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读图练习|一日读一图(0105)

百科   2025-01-05 12:00   广东  

   各类心电资源大集合


昨日心电图参考解析

58岁男性患者,双下肢水肿一周,查心电图


 参考诊断:


窦性心律

左心室高电压

T波高尖


 分析意见:


如图所示,P波在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且RV5>2.5mV因此判定其为左心室高电压;且T波在V3-V5基底部变窄且呈双肢对称高大直立,由此判定其为T波高尖,T波高尖常常出现于高血钾患者。


 知识点:


高血钾的心电图改变


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

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

因为血钾增高将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所以高钾血症可出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在处理高钾血症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心电图监测。

高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早期):T波进行性增高。T波变得窄而尖,大多数患者Q-T间期缩短(部分患者Q-T间期正常或延长)。血清钾低于6mmol/L时的高钾血症即可出现这些变化,血清钾达到6mmol/L时,T波的高尖非常突出。

这种高尖T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急性心肌缺血时出现的高尖T波很难鉴别。但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期间,大多数 患者Q-T间期正常或延长。

T波反应心室复极的电变化。在心肌复极过程中,钾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复极的速度与细胞膜对钾的可通透性成正比,而钾的可通透性与血钾浓度的高低成正比。

在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可通透性减低,钾向细胞外渗透的速度减慢,使心室肌的复极过程延迟,因而T波减低而U波增高。

在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对钾的可通透性增高,钾向细胞外渗透的速度增快,使心室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加速,因而心电图上出现高尖而狭窄的T波。因为心房的复极波隐没于QRS波群之中,所以看不到它的变化。

不同浓度高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改变


第二阶段:QRS时间延长,R波降低,S波加深,P-R间期延长和ST段降低。

QRS波群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变化。心肌的除极主要是由于钠离子突然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的负电位突然消失甚至逆转。

因此,这一过程主要与心肌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可通透性有关,而细胞膜对钠的可通透性与静息膜电位高低呈正相关。高钾血症使静息膜电位减低,因而可使除极速度减慢。

当血清钾升高到7~8mmol/L时,心室肌的除极速度即可减慢,所以QRS时间延长。QRS波群增宽一般并不伴随各波形态的改变,但偶尔可见R波降低和S波加深。此时T波的变化如前。



血钾为8.0mmol/L,心电图可见T波高尖,QRS波增宽,P波消失等多种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


第三阶段:P波降低增宽,最后消失,QRS时间和P-R间期进一步延长。

P波是心房的除极波。与心室肌细胞的情况一样,血钾升高也将使心房肌细胞的除极速度减慢,因而P波降低,增宽,甚至消失。

因为P波增宽,所以P-R间期延长。当血清钾水平达到10mmol/L时,即可出现上述的心电图改变。

 血清钾>9.0 mmol/L 时心电图表现


钾为10.0mmol/L,心电图可见P波消失,多个异位心室搏动,心律绝对不齐

第四阶段:QRS波群极度增宽,因而与T波融合,形成一个正弦波形或双相性QRS 融合波.在血清钾上升到12mmol/L时即可出现这种变化。


第五阶段: 出现心室颤动或停搏。


在上述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心室扑动或纤颤;也可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甚至心室自搏心律。



患者男,28岁,因胸闷心悸就诊,图为其心电图


内容整于是于重症医学,张军伟,参考临床输液学

END

心电图图谱
基础、入门心电图练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