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D丨朱传龙教授:癸酰基肉碱通过增强脂肪酸β-氧化改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

健康   健康   2025-01-17 18:27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传龙教授团队首次发现癸酰基肉碱通过增强脂肪酸β-氧化改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脏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1月8日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中科院2区,top期刊)发表。据悉,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孙烨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朱传龙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在慢性肝病中,HBV感染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两大病因。乙型肝炎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全球约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西太平洋地区感染率为5.9%。与此同时,由于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在亚洲的负担持续增加。虽然脂肪变性对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影响并不显著,但严重的脂肪变性会影响抗病毒药物对肝纤维化的改善。因此,进一步了解HBV感染与脂质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治疗肝脏相关并发症提供新策略。

研究者首先对人类肝脏的GEO数据进行分析、对小鼠肝脏的蛋白质组学进行检测以及对HBV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检测,发现HBV感染可在体内外引起脂肪酸β氧化障碍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因此拟进一步阐明调节脂肪酸代谢是否可以减轻HBV感染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脂肪酸β-氧化(FAO)是脂质代谢中能量产生的主要降解途径,哺乳动物的线粒体是FAO的主要场所。因此,研究者过表达了FAO的关键酶CPT1A,发现其确实可以改善HBV感染所致的线粒体功能降低。已知酰基肉碱的生物学功能是将酰基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进行β-氧化,从而产生能量以维持细胞活性。那外源性补充酰基肉碱是否同样可以影响FAO呢?研究者在体内外实验中均给予了外源性补充的癸酰基肉碱,在细胞和小鼠中均证实其可以改善HBV感染引起的肝细胞脂代谢紊乱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此外,通过对小鼠肝脏蛋白质组学分析证实,癸酰基肉碱通过激活PPARα信号通路促进脂肪酸氧化代谢。前述研究表明癸酰基肉通过上调CPT1A蛋白表达促进肝脏线粒体FAO的发生,当敲除PPARα基因时,这种上调作用也随之消失。因此,研究者认为癸酰基肉碱通过激活PPARα-CPT1A通路改善线粒体能量供应,促进线粒体稳态。

该研究从脂质代谢受损的角度解释了HBV感染导致线粒体损伤的机制,外源性补充脱酰基肉碱可部分恢复HBV感染引起的肝细胞脂肪酸代谢受损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提示了癸酰基肉碱在HBV感染中的治疗潜力,为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图片摘要

原文链接:Sun Y, Chen Q, Liu Y, Jiao M, Dai Z, Hou X, Liu R, Li Y, Zhu C. Decanoylcarnitine improves liver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y enhancing fatty acid β-oxidation. J Infect Dis. 2025 Jan 8:jiaf014. doi: 10.1093/infdis/jiaf01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774664.


朱传龙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

首届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委

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分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炎学组委员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共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美国Gilead肝病基金1项),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91篇,其中SCI收录42篇(中科院1区top期刊5篇)。获省部级奖励6次,授权发明专利4项。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国际肝病
感谢您关注《国际肝病》微信新媒体!我们每天会为您提供国际肝病专家访谈、专家论述、会议报道、指南解读、最新资讯等精彩内容,第一时间分享肝病领域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国际最新进展。“同步传真国际肝病进展”,关注微信即刻完美实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