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惩罚孩子,不仅没用,反而会深深伤害他

文摘   2024-10-22 18:31   北京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常常走入一个误区:当孩子表现得不如人意或犯错的时候,就采取惩罚的方式,以期纠正孩子的行为。

比如打手、罚站、关小黑屋、没收孩子心爱的玩具、禁止孩子做喜欢的事情、承诺带孩子出去旅行因没考好就不带孩子去……

还有的父母,一时情绪过激,惩罚孩子完全不考虑后果,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和伤害,远大于教育本身。

只是作为父母,需要明确,惩罚的目的到底是帮助孩子纠正行为,还是恐吓、威胁。

很多时候,错误的惩罚,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糟。

不要对孩子犯错反应过度

不少家长一发现孩子犯错,出现不良行为,就如临大敌,好像孩子马上就要变成坏人,走上歧途。

孩子偷了一次钱,就开始担心他“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孩子说了一次谎,就开始担心他将来人品有问题;

孩子打了一次人,就开始担心他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

诚然,作为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确是非,建立底线,但这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错误过度反应。
其实,这些“担心”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调皮捣蛋的行为,再正常不过了,只要家长足够重视,教给孩子规则,自己做好榜样,孩子就会改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而过度惩罚,则会给孩子造成恐惧,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
一个贪玩的男孩下午跑出家门,玩得太晚了害怕被爸爸打一直不敢回家,家人以为孩子丢了,直到凌晨,在派出所民警帮助下才找到孩子。

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爸爸工作的工地玩耍,不小心碰到了气钉枪,被一钢钉中伤,小女孩忍痛回到家,什么都不敢说,直到晚上痛到不行了才告诉父母。到医院检查发现,钢钉刺入胸膛,离心脏仅26毫米。

当家庭里容错率太低,惩罚过重,孩子做错事后就会不敢说实话、遇到困难也不敢向父母求助,或者学会撒谎,逃避责任。
过重的惩罚,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导致孩子走向歧途。
犯罪心理学表明,恶性罪犯都有着严厉的超我,他们童年经历了父母非常严苛的对待:稍不如意,一点小错就要被狠狠地惩罚,这形成他们难以抑制的暴力犯罪冲动。
因此,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犯错和不良行为,惩罚孩子需慎重、把握好度。
安全问题之外,对于孩子犯错不要太过激动、粗暴,重点在于帮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恶》一书中说到:

“小孩子做了大人们认为的坏事,而这种坏事里有可能潜藏着超越了常识的高尚内容,这一点,我们不能忘记。”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动机和心理需求。

许多看似不好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信号,提醒家长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的真实诉求。

就拿偷家里钱这个事情来说:

一方面,有可能是孩子的物权意识还不够,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之间的界限,没把自己“偷”钱这个行为当回事;

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没有基本的满足,导致孩子产生物质匮乏感,进而诱发偷钱的行为;

还有一个可能,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不足,孩子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偷钱,而是用这种“坏行为”去吸引家长的关注。

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家长自己多反思,并耐心和孩子沟通,才能清楚: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行为?

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通常来说,孩子的“不良行为”,大概率上都与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紧张的亲子关系、家长做了不好的榜样有关。

比如家长习惯压制和否定孩子,孩子就可能通过各种叛逆行为表示反抗,维护自己的权利。

因此,当孩子犯错、出现不良行为,家长首先应该从上述几点来思考,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再来看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做到这一步,家长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不是单纯的“惩罚”能够解决的,而是指向了更深刻的议题。

看见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后,该满足的需求尽量满足和回应孩子,教育方式不对就及时改变,给孩子做了坏的榜样,以后就多注意言行,以身作则。

这样的引导,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能从根源上纠正孩子的行为。

惩罚也应该有温度

为了惩罚孩子,有些家长把幼小的孩子关小黑屋,任凭他声嘶力竭地哭喊,也置之不理;

有些家长在公众场所,肆无忌惮地打骂、羞辱孩子,一点也不给孩子留情面······

父母冰冷的态度、刻薄的语言、旁人异样的目光,是毁掉孩子安全感和自尊心的“利器”。

这时,惩罚的教育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取而代之的是被抛弃的恐惧、被当众指责的羞耻,成为孩子噩梦般的时刻,甚至是一生的阴影。

孩子渐渐变得胆小、自卑,有些个性强的孩子,还可能会破罐子破摔,越来越叛逆。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小时候做错事,父亲和母亲的反应截然相反,母亲会狠狠地打她一巴掌,而她的父亲则会责备地看着自己。

母亲的巴掌很快就过去了,父亲的责备却让她产生了长时间的内疚。

所以她更宁愿接受母亲的一巴掌,因为这会让这件事很快地过去,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

情绪失控的暴力惩罚,往往都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效果。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意思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事物,没有能超过情感的。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如果忽视情感的重要性,只懂得冷冰冰的管教,很难教育出心理阳光、自信优秀的孩子。

即便是惩罚孩子,也应当带着情感和温度,让孩子明白:

“父母针对的只是你的行为,对你的爱不会改变。

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面对错误、认识错误,并且对它负责。

而我们,会陪着你一起面对。”

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带着尊重和关爱的惩罚,更能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拥有改变的动力,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比如孩子撒谎了,比起严厉批评,可以从正面鼓励他:“你一直是个诚实的孩子,妈妈也相信你以后也会是个诚实的孩子。”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说:

“一个孩子应该经历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到错误的惩罚。”

自然后果法,是指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产生思考,进而自我纠正,这比来自父母外力的惩罚更为有效。

比如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可以适当提醒孩子,如果他依然不写,那就让孩子体验熬夜犯困着写作业这种难受的感觉,或是承担没好好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的后果。

慢慢的,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开始自我改变。

在自然后果不适用的情况,家长可以在思想教育后,让孩子付出实际行动,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责任。

比如孩子打人,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小朋友准备一份礼物,并真诚地向他道歉。

除了自然后果法,家长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失去某些特别待遇、禁止某些权利的方法,而且最好是提前和孩子约定好。

比如:孩子玩完玩具总是不收,把家里搞得很乱,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下次不好好收拾玩具,就没收最喜欢的玩具一个星期,并严格执行。

用事前立规矩,代替事后惩罚,更有利于规范孩子的行为。

有句话说得很好,好的教育,应当是唤醒,而不是驯服。

教育孩子,家长不要太依赖“惩罚”的方式,而是多用启发、提醒和信任,向孩子表达一种正面的期待、积极的暗示,才会激发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懂得自我完善、自我激励。

文末点个【在看】,与您共勉!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END-

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洞见父母,和千万父母一起成长。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




洞见父母
和千万父母,一起做智慧家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