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寸断兄弟情

文摘   2024-09-16 19:18   湖南  

          作者:陈湘运

        光绪六年(1880)仲春,刘坤一在其弟瑞一去世十九年后来到弟弟墓旁,为弟弟竖碑。刘立藩,名瑞一,又名镇,新宁县学优廪生,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闰六月二十五日,卒于同治元年(1862)八月二十二日,时年二十八岁,葬猫儿塘万家山。刘坤一肝肠寸断,既伤心,又追悔。“余为一官所羁,敛不凭棺,葬不临穴,至今日始得哭於其墓,而余弟之有知无知,不可得而问矣。呜呼,痛哉”。“余弟死於病,实死於学,死於学之不售。弟幼从余授读,余督之严,弟亦刻苦自立,十九岁补弟子员,旋以优等食饩,余益以远到期之,自悔进自异途,有违先赠公遗嘱,故於弟责望甚切”。刘坤一对老弟的死因分析得非常准确,“实死於学,死於学之不售”。刘坤一“家世儒业”,连续十代都是秀才,希望科举一举高中是很多代祖宗的宏愿,更是其父孔濬的遗愿,也是其兄坤一的夙愿。孔濬在去世前长叹一声,“我未见汝兄弟成名,死不瞑目”,平时也经常勉儿子们“儿辈毋自畫,当努力精进,以成乃翁之志”。刘坤一后来因围剿太平军而得以晋升,非因科举获得功名而晋升,故“自悔进自异途”。历代祖宗的愿望、父亲的愿望、老兄的愿望都叠加在瑞一身上,瑞一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在县学学宫,他与老兄坤一一起就读,他本就好学、自觉,但老兄仍严加督促,“弟幼从余授读,余督之严,弟亦刻苦自立,十九岁补弟子员,旋以优等食饩,余益以远到期之”。刘坤一对瑞一的督促有时到了小题大做的地步,“余素偏急,往往摘弟文字之纰缪者厉声呵斥,弟顺受之而”。在这种多重愿望的重压之下,瑞一唯有拼力一搏,一举高中,才能对得住兄长、父亲和列祖列宗。而现实情况是,瑞一考了几次都未能高中,又不得不继续苦读、继续应考,而且在岳麓书院苦读常一去数年不归。“弟乃负笈从师麓山,常数载不归,冀博一第以慰父兄之志,屡举报罢,由是郁郁不自得”。瑞一所写诗歌也常流露出“踪迹飘萍”“客寄异乡”之感。如“江湖常寄迹,四载度新春。今夜为元夕,离家又一旬。遥知张宴饮,应忆远游人。解缆明朝去,孤舟湘水滨”(《永丰元夕一首》);“向晚小舟停,天光薄霭冥。人烟青石市,渔火白蘋汀。风激千层浪,云开万点星。半生常作客,踪迹拟飘萍”(《泊界埠渡一首》)。人非草木,亦非钢铁,重压之下身体焉能不垮?同治壬戌年(1862)暮春,刘坤一赴广东任职,瑞一亦先期赴省会以待乡试,临别涕泣,瑞一称“此行当决一战”。孰料仲秋染病,不能参加考试,内心更加愤恚,于是返归故乡,可到湘潭时就去世了。弥留之际还说:“寄语吾兄,毋勿望我成名矣。”刘坤一听说弟弟弥留之际的话后伤心欲绝,追悔莫及。“噫,以弟生资清粹而勉力进修,为乡先达所奖借如此,使余早闻道,以希圣希贤之业相与切磋,天复假弟之年,其造就固未可量,而余顾沾沾於制科,以得失为欣戚,致弟蹭蹬场屋,齎志以没,则余之识见卑陋,训迪无方,以促弟算,咎无可诿矣”,意思是当初不以科举高中为唯一要求、施加很大压力的话,让老弟在家乡且耕且读,老弟可能成为一个乡贤,不至于英年早逝,弟弟的去世我有莫大的过错。

       瑞一“生资清粹”,“天性孝友”。每当父亲发脾气时,瑞一“辄以片语解颐,故最为先赠公钟爱”。瑞一的配偶没读什么书,不是很懂传统规矩,瑞一从不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呵斥,而是“引至内室戒之,从不闻有诟谇”。瑞一待人很真诚,“不设城府,杯酌之间,披露肝胆,有所然诺则始终不易”。瑞一曾经向老兄坤一要钱,是为了解朋友之急,刘坤一故意不肯借,结果瑞一“曲陈其苦况,必得而后已”。
        瑞一葬在连村对面的猫儿塘,笔者曾与朋友找到其墓茔。墓茔所在之处说是一个螃蟹形,风水较好。可在20世纪80~90年代盗墓之风猖獗之时,瑞一之墓被挖了个很大的盗洞,刘坤一亲自撰写碑文的墓碑已断,倒在一旁。刘坤一在碑文中写到,为了避免“使履仁蹈义之儒与蔓草荒烟同归湮没”,所以竖了一块碑放那里。谁知140多年 之后,果真如刘坤一所写,“履仁蹈义之儒与蔓草荒烟同归湮没”。面对墓茔被毁之惨状,我不胜唏嘘,一边在心里诅咒盗墓分子不得好死,一边对着墓茔三鞠躬,以表达对一个秀才、一个读书人的崇敬。瑞一无亲生子嗣,抚侄儿能缉为子。据说其后裔准备把瑞一的墓茔进行修缮。

附:

               故弟立藩墓表(刘坤一撰)

      余弟立藩故已十九年矣。余为一官所羁,敛不凭棺,葬不临穴,至今日始得哭於其墓,而余弟之有知无知,不可得而问矣。呜呼,痛哉。余弟死於病,实死於学,死於学之不售。弟幼从余授读,余督之严,弟亦刻苦自立,十九岁补弟子员,旋以优等食饩,余益以远到期之,自悔进自异途,有违先赠公遗嘱,故於弟责望甚切。弟乃负笈从师麓山,常数载不归,冀博一第以慰父兄之志,屡举报罢,由是郁郁不自得。同治壬戌暮春,余赴广东陈皋之任,弟亦先期赴省以待乡试,临别涕泣,自谓此行当决一战。仲秋感疾,不能入闱,愤恚增剧,归至湘潭而卒。弥留之际犹云:“寄语吾兄,毋勿望我成名矣。”呜呼,痛哉!弟长身鹤立,天性孝友,事先赠公有孺慕之诚,每逢先赠公盛怒,弟辄以片语解颐,故最为先赠公钟爱。余素偏急,往往摘弟文字之纰缪者厉声呵斥,弟顺受之而已。仲弟初以家贫弃儒就贾,弟常蹙然不安。及仲弟与余相继从戎,弟时以锋镝死亡为虑属。余以事至长沙,弟由书舍橐笔来寓,与共晨夕,知余不能久留,汲汲顾景,惟恐其尽,以余无子劝置妾媵,至於声泪俱下,或见余有过失不以言谏,而以色谏,使余憬然自悟。咸丰辛西仲冬,弟至桂林省余,泫然曰:“弟既赢弱,兄又日履危机,此后恐不复能聚首。”余感其言之悲切而强慰之,虽耿耿于怀,初不谓,遂成谶语也。弟治家有法度,弟妇田家子,不知礼数,弟引至内室戒之,从不闻有诟谇。待人不设城府,杯酌之间,披露肝胆,有所然诺则始终不易。尝从余乞钱以周朋友之急,余故靳之,弟曲陈其苦况,必得而后已。自奉甚俭,虽门户渐大,而寒素如故。荫渠制军家居时,延弟入塾以教诸子,尝称为邑中一好秀才。余虽遭时窃位,其见重於乡党不及弟远矣。噫,以弟生资清粹而勉力进修,为乡先达所奖借如此,使余早闻道,以希圣希贤之业相与切磋,天复假弟之年,其造就固未可量,而余顾沾沾於制科,以得失为欣戚,致弟蹭蹬场屋,齎志以没,则余之识见卑陋,训迪无方,以促弟算,咎无可诿矣。羁旅游魂,归来何日?呜呼,痛哉!弟讳瑞一,改名镇,县学优廪生,以子贵,赠承仕郎,生於道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时没於同治元年八月二十日,时年二十八岁,葬猫儿塘某山某向,娶傅氏,封恭人,无出,继仲弟第二子能缉为嗣。今上登极,以覃恩承二品荫生,光绪五年己卯科考取入邑庠。余自弟故后即欲一言彰弟行实,以示子孙,每一伸纸辄肝肠震裂而止。今恸稍减,而余亦老矣。海峤崎岖,迄无休止,恐仓卒填沟壑,无人知余弟之生平,使履仁蹈义之儒与蔓草荒烟同归湮没,余何以对弟於泉下?兹略叙其梗概,揭之墓左,表弟之善志,余之哀云尔。胞兄坤一笔述。


胡子哥日记
原创文学。历史故事。情感小说。我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