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记录16岁儿子抑郁跳楼后,自己的心路历程。父亲收到儿子最后一条短信:“我实在是走不出来。”慌张冲上天台,不见儿子。用父亲的话说:“他的人生和我的人生都戛然而止了。”此后,父亲日日夜夜难以释怀,不敢住家里,不敢进影院。细细翻看儿子的每一张照片,在梦里给儿子道歉:对不起,爸爸把你弄丢了。看完这位父亲的日志,整个人很压抑,字字句句,直扎心口。为孩子惋惜,为父母心痛。 很多家长不解。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有点挫折就抑郁了、跳楼了、自杀了,心理就这么脆弱??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问所有父母一个问题:你了解现在的孩子吗?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是“大人说话,孩子别插嘴”。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顶嘴这件事都是不可想象的,更别说跟父母对峙了。 我们打心底里会觉得,父母的话不可违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最少是2个人,甚至是六个人围着他转。 这种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小孩,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基本上,8岁左右的小孩,就已经能熟练运用“凭什么”这三个字了。 这在很多父母看来,就会觉得:小孩怎么可以这样,简直惊世骇俗,无法接受。 在父母权威下长大的孩子,却要去养育在尊重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对当代父母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父母过高的期待,压抑孩子成长的天性。
我们小时候,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
于是,自己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得还不错。
可现在呢?
六个人的关注、情感、精力、心血、资源……全部倾注在了一个孩子身上。
心理学认为,孩子天然是会为父母牺牲的。
会把父母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标准,会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父母的高期待上。
就像那个自称“北大废物”的李雪琴,她在节目中沉重倾诉:为了妈妈高兴,每次考试从来不敢考第二。
而她在这种“妈妈爱的期待“下,一度抑郁,曾花了一个小时试图自杀。
这真的就是,孩子得到爱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期待。
父母期待越高,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会越大。
长期在一个高压力的环境下成长,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极端的高要求、高目标、高竞争感。
这样的孩子,无法承受失败。
一旦失败,他们的信念便会崩塌,人生便全线溃败。
背着沉重包袱的孩子,如何轻装往前走?
当今的孩子,太孤独了 李教授和女儿聊天:你们这代人比我们这代人幸福,可以天天学东西,真棒!每天早上7点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5点半,晚上回家写作业要写到11点半。 想想我们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软件,也没有五花八门的娱乐设施。可孩子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学习之外的时间,全是自由安排。 无论是踢毽子、抛石子、跳房子,都是最纯粹的互动和嬉戏。即使挨了骂,转头就能找小伙伴疯跑疯玩,精力和情绪,永远有宣泄的地方。 再看现在的孩子,虽然可以去的地方很远,甚至动不动就能出个国,接触到的玩具和游戏也比我们小时候多且精彩。 但大多数孩子,放了学,都是急急忙忙被家长接回家,大门一关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看会儿书就该睡觉了。 90%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学甚至小学前,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活在电脑世界里的,现实感很弱。 两个孩子呢,都是手办爱好者,经常在网上讨论交流,聊得很顺畅。 结果,两个孩子一见面,居然无话可说,一合计,得“我们网上去说吧,再见。” 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换句话说就是,他在现实世界找不到自我的价值,就去网络世界里寻找价值感。 她说,“老师,我女儿上的是重点高中,可我在她手机里看见这个群,这群里玩这个东西”。 现实感虚弱,造就孩子贫瘠的自我,必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家简·特温格就曾在《互联网时代》中指出:“现在18岁的孩子,举动像极了过去15岁的孩子,而13岁的孩子就好像10岁的孩子。 青少年的人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安全,然而他们的心智却更脆弱了。”不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玻璃心,而是从来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的孩子这样。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同龄人的社交压力、父母长辈沉重的期待……承载了太多的心血、精力和资源,孩子们不愿辜负,也不敢辜负这份心意。 “中国的孩子真的太难了,要背世界上最沉的书包,参加世界上最多的考试,最早品尝孤独与压力。”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结尾,掷地有声的喊出:救救孩子……然后,写出了那篇令人深思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现在怎么做父母”,成为我们家长的新难题。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彷徨、都要焦虑、都要艰难。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不做压垮孩子的那根稻草。-END-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洞见父母,和千万父母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