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暖心
前两天,路过邻居家时又一次听见了“鸡飞狗跳”的声音。
当时正好撞见邻居家的小儿子夺门而出,嘴里还咆哮着:一天就知道叨叨叨,你除了骂我还能干什么?你真的让人很烦啊!
邻居下班回来,发现小儿子在偷看小说,说了他几句,然后孩子就顶嘴了。而小儿子因为最近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了,回家妈妈又骂他,让他的情绪一下崩溃。两人就因为这件事吵起来了,最后小儿子被气得离家出走了。很多家长抱怨:自从孩子大点了家里就“鸡飞狗跳”,孩子见我就和仇人一样天天对着干。北京市曾经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显示:对父母持负面态度的孩子,竟然超过了95%,一半以上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和孩子“较劲”,你就输了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求助:
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初中后就把他送到了一所私立中学住校学习。没想到,去了私立学校后他的成绩一再下降,到了初二居然出现了抽烟翘课的现象,成绩也掉到了班上最后几名。被气坏的妈妈,就惩罚儿子抄课文。儿子不愿意,妈妈就把他按到书桌旁,逼他抄。儿子生气地拿课文打到妈妈头上,妈妈反手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摔门离家出走。因为妈妈总想着和孩子“硬碰硬”,所以才会激起孩子的对抗心思。一位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英雄,有一天走在平坦的路上,被一个鼓起的袋子绊了一跤。这个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其实,海格力斯就像生活中“爱较劲”的父母,总是抓住孩子的一个错误不放,甚至与孩子过不去。最终它就会像海格力斯与膨胀的袋子一样,让孩子出现“弹簧式”的反抗行为:“你越跟我过不去,我越不让你痛快”的消极抵触情绪。教育最大的难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跟孩子较劲。作家池莉在《和女儿一起长大》一书中,讲述了和女儿相处的细节。女儿性格内向敏感,池莉就带她到户外去玩耍,锻炼她的体力和胆量;我的孩子不是天才,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是60分万岁主义者:少一分流泪,多一分太累,我们只要平常快乐与轻松的日子。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是深爱自己孩子的,但方式不一定是孩子能接受的,父母要学会“以柔克刚”,减少教育中的锋芒,孩子才愿意走近你。父母的“愿望投射”,让孩子更叛逆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有哪些父母自己做不到, 却要求孩子做的事?
自己比不过身边的同龄人,却要求孩子实现跨越式赶超,在下一代将他们的孩子狠狠比下去。
父母的这一条条“罪状”都是放在孩子身上的愿望投射啊!他询问了80名大学生,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牌子,在校园里走动。有48名学生表示愿意,并且认为:其他的学生,也会觉得背牌子走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剩下的学生却表示不愿意,他们认为:大多数人也会像自己一样,觉得背牌子走路很丢人。很明显,这些学生都把自己的想法,当成了所有人的选择。把自身的个性、喜好、观念、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以为对方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尤其是父母,总是习惯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性投射在孩子身上。而这样的“投射”会让父母带着评判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陷入一种“我一直不满意你”的状态。最终结果是: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让孩子感到窒息,让孩子更叛逆。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应该将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而不是强迫孩子。不要把你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去,我跟我孩子都有独立的空间。我就跟我儿子说“只要我们这个过程都努力了就行了,不要太在意结果”,如果家长很在意结果的话,对孩子不太好。
养育孩子,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他,而是给他真正需要的。“高人一等”的父母,给不了孩子信任感
在《隔帘对话》里有一对母女的关系让人窒息。
妈妈一直在控制着女孩,女孩极度反感妈妈什么事都要和她对着干。为了解开母女两人的心结,节目组为女儿安排了一段对话。女孩表示说:逼我干我不喜欢的事,经常催我,让我感觉很烦。女孩说:成绩不好的时候,本来就烦心,然后她还一直说,就会更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干不了的事,其实会很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忙。看吧!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但是很多父母亲手“切断”了孩子的需要。他征集了17名大学生,分别将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或者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共同生活4个月。4个月后,实验者让这些大学生相互评定室内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在相处的初期,同宿舍的人明显比不同宿舍的人要亲近;然而到了后期,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人走得比较近,成为影响“自己人效应”的重要因素。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如果你被认定为对方的“自己人”,他会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干涉、控制、唠叨,总在孩子面前高人一等,让孩子对父母少了“喜欢和欣赏”这一层概念,所以孩子无法信任父母。好的父母,都懂得“放低自己,不在孩子面前高高在上”。他却没有揭穿儿子,反而和儿子分享了自己早恋的经历。自始至终,关于儿子裤兜里的情书,父亲没有提一个字。但儿子却因为父亲的一番话醒悟,收起了那些小情书。如果你想成为孩子的“自己人”,需要学会“共情”去让孩子感觉到心理同频。尤其是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孩子可以从父母的言行里感受到爱、尊重、关注和接纳。父母让孩子感觉到了父母的信任和理解,自然会收起身上的刺。父母的“音量”越大,孩子越暴躁
曾经在新闻上看过一对母女。
女儿有严重的厌学现象,网瘾、早恋、顶嘴、打架,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有一次,女儿因为晚回家半个小时,妈妈就把她连吼带骂地收拾了一顿。采访中,女孩说:“现在我就是在报复她,她折磨我14年,我就报复她4年,然后我18岁了,我们两不相欠。”虽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在音量上父母“战胜”了孩子,但是从你对着孩子歇斯底里地那一刻,孩子对你就只剩下“恨”了。指的是在对方犯错时,不要将情绪所外放出来,而是要适当的进行收敛,使用相对于温和的方式来和对方交流,将自己的语调也应该放低,这样就很容易让对方去接受你的训斥。更有心理学研究表示: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很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叛逆、不听话,不如放低自己的音量,给予孩子被理解、被接纳之感,孩子自然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这位妈妈没有吼骂孩子,而是这样说:画得很不错,要是在专业纸上,会更好。孩子有错,哪怕是一点点温柔平静的对待,都能让孩子拥有十分的安全感。作为父母,我们自然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人,而我们想要让这份爱得到回应,那就要用十倍的“心”去换取。*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