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人民币破解中美贸易不对称性

文摘   2024-10-18 17:04   北京  

中美贸易格局呈现出一系列不对称性。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和使用,不仅可以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为打破中美贸易不对称的格局提供了一种新可能。

中美之间的贸易格局呈现出一系列不对称性。在贸易平衡、货币地位和结算支付等方面,美国都占据优势地位。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和CIPS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还能够绕过传统的以美元为主导的支付体系,从而为打破中美贸易不对称的格局提供了一种新可能。


中美跨境贸易的不对称性


1.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


从贸易规模上看,中国对美贸易长期保持高额顺差。中国在2009-2022年期间连续保持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达5003亿美元,而中国自美国进口额仅为1642亿美元。高额顺差导致国内外汇占款不断增加,经济风险加剧;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诱因。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美出口品存在显著的附加值差异,对进口商品的依赖程度也不同。中国对美出口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纺织品等低成本制造业产品为主,而美国则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和农产品。中国企业在高端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等行业进口依赖程度高,一旦遭遇制裁可能引起“卡脖子”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2.国际关系与经济地位


由于美国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十分警惕。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内保护主义情绪持续蔓延,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均采取了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的政策组合,鼓励本国企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华贸易政策偏向紧张,不断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以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2018年以来,美国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先后对中国发起多轮加征关税的指令,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进一步扩展至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税率达到10%-25%。美国政府无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而是根据本国法律,对其他国家“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实施单边制裁,具有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而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利的外部条件,只能被迫应战。


3.货币地位与交易方式


美元是最重要的世界货币,在全球交易结算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美元占全球贸易结算的份额超过60%,而人民币的使用率不到3%。在中美跨境贸易中,美元占据了80%以上的结算份额。汇率波动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遭受损失,持有外汇资产也面临贬值风险。美元同时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美联储货币政策将通过美元的溢出效应广泛影响全球资产价格,并对我国储备资产产生冲击。


此外,中美之间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规则影响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在国际支付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清算系统SWIFT控制了全球金融交易的关键节点。尽管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在增加,但其作为跨境结算货币的使用仍然有限,难以撼动美元的全球地位。而中国在国际政策协定和交易清算系统上的劣势进一步阻碍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不对称性成因及中国的应对


中美贸易的不对称性与两国经济结构和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一是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反映了两国在经济结构和比较优势上的不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凭借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占比提升。自2013年至今保持了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相比之下,美国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2023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高达79.7%,而工业仅占18.9%,进一步加剧了两国贸易结构的差异。


二是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建设与国际合作中的地位也存在明显差距。一方面,美国是近现代全球化的先驱者,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都设在美国,美国及其盟国在这些国际组织中拥有更高的决策权。全球贸易规则大多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制定,并在国际政治合作和全球金融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时机较晚,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更多扮演参与者而非制定者的角色,常常需要接受不利的国际规则。例如,2001年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WTO),承诺大幅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度,导致进口农产品对本国农业造成冲击。此外,与北约集团相比,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


为了应对这种不对称性,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国发起了“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合作,努力建立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


在支付结算领域,人民币已于2016年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于2015年上线运营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中美两国间经济结构、货币地位和综合影响力上的实际差距仍然存在。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有望为改善中美贸易平衡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以数字人民币改善中美贸易不对称性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效率,并降低汇率波动风险。采用数字货币的结算方式还有利于拓宽交易渠道和降低交易成本。此外,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是科技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结算,有助于降低对SWIFT的依赖,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因此,相较于此前经济政策,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有望从根源上改善导致中美贸易不对称性的因素。


1.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相比具有技术优势


与经由SWIFT完成的交易结算过程相比,通过数字货币进行交易结算具有安全性、稳定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


一是安全性。数字人民币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有望在部分场景下绕开银行等金融媒介,从而独立于SWIFT,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数字人民币的发行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仅收集必要个人信息,在交易过程中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充分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二是稳定性。数字人民币采用双离线支付技术,能够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完成支付,提升了远程地区或网络条件差的特殊环境下交易的稳定性。


三是低成本。数字人民币的直接交易模式能够减少传统跨境支付过程中产生的高额手续费,从而降低结算成本。


四是高效率。一方面,数字人民币采用数字钱包的形式进行支付,用户仅需要通过手机应用就可以直接完成跨境支付操作,显著降低了交易结算的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基于SWIFT进行的跨境汇款通常需要数日的处理时间才能到账,而采用数字人民币的交易几乎可以实现即时到账,从而显著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2.采用数字人民币结算有利于降低双边汇率波动风险


目前,中美贸易多数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迫使中国企业在跨境贸易中承担中美双边汇率波动的风险。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结算货币的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不仅可以降低美元币值波动对成本收益的影响,还能够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盘活库存现金,提高企业现金流动性。


由于中小企业持有的汇兑资源较少,难以进行复杂的外汇对冲操作,汇率波动往往对中小企业造成更为严重的冲击。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定和可控的结算方式,从而有助于减轻汇率风险带来的经营压力。


3.推广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


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与稳定币等私人加密货币相比,具备政府信用担保,币值更加稳定,风险更低,能够更好地发挥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随着CIPS的完善和参与主体的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有望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在中美双边贸易摩擦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跨国企业都在寻求美元以外的多样化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交易的低成本和便利性也提高了其他国家企业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可能性。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潜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检验。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合作开展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测试。经过多次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4年6月,香港已有17家零售银行支持通过“转数快”电子支付系统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覆盖了广泛的用户群体,不仅深化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流,也展示出数字人民币在区域一体化中的潜力。


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泰国、阿联酋的央行共同发起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货币桥),旨在建立高效、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平台。2022年9月,货币桥平台成功完成了基于数字港元、数字人民币、数字阿联酋迪拉姆和数字泰铢的试点测试。试点期内进行的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业务超过160笔,总额约1.5亿元人民币,较传统模式降低了近50%的成本。此外,中国还开展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并于同月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签署了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试点成果表明,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与跨境支付中具有可行性和优势。未来,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数字人民币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


4.数字人民币助力普惠金融,拓展中国对外贸易空间


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性有利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一些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覆盖的地区,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技术进行交易结算,为当地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和东盟等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较高,且相关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更加强烈。推广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实现现金数字化,丰富交易生态,为双边贸易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由于这些地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较低,部分区域的金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接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成本较高。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无需传统银行账户的支付方式,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更便捷地参与全球贸易。对中国企业来说,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广泛使用,有助于挖掘更多市场空间,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进而有利于推动多边贸易格局的构建,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和一系列制裁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


5.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打破美元主导地位,推动结算货币多元化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这一特殊的货币地位使得美国能够通过金融手段影响全球贸易,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铸币税。中国企业使用美元结算时不仅面临双边汇率波动的风险,还会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及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变动带来的外溢效应影响。美国还可能利用自身在贸易结算中的优势地位对其他国家实施金融制裁,甚至中断SWIFT供应。而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独立于SWIFT,采用数字人民币的交易能够规避外汇风险和制裁风险,有助于增强交易的稳定性,逐步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6.数字人民币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国内发展质效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新发展格局下的政策目标。通过扩大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使用空间,中国企业将获得更多参与全球贸易的机会,从而增强内外经济的联动性。与此同时,对美元和外部市场依赖程度的下降有利于推动国内企业转型,充分挖掘内需,从而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提升发展韧性。


数字人民币国际推广面临的挑战


尽管数字人民币在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中展现出诸多潜在优势,但其推广和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限制。


1.政治与外交阻力


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数字人民币的出现或将冲击美元的货币地位,进而催生对华政策的紧张化趋势。此外,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的交易和储备地位也会受其影响,可能引发一定摩擦。


2.现有国际支付体系的壁垒


当前SWIFT作为全球跨境支付的主要网络,已经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开发的电文体系已成为国际银行间信息交换的标准语言。截至2023年底,CIPS仅有1484家参与者,分布于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CIPS网络的建设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大规模影响力,对已经完成全球化建设的SWIFT冲击有限。


3.技术与监管挑战


技术层面上,虽然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国内运营和跨境试点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国际贸易中推广时,还需考虑其他国家现有支付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为了实现广泛的跨境支付场景,还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全球范围的清算网络构建和流动性保障。监管层面上,SWIFT拥有强大的合规和反洗钱审查机制,并主导了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数字人民币推广不仅需要符合既定的规则,还要面临不同国家间监管协调的压力。


4.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数字货币的广泛应用,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随之增加。跨境支付涉及大量敏感的金融数据,为了保障信息安全,数字人民币需要确保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安全可靠的支付网络,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篡改,对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2024年9月(上)第17期《中国外资》杂志


中国外资FIC
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