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吐槽“:
孩子一旦开始“学习”,就从聪明伶俐变成了:教拼音,拼音记不住,教算术,算术做不出。
为什么明明不是笨孩子,一遇到学习,就不动脑筋了呢?
于是,我们常脱口而出——“这孩子怎么一点不动脑筋?”,
其实这话对娃一点用都没有。
很多人喜欢把“智商“和”认知能力”混为一谈,把原本是“能力不足”,非要说成是孩子的“态度问题“。
孩子不是不爱动脑筋,可能就是不会动脑筋。
孩子从懵懂到睿智,需要通过”学习“,也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过程。
我一直觉得,学习的关键就是“学会动脑筋”,而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恰恰就是最好的,开动脑筋的锻炼。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要满足于记忆和背诵,孩子每接触一个新的概念/知识,父母可以尝试帮助孩子理解背后的原理、道理和故事。
举个例子,孩子第一次知道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大部分父母肯定都是让孩子背。反正没有为什么,246810是偶数,13579是奇数。
但如果我们去告诉孩子,所有偶数都可以拆成一对一对的,奇数就不行。
那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改变了,对他们来说,就不是“没有为什么,只是背”。
他们的小脑瓜也写入了一个代码,凡事多思考一步,多问一句,原来就有不一样的答案。
当然,不是要求父母非要有个“最强大脑”,数理化都超级棒,但至少父母自己遇事能思考,凡事过脑子;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主动地说,这是为什么啊?我想去学,我要试一试。
恕我说句掏心窝,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个滤镜就是父母给的。如果父母不会动脑筋,那么我们的思维惰性就会传给孩子。
看到这,有朋友肯定会说,我意识上想改变了,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入手怎么办呢?要提高“动脑筋”能力,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元认知。所谓元认知,大白话就是,知道自己在“怎么”思考,这种能力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锻炼的。首先,向孩子展现拆解问题的过程,这是最关键的提升元认知的方法。比如孩子回家抱怨不想做作业,与其教训,不如变成和孩子一起动脑筋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第一步,先来定义问题:为啥不想做作业呢?哦,原来是作业太多,觉得不可能完成。那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怎么让“那么多作业”这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可能”呢?2.再把作业归归类,觉得可以轻松快速完成的放这边,觉得有困难要花很多时间的放另一半;3.制定计划,先尽快完成容易的,再给自己一个目标,就花1小时集中解决困难的。只要这一小时足够专注,时间到了哪怕没完成,我们也结束了,这样争取2小时以内搞定今天作业。
以上只是举例,大家不要纠结具体的时间,关键看思路。这样的拆解过程,就让孩子很直观地看到,原来所有“难题”都能解决。
再再举一反三,孩子很小的时候,玩积木时,爱说“妈妈帮我,我要把奶牛放进去,但是放不进去"。这时候千万不要直接上手替孩子解决,这可是展示思考过程来帮助孩子理解什么叫“动脑筋”的好机会啊。第一步,先来定义问题:我看到,你想让大奶牛回家,但现在奶牛进不了农场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看看,是牛大?还是农场大?(真的放在一起对比一下)牛大,农场小啊!那怎么办呢?“”找个更大的房子吧,(拿出更大的农场,再比对一下),再看看,是牛大?还是房子大?对!房子大,牛小!“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上面的举例很小儿科,当我们在小事上一次又一次剥夺孩子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我们凭什么要奢求孩子上了学,在“重要”事情上就能主动动脑筋,积极思考呢?动脑筋就是锻炼大脑的“肌肉”,从小事上主动向孩子展示思考过程,孩子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和动脑筋的能力。那么接下来,如果孩子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就更要有意识地引导,促进孩子自己思考。再来举个例子 ,孩子说,妈妈,我这道数学题不会做。又要回到前面反复强调的,不着急上手帮忙,更加不要教训,可以用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孩子思考。书上有没有类似的例题啊?-- 提供解决类似问题的方向,也是给了孩子一个学习策略哪一些是你会的,咱们先把会的做完,剩下的,妈妈和你一起进行 -- 联系新旧知识,先把旧知识运用起来,逐步突破。这里也是提醒大家,所谓“动脑筋”并不需要全知全能,如果能精确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这个觉察本身也是在动脑筋。当孩子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不管是请教老师同学,还是开小灶针对性强化,都会更加有效。动脑筋这件事,说到底就是家长先要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先要喜欢“困难问题”,愿意解决“困难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说到底是一辈子的能力,咱们成人有了,孩子就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