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里的心理老师(实录)

乐活   2024-11-25 07:37   山东  

作者 | 草西
编辑 | 吴筱慧
小侄儿整个初中都在为能直升北京四中而努力。比较遗憾的是,最终他没能考上高中部,而是去了西城一所普通中学。由于“中考失利”,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的气氛怪怪的。我始终担心着他的心理状况。我把他们家的情况陆续告诉了几位初中心理老师,其中一位安慰我北京四中的心理老师很不错,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去咨询过。老师还发了一个号码给我,建议小侄儿开学后去预约。
其实,早在2021年,国家教委就出台了政策,要求中小学校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与成人咨询最大的不同是未成年需要引导,而在校的心理老师身兼“教师”和“咨询师”的双重身份,又能够同时接触孩子、家长和老师,与校外的心理咨询师有着截然不同的职责与处境。
另一位分享初中生心理知识给我的老师姓唐。唐老师本硕读的都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后考编上岸,成为了一名中学心理老师。在采访中她告诉我,入职两年多,她体会到了教师工作助人的快乐,却也遭遇了不少工作时的困惑和边缘化的处境。治愈学生的同时,作为一个“人”,她也有情绪和需求,想要被看见、被尊重。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是重庆一所重点中学的心理老师,2014年参加的高考。我是文科生,很多同学选了汉语言文学、法学或经济学之类的,但我对这些专业不感兴趣。填志愿的时候,我认为心理学对自我成长有帮助,就报了这个专业。
读完本科4年后,我选择了考研。毕业时,我参加了学校的公招考试。心理老师对我所学的专业来说,其实最对口。
拿到这学期的排课表,我长舒了一口气,一周只用上4节课,比起头一学年要上六七节甚至十节课,负担小了很多。可没想到,我的工作并没减少,来咨询的学生倒是增加了,好多还是初一新生。开学才三周,已经有十几个同学预约咨询。
我们初中部一共2000多不到3000人,从初一到初三共有56个班。我被招进来之前,学校已经有一位心理老师。她当了好几年校医,后来学校需要一位心理老师,让她兼职来做,就一直做到了我来。比起有些学校只有一个心理老师,我们互相有个照应。
国家教委规定,每个学校至少配一位心理老师,我们这边,原则上按照1:1000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可现实里还得看学校的安排。有的心理老师被招进来,要兼任德育老师、班主任、校医等,并不纯粹只做心理健康的工作。
我们的咨询室设在教学楼对面的一栋两层小楼内,一层是医务室,二层是心理健康中心,除了心理委员,学生一般没什么机会来。有个新生小添,自己逛校园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个心灵小屋,摸索着找上了门。
咨询室墙上的logo
她看上去是一个有礼貌的乖孩子。我对她说,你有什么困扰想来咨询的话,需要先填一张预约单。预约单上,除了要填姓名、年龄、班级等基本信息外,还要简单描述最近遇到的困惑,以及希望从咨询当中获得怎样的帮助。
小添嫌麻烦。我跟她解释,我们将要花一节课的时长,探讨你的问题,老师和你都需要协调时间。她当时没拿预约单就走了。过了半天,她又回来,下定决心预约。
我们学校的咨询不占用学生午休时间,一般利用信息技术课、体育课、美术课或音乐课等。小添拿着预约单,返回教室,确定了课程表,跟班主任请好假,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终于把填好的预约单交到我手上。

咨询的那天,小添刚坐下,就哭个不停,不是放声大哭,而是小声啜泣,还不时用纸巾擦拭着眼角。
我等她哭完了,才说话。孩子和大人不同,他们更坦诚,没有相互试探的阶段,通常来到咨询室,一坐下就开始哭。哭完后,她的情绪缓和了许多。
她告诉我,上初中后,随着学科增多,学业变重,自己有些焦虑,很怕家长和老师失望。有一次作业出了点差错,她感到压力很大。她是从另一个县过来的,从来没住过校,非常想家。我跟她说,老师20多岁了,每次离开家还是会哭。我问她:如果一个人来到新的环境,遇到很大的压力,明明心里不舒服,还每天乐呵呵的,正常吗?她听完后,终于笑了。
小添想过要么走读,要么转学,或者等妈妈工作稳定下来,初二的时候搬到学校附近住。我听小添讲了这么多解决办法,而且已经考虑到初二的事,表明她至少能坚持到那时候。
我还问她,平时怎么调节情绪?她说,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听歌。住校以后,她听不了歌,就自己唱;可后来怕打扰同学,也不唱了。我建议她可以找一个隐秘的角落,或者挑一个不打搅别人的时间。她想了想,立马脱口而出——还可以写日记。刚说完,又往回收,说什么没时间。初中的孩子有反复的特点,需要外力推一把。我鼓励小添,每天给自己写一句话就好,看看有没有帮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咨询,有天她跟我分享了一件事。
有个同学身体不舒服,要去医务室。她主动请缨,同学却推辞说“不用了,让xx陪我”。换作以前,她肯定很难过,甚至抱怨“大家都不喜欢我”,然而这一次,她直接问了同学“为什么”。原来同学是觉得她太瘦小,医务室又那么远,担心她扶不动,所以找了个身强力壮的帮忙。
当小添能够坦然面对的时候,我意识到是时候结束咨访关系了。通常我会先将咨询周期从一周一次拉长到半个月一次。一两个月后,再试探性地提出结束咨询关系。我记得刚开始提的时候,小添忧心忡忡的,害怕以后遇到问题,就不能来找我了。我一边安慰她,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依然可以预约咨询;另一边肯定她,相信她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开学后,我们会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给学生们做一次心理普测。根据评测的结果,酌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沙盘治疗中使用的沙具
中小学的心理问题分三类:一类是症状比较轻微的情绪问题,通过鼓励和咨询能够改善的;二类是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异常的行为表现,比如成绩突然下降,上课集中不了注意力,或开朗的性格变得孤僻;三类是患有精神障碍、精神分裂,有自杀、自伤倾向的。
小添的情况属于第一类。我侧重于舒缓她的情绪,帮助她发掘个人优势,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她有所改变。若是创伤类的问题,我则会放慢咨询的进度,前期主要是倾听和陪伴。若是第三类,则会建议去医院治疗。
学生们填写问卷的过程,也是跟真实的内心斗争的过程。我总是不断跟他们强调,“根据真实状态填写,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以此打消他们的顾虑。
我不排除有些学生会隐蔽自己,但一个事实是,测出来的结果往往比我预想的严重。一些看上去阳光开朗的孩子,心理危机还蛮高的。
我接待过一个学生,平时叽叽喳喳,挺外向的。有一天,我在去食堂的路上,突然被她拦住,说要来咨询。她坐我斜对面,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不要看她平时很开心的样子,其实受不了了。
起因是她没写完作业,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点了名。她觉得被针对,之前也有同学没完成作业,老师怎么不管?进而联想到自己上小学时,跟班主任反映被同学欺负的事,老师不仅没替她伸张正义,连多问几句都没有。被排挤过的人,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心理上也异常敏感。只要同学扎堆聊天,她就觉得别人在讲自己的坏话。
咨询的前几次,她一直在哭诉自己的过往。我想给些建议,都插不进嘴。话刚冒个头,就听她抽噎着说“但是……老师,我跟你说过……”,又讲起小时候的遭遇。可见那件事在她心里积压了很久。

除了做心理普测,我还负责给复学的孩子做一对一的心理评估。我会问很多问题,比如:最近情绪怎么样?去哪家医院看的病?有没有做心理咨询?频率怎么样?
有个学生起初十分抗拒,反问我,“这是在访谈吗?为什么要聊得这么详细?”可聊完后,他主动找到班主任说,“我还没准备好(返学)。”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理预设”,他想象中的自己已经准备好返校了,但面对校园生活,未必迈得过那道坎儿。
遇到正在吃药的学生,我问得更详细:多久复查一次?下次复查是什么时候?最近吃的什么药?有什么副作用?如果学生说家长不让吃了,我会建议他一定跟爸爸妈妈反映,药不能随便停,但我不会干预家长,毕竟一个个沟通下来,成本太高,除非学生要我帮忙去说。
我相信,医生开药的时候,跟家长已经强调过,不能随便停药。有的家长对心理问题缺乏深入了解,以为像感冒一样能够自愈,殊不知心理问题更像鼻炎,反反复复发作。
学校倒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请家长来会谈。除了班主任,心理老师也必须在场。但学生能否返校,决定权在学校那边,我只负责提供学生的心理评估报告。
被请来的家长,最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会不会耽误学习,尤其是会不会休学。有些家长说着说着,都要哭出来了,目的是把孩子尽可能地留在学校。
我们这个社会,病耻感还是挺严重的。我遇到最多的家长,是那种死不承认孩子生病的。有的学生已经出现明显的行为或智力问题,比如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向老师扔书本等。校领导请家长来沟通,他们还坚称孩子没问题。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回来,学校也不能拒绝。
墙上挂着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守则
如果学生心理危机程度比较高,却硬要返校的话,按照我们学校的规定,家长必须签《告知书》和《承诺书》。《告知书》中列明了一条:学校建议家长将学生带离学校接受正规治疗,经医院治疗情况好转后,再回学校继续修完学业。否则学生在校期间一旦病情发作出现伤害他人或自我伤害等行为,将视为家长责任。
家长签了《告知书》,表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风险行为知情,换句话讲,出了事学校不承担责任。《承诺书》则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不让孩子上晚自习和住校;有的风险实在太高,还必须陪读。说实在的,家长们也挺不容易。

刚开始当心理老师,给学生做完咨询,我容易陷入自责中。下班回到家里,回想咨询过程里学生讲过的每一句话,时不时就懊悔。他们说的一句话,当时听完就过了,可事后琢磨,也许背后有更值得探讨的深层原因,越想越睡不着觉。备一节课,一周都焦虑。
回想第一学期带的一个班,学生不太配合,没人回答问题,连资料也不愿帮我发。每次上课前,我要给自己做很久的心理建设,上完课也没什么成就感,只觉得心累。
勉强支撑着上完了一个学期。期末最后一节课,我向学生坦白了作为新老师的迷茫,也提到可能一些同学并不喜欢我。
第二天下课后,一个学生由另一个陪着,送来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一段话,犹如一位长者在安慰晚辈:不要因为别人这么说就否定自己,我们大家其实很喜欢你……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封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有些同学是站在我这边的,只不过趋于同辈压力,选择了从众。
下学期再去他们班上课,我察觉气氛变了,以前班里淘气的男生被女生的势头盖过,她们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女孩主动回答问题。
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我上课更有底气了。我把写纸条的互动形式保留了下来,每学期花一节课跟学生探讨尊重的问题。

说实话,心理老师在学校的地位真的很卑微。
我们一般是期末考试前两周,停掉音体美这些无关紧要的课。心理课也会被停掉,原本我都接受。
上学期期末,我带着准备奖励给学生的礼物,去上最后一节课。令我吃惊的是,刚走到教室门口,上课铃还没响呢,数学老师已经在讲课了。
这节课上数学,那位老师说。学生齐刷刷地望向我。我反问他,不是还没停课吗?他斩钉截铁地说,已经停了。数学老师比较强势,好像记错的人是我,但明明下一周才停课。我赶紧给班主任打电话。她却说,有人上课,你就走吧。当时别提我有多委屈,太不被尊重了。
我把这件事反映到教导处,他们说会提醒其他老师注意,最终不了了之。礼物等到这学期开学后,我才补发完毕。
教信息技术课的校长好言相劝,说他的课也时常被占,和资历深浅没关系,纯粹是卷文化带来的。作为老师,自己尊重自己的课,问心无愧就好。但我还是希望学校多给我们一些支持。像咨询室的纸巾,全部是我自己带的,根本不够用。
开学第二周,有个女孩来咨询,桌上的纸用完了,我从包里掏出仅剩的最后一包纸巾递给她。不一会儿,她又找我要纸巾。我让她等一下,找遍了办公室,也没找到多余的纸巾。我就看着她,用那张仿佛被水泡过的纸巾,一会儿擤鼻涕,一会儿擦眼泪,太辛酸了。
咨询室里墙上的画
再看看我们的咨询室,由一间长方形的办公室隔出来,中间立着屏风,靠窗一侧用来做咨询室,黄色的沙发、红色的抱枕、粉色的窗帘,我尽量营造出温馨惬意的氛围,不过靠门一侧的深色办公桌还是有些突兀,后面立着的两个铁皮文件柜更显冰冷。我觉得也有点寒酸。

每次听到别的老师跟我寒暄——“好羡慕你”“没有早晚自习”“不用早起晚走”,我都不想再继续聊下去,这是大家对心理老师的刻板印象。每个岗位都有看不见的辛苦,对吧?他们觉得我的工作就是说说话,不怎么上课也不用备课,“聊天有什么累的”,经常这么说,我还挺受伤的。
我们的机会本就比其他老师少,评职称、评奖评优就拼不过人家。评职称采用的是积分制,研发课题、获得市级区级奖项、当班主任、指导学生获奖等,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累加起来,谁得分高,谁才有资格参评。心理老师评上的几率挺小的。
像语文,各种名目的比赛一个月就有好几个,基本功大赛、技能大赛、诗词朗诵大赛、演讲比赛,这些我都没法参加。生物、地理等科目,也有专项比赛,但心理课的比赛少之又少,获奖的机会更少。
我这个岗位,出成绩也不容易。语数外等科目,分数和升学率是最直接的考核结果,但我们的工作没法统计。按咨询量吗?听起来就奇怪,咨询得越多,岂不是学生问题越多?哪一个学校愿意承认这点呢?
在我们学校,心理老师一半归德育处管,一半归教导处。工作时间像是被打包卖给了学校,咨询、上课、辅导等,不管干多少活,都属于分内的工作。
教育部多次强调,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但说真的,我没享受到。学校重视的首先是教学,无论评职称还是待遇,心理老师永远往后站。坦白讲,我领的工资在学校里算是垫底的水平。
荣誉和奖金与我无关,可学生一旦发生意外,我却是首要的问责对象。我们就像消防员,别人家着火了,才想起找我们;平时生活里,压根当我们不存在。
在校园里,我遇到曾经来咨询过的学生,刚开始还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等升上初二初三后,不来咨询了,渐渐地招呼也不打,有的还躲得远远的。我想起来,仍然感到寒心。
我勉强说服自己,都是人之常情。我见过他们最不好的一面,知道他们过去的秘密,而那些记忆是他们不愿重提的。
初中心理老师挺难当的。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也多变,老师的话又不听。我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有时候强迫自己脱离这份工作,把助人情结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这时候,同辈支持就显得可贵,不光学生需要,老师也需要。我和另一位心理老师互为督导,彼此给予能量。我也迷茫过,在摆烂和好好上课之间徘徊过,但我相信,在这个体系里深耕下去,会越来越好吧。
(小添为化名,为保护当事人,内容经过模糊化处理,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头图来自电影《过春天》剧照)

文末福利


直接领取70个心理剧剧本



这些心理剧剧本,涵盖1-12年级小初中高,非常详细,可以直接使用。建议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人手一份


文档目录如下:


具体内容截图:


70个心理剧下载方法 


老朋友,直接微信搜索善胜,联系善胜老师,无需添加善胜老师新号

新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善胜老师微信新号

发送“剧本”,无需任何操作,即可免费获得全部资源下载链接。


识别二维码,添加善胜老师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为你推荐 

《心理危机干预徐凯文全程亲授》


危机干预是心理老师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徐凯文全程亲授+全套课件,涵盖危机预防、危机干预、危机后处理,丰富案例、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手把手教你做危机干预。22课时系统大课。今天上新秒杀仅199。



导师介绍



徐凯文


曾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总督导

北京和睦家医院(UFH),执业精神科主治医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伦理委员、秘书长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委员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社会精神医学学组委员



实战案例



曾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富士康自杀传染事件、七五危机事件等多个公共危机干预事件的应对处理。

曾担任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危机干预督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委员,具有多年危机干预经验。


主要研究领域:空心病理论,危机干预心理创伤和人格障碍的神经科学研究和治疗。



适用人群




1、心理老师、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2、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科、精神科医生


3、司法系统心理治疗矫正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者


4、心理学爱好者以及有需要的人群




学习收益




1.危机干预是心理以及教育行业的必修课。


2.初步具备危机干预的能力,学会觉察识别危机、准确判断评估风险程度、有效实施干预,减少心理危机带来的伤害。


3、通过理论知识,更加理解来访者或他人的情绪、行为以及背后原因,理解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

4.认识内在自己,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缓解情绪问题。


5.治愈自己,了解关爱他人。


6.如果遇到危机事件,可以更好保护自己与他人。




课程优势




以徐凯文老师多年专业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丰富经验,深入浅出地结合实际案例从理论背景到技术实施,带大家掌握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巧。



学习内容目标




课程内容一: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的社会心理学视角(从树理论到空心病)


学习目标:理解心理障碍因何发生:详细介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政策、管理体制、原生家庭、功利教育背景、媒体与网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理想与价值观等多个因素。

什么是空心病?空心病源头是什么?带来怎样严重影响?


课程内容二:创伤与依恋——理解心理危机中的人


学习目标:创伤、依恋和危机树理论。通过案例介绍怎样从心理创伤理论与依恋关系理论去理解心理危机中的人的行为与症状。有效快速与需要帮助者建立关系。


课程内容三:危机事件干预——流程、技术、伦理、法律


学习目标:自杀测验与自杀评估、五个组织管理原则、情绪管理与评估后的干预。通过具体案例介绍怎样立即开始自残自杀风险评估?如何处理危机干预中的伦理两难问题?怎样进行合法有效的行动干预?


课程内容四:心理危机干预的操作指南


学习目标:专业人士需要做什么?人人都能参与干预的有效行为是什么?通过几个步骤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树立明确目标,达到及时有效的结果。




课程证书




学习结束后,可申请《徐凯文危机干预》结业培训证书




课程详情




学习详情:课程22学时,开通180天,随报随学,开通学习账号后,可通过电脑或手机APP无限次反复学习。报名后,可加入学习群,打卡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报名方式




徐凯文危机干预系统培训
原价2980元
上新优惠价1980元
特设秒杀冰点价↓↓↓ 
仅需199元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听课↓↓↓


(↑限时优惠,扫描报名↑)


    ▽ 购课心理福利,免费领取 ▽
    直接下载、学习徐凯文老师课程配套PPT课件
    (仅限购课学员领取)

    更多购课福利
    转发本文章到朋友圈(至少30分钟后截图)或两个心理学群(100人以上,至少3分钟后截图)
    即可免费领取(购课同赠
      危机干预必修资源13份

    01、危机干预心理学.pdf

    02、 【制度】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转介和危机干预制度.doc

    03、创伤危机干预心理案例集.pdf

    04、教育部:危机干预一次团体辅导技巧.doc

    05、青少年危机干预.pdf

    06、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流程图.doc

    07、心理危机学生库.exl

    08、预防青少年自杀(101)预防工作和危机处理.doc

    09、中小学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的实践经验与困难思考.doc

    10、(讲义)个体心理危机干预技术.ppt

    11、(讲义)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技术.ppt

    12、(讲义)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实施.ppt

    13、创伤中成长:徐凯文等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pdf


    超级福利,再加赠2份资料:


    01、徐凯文:心理咨询职业守则.pdf

    02、徐凯文:临床实践中的设置与伦理议题.pdf



    报名方式


    徐凯文危机干预系统培训
    原价2980元
    上新优惠价1980元
    秒杀冰点价↓↓↓ 
    仅需199元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听课↓↓↓


    (↑限时优惠,扫描报名↑)



      ↓购课截图,请发给善胜老师↓
      即可领取赠送资料

        如需招生简章和对公汇款,请联系善胜老师


      可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善胜老师咨询



    【温馨提示】
        1、本产品为知识服务类产品,一经购买不接受退款申请。
        2、购买或学习中如遇到任何疑问,请联系善胜老师微信:shanshanpsy
        3、严禁任何形式的翻录或转载,严禁在第三方平台传播
        4.、如需开具发票,请与善胜老师shanshanpsy联系


 爆款心理大咖课程: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课程详情、报名听课

1.李松蔚张沛超等10位心理学大师:手把手教你做咨询,秒杀仅59

2.OH卡+曼陀罗:一起学会,秒杀仅99,含福利

3.《30天正念冥想训练营》:从内在自我蜕变,秒杀仅79

4.绘画心理:50个案例+实操难题全解,秒杀仅69

5.0基础入门舞动治疗课 | 秒杀仅79元



 免费领资料
点击下方链接,按提示操作,即可领取


【限时免费】79个校园心理剧资源(策划组织剧本评奖)


【限时免费】学校团体辅导活动课优秀教案集


【限时免费】80份心理咨询表格模板(最新实操版)


免费领取:89份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讲座常用ppt教案课件


【限时免费】【心理健康讲座各类常用ppt课件51份】在线下载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好文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

心理漫画:孩子发脾气时,请教会他好好生气


儿童精神科为什么爆满? 没人比清华心理系主任分析得更透彻!


我很生气,想骂人!心理学实用骂人指南17条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6个心理咨询案例实录(全文)


央视终于对抑郁症下手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建议先转发收藏观看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资料
按住小猫尾巴,有福利
免费领取5000+心理资源
且听下回分解,查看后续更新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百门大咖心理课

镜子心理
认识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