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图片来源:百度
撰文︱何晓笛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导读
英语母语者更多地依赖于正字法和音系之间的映射来获取意义,而中文却在音系映射方面缺乏透明度。而正字法信息对于掌握字符结构至关重要,例如,汉字识别严重依赖于词汇部首的位置规律性。因此,在学习汉字时,未能掌握词汇部首的位置规律的学生可能会造出假汉字。
这篇发表于《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port)期刊中的论文意图通过N170成分的响应来研究正字法规则(位置规则性)是否影响真实汉字的视觉识别以及SUCC和CONC之间是否存在与潜在效果相关的共同过程。
正字法规则对真字加工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汉字,一些研究人员报告了适应效应,神经适应是指神经对重复刺激类别的反应减少,如相较于类别间条件(汉字和面孔的交替表示),类别内条件的N170成分会减小。此外,之前的一项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在左半球,真汉字和伪汉字会比假汉字引起更大的N170反应,这表明真字和假字似乎在左后区被处理为不同的类别。此外,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启动效应与汉字偏旁部首的位置信息有关,当启动和目标刺激的相同部首处于相同位置时,启动汉字才有助于目标(低频复杂汉字)的识别。
尽管先前的研究已经对正字法相似性以及部首位置偏好的启动效应做了许多研究,但正字法规则性(位置规则性)是否影响真实汉字的视觉识别仍不清楚。此外,也可以根据N170变化区分假字符和真字符处理的神经机制。因此,学者假设N170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真实汉字处理中其潜在的促进正字法规则的效应。
在面孔实验中,一些研究人员使用“适应范式”来寻找适应效应,其他一些研究人员采用“竞争范式”来寻找竞争效应。此外,Kovács等学者通过使用连续条件(SUCC,其中S1先于S2并在S2出现时消失)、并发条件(CONC,其中S1先于S2,它们同时消失)和同步条件(SIM,其中S1和S2同步呈现并消失)开展实验。结果表明,当第一个刺激(S1)是人脸而非乱码的人脸时,随后呈现的人脸(S2)所带来的N170响应减小。
因此,本研究使用SUCC、CONC和SIM条件来探索上述汉字正字法规则的潜在适应效应。此外,在以往与汉字促进效应相关的研究中,干扰词和目标字符是异步呈现的,这与SUCC和CONC条件相似。如果在实际汉字处理中存在正字法规则的促进效应,我们将期望SUCC和CONC条件下会有共同的促进过程。
实验刺激由50个真汉字和50个假汉字组成,假字是用真字现有部首构建的,但所有部旁部首的位置不合理。匹配真字、假字不同结构的平均笔画数,且真字中没有重复的部首和发音,假字也如此。所有具有灰色背景的黑色字符都呈现在左视野或右视野上。
每一次SUCC或CONC试验都从屏幕中央的注视点开始,间隔为500-1500毫秒。然后,一个真字符或假字符出现在左或右视野中,随机时间为500-700毫秒。之后,在第一个刺激下方呈现一个真实字符,时间为300毫秒。在每次SIM试验开始时,注视十字以1000-2200毫秒的随机间隔居中出现。然后,紧随其后同时呈现第一个刺激(真或虚字)和第二个刺激(真字)300 ms,位置与SUCC和CONC中的位置相同。
本研究测量了N170反应,以检查正字法规则性如何影响真实汉字的处理以及 SUCC和CONC之间是否存在与潜在效果相关的共同过程。在行为上,我们发现与SIM相比,SUCC和CONC的错误更少,响应时间更短,证明了SUCC和CONC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它们与SIM的差异。
同时,我们的发现也证明了真字左侧化的早期结果,其N170响应强于假字符,这表明与左偏侧化字符相关的N170成分是受正字法加工影响。与真字相比,假字前面的真字的N170双侧响应较小,这表明正字法规则可能会抑制对真汉字的识别。此外,抑制作用存在于SUCC 和CONC中,但不存在SIM,这类似于SUCC和CONC之前报道的面孔所常见的适应效应。这一发现表明,SUCC和CONC之间可能存在汉字正字法规则常见的抑制过程。
参考文献:
He, W., Fan, C., Ren, J., Liu, T., Zhang, M., & Luo, W. (2016).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inhibited orthographic regularity effect on the recognition of real Chinese characters. Scientific Reports, 6(1), 23275. https://doi.org/10.1038/srep23275
责任编辑:刘彦池 刘若溪
你可能会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