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匠“肖喝汤”
湖南省新宁县第五中学蒋双捌
这个小镇里,但凡五、六十岁以上的男女,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游走于方圆几十里的一个补鞋匠,应该是很有印象的。他的模样我自然还记得很清晰,但真实的名字并不知道,人们也不叫他“肖师傅”,而是叫他“肖喝汤”。
第一次遇见肖喝汤,也不记得是哪年哪月。大概是我刚记事的时候吧,某次的午后,父亲带着我不知从哪里回家,饿得头昏眼花了,路过街上的饭店,里面飘出诱人的肉香。那时节能进馆子吃饭是莫大的奢侈,而父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出奇的“吝啬”。父亲牵着我的小手走了进去,我疑惑地抬头望着父亲,吞下一口口水,只见父亲的喉头也正在蠕动着。
父亲在售票窗口交上三角钱和二两粮票,里面的女服务员递出两张小牌子。父亲再把牌子递给厨房里的大师傅,大师傅三下五除二很快调好两碗面。我和父亲把面端到就近的桌子上狼吞虎咽起来。
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身后有点异样,父亲也时不时地瞟一下我的身后。我猛回头,只见一个矮瘦的汉子,提着一个小小的工具箱,一声不响地站在我的身后,我连忙把碗移过一点,紧靠着父亲。父亲三扒两咽,把面汤也喝了个干干净净。
毕竟我还小,就算饿得再厉害,面条捞完,不至于像父亲一样把面汤喝得一干二净,但也留不了几口。父亲把我带出了饭馆,我奇怪于那个汉子的行状,于是回过头去,恰好看见那个汉子在喝着我那剩下的几口面汤……
我心里颤抖了一下,正诧异间,父亲拉着我在饭馆门口停了下来:“那个人叫肖喝汤,等下叫他给我补下鞋。”
我又一次回头看那个汉子,他又喝了其他几个人的余汤,走了出来。
到门口,父亲对他说:“肖师傅,请你给我补下鞋吧。”
想着这个师傅刚才喝汤的情形,我就有着作呕的感觉,真不乐意与他相处太久。但父亲既然要他补鞋,我也只能等着。父亲脱下那只被划破的皮套鞋,赵师傅摆好一张小凳子,把一个“丁字形”、一尺多高的铁柱钉在地上固定好,拿出小锉子,在破口处来回地擦,然后照着破口的打小剪下一小块,也擦好,涂上胶水,贴在破口处。肖喝汤摇头晃脑边“嗯哼嗯哼”阴阳怪气地唱着边干活,我很奇怪于他的这种神态。父亲给了肖师傅两分钱,拉着我走开几步后说:“他神经有点不正常,背地里人们也叫他‘肖癫子’的。你以后见着他不要逗他,免得他打你。”
肚子饱了,鞋子也补好了,我和父亲于是走上回家的路。一路上,我欢快的同时掺杂着些许的恶心: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那师傅怎么会喝别人剩下的面汤?
这记忆就这样一直留存于我的脑际,直到一二十年后,期间又亲历和见证了几件同类的事,才慢慢悟出“肖喝汤”们的辛酸!
母亲曾多次说起一件很让我“出丑”的事,应该是我还不记事的时候,故而我完全没了记忆:在外教书的父亲某次买了一斤多猪大肠回来,母亲在切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把猪大肠生吃了下去……母亲一边切一边要我别吃,还一边流着泪——直到现在,母亲说起这个事时还是眼泪汪汪的!
生产队有户人家五、六个孩子,差不多隔一两岁一个,一家人一年到头难得有一顿饱饭吃。某次,那个与我差不多大的男孩来找我玩,恰好有个人把吃了的桃子丢在地上,那桃子因为生了虫没吃干净,男孩看见了,就把桃子捡起来,用衣袖抹了抹,就把剩下的桃肉啃完了。
还有一年初一的下午,另一个发小来找我玩,一路哈哈大笑,笑得很不正常。近来后,有人问他:“你怎么笑得那么傻?”他还是笑得合不拢嘴。人们再三问他,他停下笑声:“我这两天吃了饱饭!”
我慢慢认识到肖喝汤之所以喝汤的缘由了:为了肚子,是不可以讲究什么面子的!
后来我凡是经过那饭店时,都要往里面望望,看肖喝汤是否在那里,隔着窗户也时常见着他的身影,但也不是每次都能见着他。后来我也跟着父亲或长辈去了几次饭馆吃面,倘若见着他在,我总会多留点面汤和几根面条。
后来听人说,肖喝汤其实是就读学校“老三届”前三名的高材生,高中时对一个算得上校花的女同学心仪了三年。毕业后因为家庭成分过高而不再能“进学”,向那个女同学表白时,却遭到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好一顿奚落,痴情的他自此神经恍惚,自然也成不了家。为了谋生,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补鞋、刻字、补碗之类的小手艺。
肖癫子刻字非常漂亮,无论在钢笔上还是碗底上,书法功底很是深厚,每个字龙飞凤舞的。人们都以他为自己的钢笔或碗底刻了字为荣:“这字是肖癫子刻的!”几次的相遇,我觉得他手艺确实做得好,人也很亲热。
肖癫子每天挑着个小小的担子走街串巷做手艺,按理说生计应该有保障的。但那时一个大男人每天的劳动价值也就两三角钱的样子,很多人根本穿不上皮套鞋,在钢笔上刻字附属风雅的也不多,碗底刻字除非一时兴起,故而生意不是很好做,肖癫子的日子过得很是惨淡,甚至于去饭店喝汤。
而当时像肖癫子这类在外讨生活的副业人员,要想领到生产队的口粮,就必须每月定期交给队里一定数量的钱,一般是队里劳动值的多少或略高。如果交不上,每月的口粮就没了,强制回家参加劳动不说,严重的还要被开斗争会。
应该是四十年前了吧,我再也没见着饭馆里喝汤的肖喝汤了,虽然他还是挑着那个小担子到处做手艺。近几年很少见到他了,但我还是时常打听他的情况,知道他掌故的人说,因为穷,赵师傅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再后来,肖癫子打理自己的责任田,他的手艺再也不适合时代的需要,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年纪也大了,不再为生计东奔西走。
再后来,我向人打听肖癫子的情况或与人谈起肖癫子时,慢慢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看着各种食堂、饭店或家庭浪费的情形,肖喝汤的形象就浮现于我的脑际。物质丰富的年代里,我们尽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但也不至于暴殄天物。不忘苦难,珍惜当下,才能让幸福生活日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