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一先生七绝浅析
湖南省新宁县第五中学蒋双捌
至少,在新宁县诗词界,无人不知贯一先生。贯一先生本名蒋立华,又名蒋江峰,新宁县巡田乡桐古村人。家贫好学类宋太史,二十一世纪初毕业于兰州大学,本可进体制,因故成了自谋职业者。功理科却好诗文,读书多,诗词格律滚瓜烂熟,律绝不假思索信口而出。出口皆佳韵,诗词来得快是公认的,至于好不好,我是这样认为的:好是肯定好,但因为先生用典太多、又有很多的生僻字,故而很多人不知出处看不懂。我也有很多看不懂,只觉得好,好在哪里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其实是因为自己读书太少,以至于觉得贯一先生的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我是很喜欢先生的诗的,虽然读不懂的地方很多,但我不懂就问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样无形间拜师学艺般的自我增长了不少,于是,他在我心中成了和我另外一个老师——黄廷松老先生一样被我敬重的人物。
今天贯一先生在群里发了一首《七绝》,我不揣冒昧,写点对这首诗的理解。
泉眼无声惜细流,问君能有几多愁?
沧波万顷平如镜,肯为狂夫照白头。
每一个读者要想真正读懂别人的文字,只怕是很难的。作品与读者能产生共鸣,哪怕只有一个,我觉得那个作品就是成功的,何况大多数诗作者多少有点“疯言疯语”。
贯一先生的这四句,其实是用古人的诗句拼起来的:起句是杨万里《小池》中的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承句是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结句中的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但凡做格律诗词的,很讲究炼字,贯一先生作诗词向来严谨洗练,他套用的第一句只怕不是原句的意思,化写景为议论,化泉眼为书眼、文眼、诗眼……而关键又在一个“惜”字上:格律诗词空间小,要想容量大,势必惜字如金,句句精炼,字字到位,方可以以最精准的字词容纳最大的信息量、以最小的空间发挥最大的作用,故而“细流”当“惜”。承句之问,窃以为先生意在道出所有吟者的苦衷——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道出了吟者之苦;后主之愁,除了吟者之苦,更兼家国情怀,可谓愁吟绝唱。先生以此句承接,有叹惋、有劝勉,新颖奇巧,浑然天成。
“沧波万顷平如镜”又是杨万里的诗句,贯一先生以此句作为转句,窃以为有点发牢骚之嫌,也可以说有点忧患意识:断文识字者虽多,警世醒世之作者鲜。人言“文似看山不喜平”,而今心灵鸡汤、垃圾文字铺天盖地、琳琅满目,对文字了无敬畏之心,勿言继承,遑论发扬。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我向来的主张是虔诚的敬畏,若无敬畏之心,也不至于糟蹋和亵渎。先生以戴复古的“肯为狂夫照白头”做合句,其皓首穷经、甘为卫道、以身作则之态,穷形尽相,其忧患之心、奉献之情,溢于言表。“吾道一以贯之。”先生之志也!
笔者从前也曾见过拼古诗而成篇的作品,多为游戏之作,别出心裁别出新意者鲜。贯一先生学富五车,厚积薄发,能把几句古诗重新组合成一首绝句并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实属不易。先生的博学多识、严谨治学,都应该是时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