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附1-12年级重点培养方法)

文摘   2024-11-10 18:31   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来源:网络
父母陪伴的五个“坑”
正在毁掉孩子的潜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第一个坑:敷衍太过,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没有陪伴。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
第二个坑: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
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第三个坑:回应太少,和孩子距离很远。
有些家长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么,一句“好的”、“知道了”就应付过去了。
对于3-12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四个坑:说教太多,会使孩子产生厌恶。
说教并非教育,只是一种发泄,一场不负责任的指责。
父母总是说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当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五个坑: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并非机器,不是我们付出了爱与关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馈。
教育孩子,不应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
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
只有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一对好父母,胜过200个好老师!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
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于是,儿子把想跟爸爸说的话都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门口或茶几上,纸条上既有他的心里话,也有他想问的数学题。
爸爸看到,就会在纸条上写下回复,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
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父母”这个角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每位父母,都必须对孩子亲力亲为。
陪伴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小学到初中陪伴+培养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

1.写字工整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再去纠正他,会让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就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2.做作业速度

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作业速度慢。

所以一开始不要求正确率,只要求速度,严禁边做作业边玩,尽量做作业中途不吃东西、不上厕所。先做他不擅长的作业。

这个阶段切忌把追求成绩错误地表现为要孩子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

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跟自己竞赛",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分数、名次的追求。

小学一二年级还要培养孩子每天朗读、写简单日记的习惯。总之,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四年级

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高考的学习成绩,小学三年级和高二成绩相关系数为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说了。

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加强不能放松。

三年级后不用跟一二年级一样再坐在旁边陪伴孩子做作业了,他们开始主动积极的接受新知识,但你要教会孩子做计划表、整理错题、做笔记。

1.语文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阅读计划表,记录每个月的阅读字数。中年级也是孩子写好作文的关键时期,平时孩子写日记要引导他多写生活中发生的事儿,多描写细节。

2.数学

从三或四年级开始,如果孩子学习轻松,喜欢挑战,那么可以学点奥数,但是千万不能强迫。

学奥数要抱着训练态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随随便便应付,学奥数最难得的是坚持,首先家长要坚持,做好情绪的疏导,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既然选择了就坚持,既然坚持了就努力做好。

3.英语

三四年级英语是从听说到读写的过渡期,平时多看看英文绘本,要求孩子拼写单词等。


三四年级开始教孩子画重点、整理错题本、简单记笔记。


记笔记和找重点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让孩子尽量做到边听边写,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



小学五、六年级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以后,不用再过问课业细节了,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是不是很轻松?

这时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后初中高中你也同样省心的。

1.语文

语言素养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小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进入初中语文再差也不会差哪去。

小学学过的或者要求必备的古诗词,最好分类整理一下,并定期朗读背诵,做到滚瓜烂熟。

成语和文言文词句积累一定要知其意识其字,并且要体会文言文的语感。

2.数学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家长尽量让孩子去学奥数,不管孩子学不学得好,肯定不会让孩子越学越笨!

那些学过奥数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他们的思维明显比没学过奥数的活跃,新知识接受能力也比他们强,这些孩子便越学越带劲,考试分数就慢慢拉开了距离。

数学考试也是以中考为标准,很多题都是中考原题。

都是找规律、周期循环、图形数数、简便计算、定义新运算、数列求和、方程解题等等......运算律尤其是分配律要反过来倒过去地会运用。

3.英语

现在初中英语虽然从字母学起,但进度很快,还没消化又讲新课,作业全是课外试卷,周末更是几大张。

建议在小学将英语学得扎实点,学得多一点,进入初中英语学习也会轻松许多。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背一样都不能少,不然就会变成老大难科目。


初中阶段

从小学到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跨度,无论在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上,都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个转变中,家长的角色也至关重要。无论您有多忙,以下这5件事不得不做。

1.增强意识——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初中生活

面对陌生的同学环境,想要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时间的长短则和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

这个时候,家长要提防两种极端心态的产生:

一是经过漫长的暑假,心早就"飞"了,还会觉得初中学习会和小学学习一样简单,因此漫不经心;

二是对初中学习过于担心,生怕自己会落下。

前者需要家长的"醍醐灌顶",强调初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难度,后者则需要家长更多的鼓励和信心的给予。

2.确立目标——对比近几年中考形势,辅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考的考试范围、考试政策,不同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作为孩子的"大后方",家长需要在这些方面花些时间和精力,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些官方或教育类的网站。

参考往年的中考分数线,可以帮助孩子基本确定一个努力的方向,把每一步走得踏实。

3.充分了解学校制度、基本规范、考试选拔等等都要提前弄清楚。

很多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该校的高中部,才进入该校的初中部的,因此要及早了解相关学校直升高中的选拔标准。

到底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是按总成绩排名;对具体学科的成绩是否有要求;具体名额的分配又是怎样......这都是需要家长提前考虑的问题。

尽早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尽可能创造条件。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影响孩子的高中升学。从现在起,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

4.及早沟通——向任课老师传达孩子的基本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和老师沟通并不是为了以后给"打小报告或者""探听孩子底细",家长要把这个态度摆正,不要给孩子留下随时受监视的感受。

尤其对寄宿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家长要做到对孩子了如指掌必须通过与老师这座桥梁。

这里的老师,除了班主任老师,还有各任课老师。毕竟中考是一个综合的选拔性考试,与老师沟通,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过度偏科,了解孩子的心态变化,并且积极配合老师。

5.找到方法——如何应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听话"那是家常便饭。

这个时候,家长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呵斥或者动手了,需要的是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能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这个是关键期,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的镜子,更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多向优秀的家长取经,改变之前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初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家长来说,更是万里长征的重要一步。要想下好这盘棋,必须把每一步都走好。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根据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帮孩子成才、成人!

-END-
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洞见父母,和千万父母一起成长。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

洞见父母
和千万父母,一起做智慧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