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企业应有所作为。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大国。双向投资是整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高效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途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国际化双向投资水平,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中国企业应有所作为。
本文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剖析其双向投资发展之路,以期为中国企业双向投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中国海油的双向投资发展之路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2位,2020年以来连续两年在普氏能源公布的“全球能源企业250强”排名中位列前十。中国海油的双向投资发展经历了积极“引进来”到主动“走出去”的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
1.“引进来”促进企业成长
20世纪70年代,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严重缺乏资金、技术、装备和人才,亟待发展。1978年,中国允许在指定的海域,购买外国设备、雇用外国技术人员、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和所采石油偿还外国投资,来进行我国海上石油资源的开发,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进入对外开放的发展阶段。
为了与外国石油公司对等合作,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并于成立后的第二天发布第一轮国际招标公告,通过“引进来”,中国海油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成立之初到1992年,中国海油与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挪威等国家的公司签订了39个石油合同、21个物探协议和19个联合协议,合同区面积达到98.13万平方千米,勘探投资超过32亿美元。1996年,中国海油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截至2022年,中国海油已与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81家国际石油公司共签订228个对外合作石油合同,累计引进外资超2500亿元人民币,促进了中国海油石油工业的发展。
2.“走出去”着力全球化发展
改革开放加速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中国能源需求越来越高,石油缺口越来越大。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5年首次突破60%,此后居高不下,中国石油企业迫切需要走出去,以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对外合作后,中国海油的技术、资金、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与整体实力得到持续提升,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基础。
1992年,中国海油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在1994年1月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投资16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阿科公司在马六甲海峡区块32.5%权益,拥有了第一个海外油田。自此以后,中国海油对外直接投资稳步推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海油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2013年,中国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引起业内关注,成为全球海洋石油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跨国并购对中国海油的意义在于快速扩展全球版图,增加储量和产量,使公司持续保持高质量的增长,提高中国海油的国际竞争力。
3.双向投资助力能源供应
经过四十年双向投资发展,中国海油持续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努力提高经济产量,积极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油气资源产量不断增加,2021年原油总产量中海外原油产量占比40.6%,天然气总产量中海外天然气产量占比为33.1%。事实上,早在2010年,中国海油就实现了5000万吨油当量,建成“海上大庆”。
目前,中国海油已在六大洲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合作,建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海外资产超4000亿元,占总资产近40%,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涉及20多个国家,勘探作业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2022年,中国海油全力推进海外产值贡献区建设,在欧洲、墨西哥、远东等国家和地区签署多份海外合同;在巴西优质高效完成海油国际三维地震采集项目;深耕非洲乌干达市场,锁定未来5年工作量,开启非洲市场谋篇布局新征程;强化印尼岸基支持保障,高效推进“深蓝探索”印尼MEDCO项目顺利启动,奠定与印尼核心客户合作基础,助力能源供应。
4.双向投资助力自主创新
海洋石油开发是一国科学技术水平与装备制造能力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引进来”的过程中,中国海油逐渐认识到对外合作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海洋石油开发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中国海油坚持合作与自营并重,努力增强自营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引领中国海油与全球石油巨头同台竞技,打开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新局面。西方跨国石油巨头一直是全球海洋石油行业领先者,为打破这一局面,自主建成世界先进的深水钻井平台一直是中国海油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中国海油没有自我封闭,而是正视中外行业发展的差距,联合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和建造团队建成了“海洋石油981”,创造了多项“世界首次”和“国内首次”,填补了中国在深水装备领域的空白,使中国跻身世界深水装备的领先水平。
中国海油并未因此停下自主创新的步伐。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能源站顺利投产。“深海一号”是由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这一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革新技术,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超深水时代”,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由此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22年10月3日,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用,标志着我国成功开辟了深水固定式平台油气开发新模式,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系列装备重器助力中国海油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也是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从依靠对外合作走向独立自主创新的见证。目前,中国海油拥有10多项国际或国内首创技术,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海油实现了浅水全面突破,挺进深水超深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徐工集团的双向投资发展之路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产品出口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3位。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徐工集团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并重的发展之路。
1.引进外资:期待“市场换技术”
徐工集团从起步伊始就走上了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43年创建的华兴铁工厂。1957年,成功试制出第一台塔式起重机,开始涉足工程机械产业,自此以后多项研发成果填补了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多个空白,扛起了带领中国工业机械产业迈步发展的大旗。呼应改革开放的大潮,1989年,由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徐州装载机厂和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整合、组建,徐工集团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首家集团公司,也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奠基者、开创者和引领者。
1994年10月,带着“市场换技术”的梦想,徐工集团和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组建了中国第一家生产高等级液压挖掘机的合资企业——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卡特彼勒控股,主要以组装为主,徐工集团难以接触到关键的核心技术,与此同时,卡特彼勒却逐渐向合资公司增资扩股。最后,徐工集团在合资公司40%的股权比例已被稀释为15.8%,每年虽然可以按股份分得利润,但显然没有达到徐工集团“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2006年,卡特彼勒提出独资的要求,希望徐工集团退出合资公司。2010年6月,徐工集团将剩余股份出让给卡特彼勒,正式从合资14年的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退出,“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基本落空。
徐工集团引进外资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凯雷并购徐工,这是徐工集团希望通过外资走国际化发展之路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受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徐工集团几度出现亏损,并遇到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强力竞争。面对发展的困境,徐工集团的改制被提上日程。在管理层收购方案被否定后,引进外部投资方成为共识。2005年10月25日,徐工集团、美国私募基金——凯雷集团宣布签订协议,凯雷集团拟以3.75亿美元收购徐工机械85%的股份。在改制推进中,改制是否导致贱卖国有资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引发从监管部门到相关行业到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为呼应舆论的压力,2006年和2007年,徐工集团和凯雷两度调整交易结构,最终仍未通过审批,2008年7月23日,徐工集团和凯雷宣布终止合作。凯雷并购案表明徐工集团依托引进外资进入国际市场的尝试失败。
2.跨国并购: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尝试“引进来”的同时,徐工集团自主研发也并未停止,期间不断有重要研发成果问世。2009年,徐工机械整体上市,走出了此前因引入凯雷集团合作改制所导致的战略困局。徐工集团将眼光投向海外,坚定地“走出去”,走上了自主创新与国际化发展并重之路。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的交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品主要定位于中低端,与跨国巨头相比,技术实力差距较大,仅凭规模大、成本低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国内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要求,亟需突破发展困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不少欧美国家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陷入困境,使得这些企业的优质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自主发展结合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规格系列化、型号多样化、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等比较竞争优势,具备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面对行业的形势变化,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徐工集团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自2010年开始,徐工集团加快了在欧洲的投资与发展,先后并购了荷兰AMAC公司、德国FT公司和德国施维英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高效推动了国际化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积极占领产业技术高地。2013年,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徐工欧洲研究中心落成,一批全球高端技术人才汇聚在此。目前,徐工已建立以徐工研究院为中心,辐射欧洲、美国、巴西等,面向全球的研发体系,徐工集团步入研发快车道,一系列代表中国乃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问世,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57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96项,国产首台(套)产品100多项,实现了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从组装到制造再到研发的转变,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地位。
3.加大对外投资:助力国际化发展
除了在欧洲开展跨国并购打造领先的产业高地外,徐工集团还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力度,构造全球制造高地,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早在2007年9月,徐工集团在波兰的装配厂就破土动工,并于2009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徐工集团在海外布局和产业化上做的第一次尝试。波兰组装厂的投产,对周边市场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2013年,徐工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挖掘机合资工厂投产,与波兰、伊朗等一起构成6大海外装配厂,依托全球市场基础,在海外基地建设上,走出了一条从SKD(半散件组装),到CKD(全散件组装)再到绿地建厂的探索之路。2014年,徐工集团首个海外全资生产基地——徐工巴西制造基地竣工投产。徐工集团早于2004年进入巴西市场,成为从巴西引进中国产品的先驱,鉴于市场的认可和增长战略,徐工集团看到了在该国建立新工厂的机会,以扩大和巩固在拉丁美洲市场。该生产基地占地100万平方米,有四个主要生产棚和10多个辅助装置,为零件准备、焊接、机加工、整机组装和喷漆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条件,年生产能力达到7000台,主要生产起重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和压实压路机等五大产品系列。此外,徐工集团还在巴西瓜鲁柳斯市设有拉丁美洲零件和服务配送中心,占地5万平方米,并设有工厂认可的培训中心。巴西制造基地是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第一个全资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是徐工集团打造的第一个海外成套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也是当时我国工业企业在巴西最大的投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徐工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徐工集团国际化发展。
徐工集团全球市场建设中成绩显著,目前已建立5个国际研究中心、30个海外分子公司、40个海外代表处、15个海外制造基地和KD工厂和40个大型备件中心,逐步构建形成了涵盖300多家海外经销商、2000余个服务终端、6000余名技术专家、5000余名营销服务人员、辐射187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高效网络,不断为全球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及融资租赁,一站式、一体化的高效便捷服务。除了在主要发展中国家市场站稳脚跟外,徐工集团对发达国家市场的拓展布局也在不断加快,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已实现小批量主机的突破性进入,改变了过去在国际市场上主要出口中低端产品、没有技术实力在中高端市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如卡特彼勒等竞争的现状,开始在中高端市场与跨国巨头同台竞技。
在徐工集团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技术是根,国际化是叶,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而跨国并购则是企业加速国际化的跳板。徐工集团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整合全球资源,努力打造以徐工为核心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价值链,并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案例启发
综合分析中国海油和徐工集团两家企业的案例可以看出,这两家企业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企业发展背景和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但都是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在开放中成长、壮大的企业,其双向投资发展之路对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海油最初成立的目的即是为了与国外石油公司对等合作,“引进来”是中国海油打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中国海油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得以成长,进而奠定了中国海油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基础。随着企业成长壮大,中国海油具备了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条件,中国海油才有实力“走出去”,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开展能源合作,优化全球业务布局,与国际能源跨国巨头同台竞争,提升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竞争力。
徐工集团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引进外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这让企业更加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事实上,徐工集团一直没有放弃自主创新之路,在与卡特彼勒合资期间,由于合资公司只生产大中型挖掘机,徐工集团于2006年就开始研究小型挖掘机,并于2007年研究出了样机,确定了大力发展挖掘机的发展战略。徐工集团抓住机遇,积极“走出去”,通过系列的跨国并购,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提高研发能力,提升技术水平,成长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著名企业。
这两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通过双向投资的发展,整合全球资源,融入全球市场,走自主创新之路。企业获得发展,也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正是中国企业发展高水平双向投资的意义所在。期待未来有更多中国企业以双向投资为着力点,整合全球要素,尤其是全球高端要素为企业所用,脱颖而出,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来源:2024年8月(上)第15期《中国外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