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清明

文摘   2023-04-05 09:55   湖南  

永恒的清明

湖南省新宁县第五中学蒋双

虽是春寒料峭,清明还是悄然来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我们国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已经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让国人感受到对先辈的尊重、人世间生存的美丽、以及对生命的敬重。清明节在我国节日文化上已经不仅仅具备单一的祭祖功能,而是具备着显著地二重性——既有对逝者的祭奠,又有对生者的寄望!

寒食春风杨柳斜

源于周代的清明节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使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活动成为越来越广泛的民间传统习俗,通过祭祀祖先这种带有浓烈宗族性质的活动,不断强化家族人员对于本宗族美好传统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以增强家庭、家族、家族小共同体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忠诚和凝聚力。

国人向来有“老人不传古,后人失了谱”的传统,因为祖国文化的深远和浓厚,我国的文化典故浩如烟海。提起清明节,就不得不提起“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的典故,不得不忆起介子推的故事,回忆起寒食节的来历。春秋时代的介子推,追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流离失所的生活虽然异常艰苦,但“忠臣不事二主”的介子推始终不离不弃,在重耳断粮缺水命在旦夕的危亡时刻,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重耳充饥。

重耳在流亡了十九年后,重返晋国,成为称霸一时的晋文公,于是大肆封赏过去追随自己流亡的随从,封赏之时却惟独忘记了介子推。旁人很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惊觉,心里很是惭愧,于是派人几次去请介子推进朝受封,介子推却不肯上朝,晋文公只好亲自前往。当晋文公找到介子推家里,只见门户紧闭,不见介子推人影,原来介子推不愿再见重耳,已经背着母亲躲进山了。晋文公心里更是惭愧,只好派人进山搜索,但毫无所获。有人向晋文公建议:介子推是著名的孝子,如果三面放火,留下一方,大火烧起来介子推就会带着母亲走出山来。万般无奈中,晋文公只好下令放火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受封。孰料山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却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派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看着这个情形,晋文公不禁嚎啕大哭,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感激,更为了心理上的慰藉,晋文公决定为介子推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当人将介子推的尸体从柳树旁弄开时,发现背后有一个树洞,洞里一片衣襟上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完这首诗,更是伤心欲绝。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将介子推母子安葬在焦柳之下,把山改为“介山”,立祠时祭,并把烧山之日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命令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而这首诗,也成了介子推对晋文公治国的最后的诤言

次年的同日,晋文公率领群臣白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坟前,却发现焦柳死而复生,枝叶繁茂。“男孩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见此情景,晋文公如见故人,走到柳树下摘下一根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跪在坟前伤心得泪如雨下。群臣亦是情之所至,全都跪拜在坟前,哭声一片。

祭扫后,晋文公将复活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将这天定为“清明节”。

岁月流逝,乾坤更替,清明逐渐取代了寒食。原来在这天只为祭奠介子推的习俗,也逐渐被中华民族演变成尊宗祭祖的清明扫墓了。因此才有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种悲切的诗句。路人为何“欲断魂”?白居易做了让国人倍感哀怨和亲切诠释:“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棠梨花应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那种对亲人眷眷的思念,是如此的绵长悠远!

清明祭扫各

本着“前三后四”的传统旧俗,“清明挂纸子挂青,坟前钱。”清明时节人们都要带上各种祭果纸钱来到亲人的墓前祭奠,烧香磕头。这应该有着双重的心愿:除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更有现实的祈求,那就是求得祖先的保佑,护佑来年风调雨顺、身康体健、家人平安,甚至于升官发财。

古人也有对这种仪式存在透彻的悲观的慨叹: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坟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到现在,人们应该意识到重要的不应只是形式和排场,而是内心深处对亲人最深切地哀思和怀念,甚至是敬畏。

近年来,不用广为宣传,无须大力提倡,“文明祭祖”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民众祭祀的意识不再是封建社会那种带有明显宗族势力的炫耀,而回归于社会和谐和合力的凝聚。祭祀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鲜花、绢花祭祀等环保、文明、健康的祭祀新形式正在兴起。介子推的忠义,不想催产了中华民族一项永恒的文化形式。

对清明文化的继承,既然上升到国家的姿态,那我们就应该以唯物的观点来寄托对祖先和亲人的怀念和哀思,而不应是迷信的期盼和封建的祈祷。

游子踏春半出城

俗话说“清明要明,谷雨要雨。”江南的烟花三月,其实多是烟雨迷蒙、细雨霏霏。但作为节日的本身,国家把它定为了法定的节假日,如此则让这一天从晦暗不明的状态走了出来,让这个特殊的中华民族文明内涵的原来分散的只具备宗族意义的小团体心态,上升到了统一的国家姿态,彰显了我国当今社会的宽容与祥和,更赋予这一天以时代的意蕴了。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清明,已经不再是寒食,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是烟火——清明节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祭祖,于是人们的意识里,清明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种哀思和清冷的沉重。每逢清明,家族人员相约一起,带着家小,提着食物、酒菜、水果、纸钱、香火、鞭炮等祭品去祭拜祖先。而这种祭祀,就是在极左时期也不曾间断过——“文革”时期,学校会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为先烈扫墓。随着纪念先烈红歌的旋律,“红小兵”们在烈士墓前紧握着拳头,挺起小小的胸膛向先烈们宣誓: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然后第一次戴上向往已久的红领巾!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是最熟悉的农谚。没有耕耘何来收获,珍惜这个季节就是珍惜收获和生命。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暮雨晓雾,鸟语花香。扫墓之时,因利趁便,一家老少在山地旷野游乐一番,于肃穆和庄严之后放松一下心情,不亦乐乎?也难怪丘迟在《与陈伯之书》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江南春景的描绘,就让陈伯之思乡之情顿生,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率部南归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风筝无论飞得多远,也离不开主人手中的那根线。中国人走得再远,心中总是有那根梦魂牵的线,这根线,就是如同清明节一样丰富深厚、传承了几千年在国人心中永恒的中华文明!


胡子哥日记
原创文学。历史故事。情感小说。我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