明时段

一定要在日出前到达拍摄地点,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可以利用高色温和暗弱光线拍出冷蓝的暗调照片,这时需要长曝光(一定要配手电筒)。

日出后的曙光时段

若雾气不大,晶莹剔透的雾凇在阳光下呈金色光线,构图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阴影的冷蓝色,形成对比色调。

特殊情况

很多时候,雾气会持续一天不散,雾凇若隐若现,此时可以合理安排前后景物以营造空间感。如果雾气厚重则适合拍小景小品的极简风格,注意此时构图要以点为主。

拍摄雾凇的曝光

为保证雾凇的晶莹和通透感,需遵循“白加黑减”的原则。雾凇反光较强,曝光补偿可以帮助提亮影像,但要遵循高光不溢出原则;如果环境中白色元素较少,则可能需要减少曝光补偿以保留更多的阴影细节。

拍摄风吹的落凇飘舞时,要控制好快门速度。建议应用RAW格式拍摄。

拍摄雾凇的光线

顺光拍摄可以展示雾凇的自然美,真实地还原雾凇晶莹皎洁的色泽。可以使用偏振滤镜减少反光,以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建议多使用逆光或侧光拍摄,以便更好地展现雾凇的轮廓、通透感和质感。如配以日出的低色温,色彩表现会更丰富。

散射光(例如大的雾中)要注意拉开层次,设置好近、中、远景,拍出立体感,避免画面苍白、平淡。

拍摄雾凇的构图

广袤的旷野一望无垠,树形奇特,偶尔一株苍劲的古榆;抑或姿态妖娆的垂柳(很多还是造型更加奇特的柳)。荒野、孤树与江雾,孤寂幽远,适合意境深远的画意冰雪摄影。

大场景的表现应该包括周围的环境元素,如房屋、树木等,注意要合理安排画面的对比、均衡,使用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手法,比如广角镜头仰拍或俯拍。

利用前景来增强画面的深度和视觉兴趣点。

在拍摄色彩单一的雾凇时,可以通过添加不同色彩的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可以在画面中引入比例较小的人物、动物等,为画面点睛。点景比重需适当,宜小不宜大,不可以喧宾夺主。

保暖工作

冬季吉林的温度可达-20℃~-30℃,江边的温度更低,要准备保暖宽松的羽绒服、防滑的雪地鞋、手套、帽子、口罩、暖宝宝;阳光下要戴太阳镜,避免雪盲。

数码相机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快速失电,可以给相机穿上“小棉袄”,也可以把暖宝宝贴在相机手柄电池部位,随时更换。备用电池最好放在羽绒服的内袋。

拍摄完后要把相机放置于密封的塑料袋里,然后放至相机包。进入温暖场所2个小时内不要打开相机包,以免返霜凝水。

刘丽颖,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春老年大学特聘摄影教师,被长春市委宣传部评为“长春百名文艺新秀”。


本文来源 |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24年12月号

编辑 | 田小妹

复审 | 徐臻

终审 | 梦慈

老年教育读者微信群成立啦

赶快加入我们吧~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添加小编微信

发送所在老年大学+姓名

点击下图订阅

《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杂志创建于1984年,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目前有上旬刊“长者家园”、中旬刊“老年大学”、下旬刊“书画艺术”三个版本。刊物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已成为老年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老年人的良朋益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