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常规用「止血药」致患者死亡?!可千万不能混淆这三点!

学术   2024-10-24 20:04   河南  

笔者在科室听上级医师说曾经有过医生工作失误,误将凝血酶冻干粉静脉注射,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事情发生。


出于好奇,笔者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发现这样的医疗失误也是不少。


图源:参考文献 [1] 截图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就想总结一下这些药物之间的差别,以达到自我学习及警示作用。










从案例发生经过来看,本案例中,「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一种白色粉剂,该药只能用特定溶酶溶解后用于静脉滴注,符合本例手术患者用药范畴。


「凝血酶冻干粉」也是一种白色粉剂,用于手术中不易结扎的小血管止血、消化道出血及外伤出血等,局部止血时用灭菌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喷雾或直接将粉末喷洒于创面,消化道止血时可溶解后口服或灌注

两者虽然听起来相似,但外观有明显不同,且后者瓶身有「严禁注射」字样。


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有一种常用止血药物「血凝酶」,也是白色疏松的冻干粉末。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也可局部使用。这 3 种常见止血药物名称相近,但用法不同,容易混淆,导致不良事件发生。[1]  


止血的生理过程


生理性止血分为: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生成、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01


首先是血管受到损伤而发生出血时,局部血管发生收缩,导致管腔变窄、破损伤口缩小或闭合。血管收缩通过神经反射等多种介质调控完成。




02


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血小板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参与止血过程。


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堵塞伤口而达到初步止血。也称为一期止血




03


接着,上述内皮损伤启动外源及内源凝血途径,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


即使邻近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Fg)变为不溶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织在内,进而形成了牢固止血栓,称为二期止血


凝血过程示意图 

图源:参考文献 [2]





概括


1. 凝血活酶生成(Xa-Va-Ca2+-磷脂)

  1. 外源性凝血途径

  2. 内源性凝血途径


2. 凝血酶生成(IIa)


3. 纤维蛋白生成


凝血酶作用机制 [3]


人血浆纤维蛋白原 (Fg) 由 3 对不同的肽链即 α、β、γ 组成, 每条 α 链上包含 1 个 A 肽, β 链上包 1 个 B 肽, 故纤维蛋白原出示为 [α (A) β (B) γ] 2。


在凝血酶作用下, 纤维蛋白原释放出 2 条 A 肽和 2 条 B 肽, 成为纤维蛋白Ⅰ单体 FⅠm , FⅠm 进而聚合成纤维蛋白Ⅰ单体可溶性多聚体 FⅠp。


凝血酶还可以同样方式使 FⅠm 和 FⅠp 聚合成 FⅡm 和 FⅡp (可溶) , 它们在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FⅩⅢa 作用下成促使纤维蛋白分子间形成共价键,以二聚体和多聚体方式交联, 成为稳定的不溶的纤维蛋白。










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血凝酶、巴曲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区别。(名字真的很像)


血凝酶


1936 年, 奥地利维也纳学者 V.Klobu Sitzky 和其同事 Konig 用硫酸铵、醋酸铅沉淀法及透析法的专利方法从巴西矛头蝮蛇提取一种高纯度酶纤维蛋白原促凝蛋白酶。


在我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SFDA) 对来源为巴西蝮蛇的 batroxobin (coagulase, 凝固酶) 批准的通用名为血凝酶,制剂名为注射用血凝酶。


血凝酶为类凝血酶,它与凝血酶相同的是都以精氨酸 - 甘氨酸连接处切割纤维蛋白原 (Fg) ,但它与凝血酶又有区别。


血凝酶使 Fg 裂解出蛋白肽 A, 产生 FⅠm ,FⅠm 又与与 Fg 结合成复合物, 该复合物在体内很快降解,所以不会产生血管内弥漫性凝血 (DIC) 。


而凝血酶使 Fg 裂解出蛋白肽 A 和 B, 生成纤维蛋白Ⅱ单体 (FⅡm) ,并聚合成纤维蛋白 Ⅱ 多聚体(FⅡp),FⅡp 在ⅩⅢa 作用下转化为稳定的纤维蛋白(凝血块),因此可引起 DIC。


凝血酶与血凝酶机制对比 [3]


巴曲酶


巴曲酶是从另一种巴西中部及东南部矛头蝮属的一种亚种分离得到的酶,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的特性。


因此,我国对 batroxobin (defibrase, 去纤维蛋白酶, 去纤酶) 批准的通用名为巴曲酶,制剂名为巴曲酶注射液。


巴曲酶具有去纤维蛋白的作用,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使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血流量,改善缺血性症状。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成分为人凝血因子,主要治疗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 缺乏引起的出血,通过补充凝血因子,使患者能在局部破损处形成凝血活酶而促进血液凝固。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 缺乏症 (单独或联合缺乏) 包括 [4]


1. 凝血因子Ⅸ缺乏症 (乙型血友病),以及Ⅱ、Ⅶ、Ⅹ凝血因子缺乏症;


2. 抗凝剂过量、维生素 K 缺乏症;


3. 肝病导致的出血患者需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4. 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被大量消耗,可在肝素化后应用;


5. 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科手术患者,但对凝血因子 V 缺乏者可能无效;


6. 治疗已产生因子 VIII 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7. 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





总结

综上,对上述药物的成分、用法及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提示医务人员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区分,正确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失误出现。




题图 |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姚丽丽, 李跃荣, 赵庆华, 肖明朝.1 例用药近似错误事件的根因分析 [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01):86-89

[2]  朱大年,王庭槐.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八版生理学

[3]  金有豫. 注射用血凝酶及其止血作用机制 [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4]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用药助手 APP 

丁香园普外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助普外科医生快速成长、展现自我的舞台,普外时间,中国普外科医生的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