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 Int丨中日韩三国肝癌的负担、趋势和预测——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分析

健康   健康   2025-01-27 17:10   河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肝癌(LC)是全球第六大诊断癌症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根据GLOBOCAN 2022,2022年新增病例865 269例,死亡757 948例。LC病因复杂并与各种危险因素有关。LC的主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饮酒和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其他风险因素包括摄入黄曲霉毒素、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和吸烟。值得注意的是,过去10年,LC的负担、病因和危险因素发生了变化。LC在亚太地区尤为常见,其流行病学在该地区一直在变化。亚太地区占所有LC发病率的近75%,占全球LC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三,尤其是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近日,一项发表于Hepatology International的研究调查了这些国家与LC相关的负担、趋势和预测。





(文章发表封图)


研究者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日本和韩国LC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死亡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并按特定病因分层。研究者分析了过去32年LC负担的时间趋势,并预测了接下来25年的变化,还调查了与LC死亡和DALY相关的危险因素。



全球及七大区域LC负担


2021年,全球范围内LC新增病例为529 202例,死亡病例为483 875例,DALYs为12 887 652万人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新增310 535例LC病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8.74%,且该地区的LC死亡病例占全球的56.26%。从1990年到2021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DR)和DALYs的年龄标准化率(ASR)均呈下降趋势(AAPC<0,P<0.05),而其他地区则呈上升趋势(AAPC>0)。



2021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LC负担


2021年,中国LC新增病例数为196 637例,死亡病例数为172 068例,DALYs为4 890 023万人年。中国的LC负担在三国中最高,占东亚及太平洋地区LC负担的63.32%,占全球LC负担的33.11%。日本和韩国的LC负担相对较低,但韩国的ASR最高。从1990年到2021年,三国LC新增病例数和死亡数均呈上升趋势,中国增长幅度最大。分解分析显示,老龄化是导致LC病例数和死亡数增加的主要因素。



LC的ASIR、ASDR和DALYs的ASR趋势


1990年至2021年间,三国LC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的ASR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有所不同。中国的下降幅度最小,而韩国的下降幅度最大(图1)。


图1. 1990年至2021年全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肝癌的ASIR(a)、ASDR(b)和DALYs(c)的ASR趋势
(源自文献)



LC病因分布

2021年,全球范围内,HBV感染是LC的主要病因,占LC新发病例的39.3%,其次是HCV感染(29.3%)。在中国和韩国,HBV感染是LC的首要病因,而在日本,HCV感染占主导地位。此外,MASH和酒精摄入也是LC的重要病因。



性别和年龄分布


全球范围内,LC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中,男性均占多数。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男性LC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



LC死亡和DALYs的风险因素


从1990年到2021年,全球及三国因高体重指数(BMI)、酒精使用、药物使用和烟草使用导致的LC死亡和DALYs均有所增加。在中国,高BMI是最主要的增长风险因素,而在韩国,酒精使用是主要的增长风险因素。



LC负担的预测


预计到2046年,全球LC负担将增加至754 772例新增病例,707 054例死亡病例和16 485 011万人年DALYs。中国的LC负担预计增加最为显著,而日本和韩国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



总结


LC目前以及在未来25年内仍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重要疾病负担。就病因和风险因素而言,中国的MASH和高体重指数(BMI)、韩国的酒精使用以及日本的药物使用应受到重点关注。


END

参考文献:Yang S, Deng Y, Zheng Y, et al. Burden, trends, and predictions of liver cancer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analysis based 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Hepatol Int.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1, 2025. doi:10.1007/s12072-024-10763-6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国际肝病
感谢您关注《国际肝病》微信新媒体!我们每天会为您提供国际肝病专家访谈、专家论述、会议报道、指南解读、最新资讯等精彩内容,第一时间分享肝病领域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国际最新进展。“同步传真国际肝病进展”,关注微信即刻完美实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