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品牌猿自小就沉迷于儒勒·凡尔纳和他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最近又偶遇《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一书,灵感陡生,一个全新的阅读系列应运而生——《80本书环游品牌》!
在这个系列中,品牌猿将精心挑选出80本与品牌息息相关的书籍,暂划分入12个版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令人兴奋的品牌奇妙之旅!
——未来30年的商业圣经!
推荐语:本书以一种近乎思想实验的方式预见了三十年来的一切变革,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它深度影响了乔布斯、《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这样评价:不读《失控》的产品经理,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本文五大部分:
控制的未来:AI时代认知升级的前瞻读物。
《失控》是由凯文·凯利撰写,首次出版于1994年,全名译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它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自然界、人类、机构、人工智能和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和进化关系。凯文·凯利(Kevin Kelly网名KK)是《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他被公认为“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他可能是西方科技研究者中,第一个系统地把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到对当前科技解释的人。因此,在整个泛互联网圈中,他被称为“未来学家”、“互联网预言家”、“世界互联网教父”和“硅谷精神之父”的称号。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共同进化”、“人工智能”、“熵增”、“涌现”、“去中心化”、“管理与失控”、“区块链”、“液态社会”等词语的内在逻辑和对现代商业的重要性,并且让这些远离生活又渗透时代的词,成为当今商业骨架和血液的内在逻辑明晰可见。对营销人和品牌人来说,这本书让你我对未来趋势的感知、对数字智能的力量,对商业模式的重构、对用户变化的洞察、对竞争逻辑的理解、对连接价值的洞见、对品牌创新的认知,清晰而有力,且充且充满想象。本书与其撰写的《科技想要什么》和《必然》一起被称为“观察、反思、展望”的三部曲。
“失控”的技术:换一种方式看世界!
一个有悖认知的蜂群现象:在蜂群中,蜂后并不是主宰者,它只是谦卑地跟在蜂群后,选择自始至终都是由蜂群定的;谁是蜂后是由蜂群决定的,目标地点也是由蜂群决定的。蜂群思维是一种「集体思维」,是指由许多独立的单元高度连接而成的一个「活系统」。
蜂群思维是能同时进行感知和记忆的「分布式内存」,具有典型的「自适应性」特征。
蜂群思维的神奇还在于量变引起质变。只要聚集在一起的蜜蜂数量达到一定变量,它们就能够相互交流,并且「涌现集群智慧」。
自然哲学家惠勒认为,「昆虫群体都不仅仅类似于有机体,而就是一个有机体——就像一个细胞或者一个人,它表现为一个一元整体,在空间中保持自己的特性以抗拒……既不是一种事物,也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持续的波涌或进程。」这样的智慧早已出现在我们熟悉的各种现象:蜂群蚁群、动物食物链、森林系统,电脑网络、大脑神经元、音乐涌现......。音乐是如何从和弦中涌现出来的:而我不知道,除此(音乐)之外,人类还能拥有什么更好的天赋。因为从三个音阶(三和弦)中他所构造出的,不是第四个音阶,而是星辰。
假如为「蜂群思维」找到一个现代的名称——「活系统」。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
次级单位的具有自治的特质;
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
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
同样,它的5个好处显而易见:可适应,可进化,有弹性,无限性,新颖性。假如一个企业「群落」转向这样一个「活系统」?或者将品牌生态看做一个「超级有机体」呢?2、从「镜前变色龙」到「共同」进化——未来的路标!1974年,现代控制论的奠基人布兰德提出了一个公案:「放在镜子面前的变色龙是什么颜色?——变色龙会要想办法从自身镜像世界隐身,将所有的保护色试个没完?还是找到一个中间色的折衷。」- 任何个体只有「接近」自己变化中的邻居才能给自己带来变化。
- 镜子前的变色龙是一种「网状」的因果循环。这种网状因果是指在递归反射领域,事件并非由存在链所触发,而是由一系列业因如奇趣屋般地反射、弯曲、彼此互映所致。
- 自然界充斥着共同进化:每个有植物的角落都有寄生生物、共生生物在活动,时刻上演着难解难分的双人舞。
- 进化就是不断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共同进化——是更全面的进化观点,是不断适应环境以满足彼此的需求」。
- 生物的共同进化行为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共同学习」,或者共同传授也行,因为共同进化的各方在相互学习的同时也在相互传授。
- 在紧密相连的21世纪,市场营销就是那面镜子,而全体消费者就是变色龙。将消费者放入市场时,他该是什么颜色:是沉降到某个最小公分母——成为一个平均消费者?或者总是为试图追赶自己循环反射的镜像而处于疯狂振荡的摇摆状态?
- 当今世界更是一个充满了「镜像」的时代。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传感器;每天都在数据收集网络脚步,它们将我们集体行为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反映给我们。——帐单、评分、工资单、商品目录——在映射中帮助我们建立了个人的身份标识。
- 数字化必将为我们提供更清晰、更快捷、更无所不在的「镜子」。每个消费者都将成为反射镜像与反射体,既是因,也是果。
- Web 1.0,企业开始了结盟大潮——尤其在互联网中——与其吃掉对手或与之竞争,不如结成同盟——共生共栖。共生关系中的各方行为不必对称或对等。
- Web 2.0,互相渗透,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意识到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共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限游戏——只有各路新公司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新模式、新技术出现,整个市场才会有未来。
- 在迈入Web3.0后,频繁的交流正在创造日益成熟的数智时代,为共同进化、自发的自组织以及双赢合作模式的涌现而准备着。
- 与此同时,所有政治//经济文化都意指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而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则意味着「共同」;在web基础上建立起的「共同」世界。
上述理解下,所有的进化,包括人造物的进化,都是共同进化。这就是「共同」的力量——我们不仅「共同」打造一个舒适的地球村;还在「共同」编织一个熙熙攘攘的全球化蜂群——一个最具社会性的「共同」世界,一个镜状往复的「共同」世界。原子的图形是非常直白的:几个点循极细的轨道绕着一个黑点:原子独自旋转,形成一个典型的缩;原子内部的轨道形如真实的宇宙,在一边是遵守规则的能量核,另一边是星系中旋转的同心球体——其核心是一种意志,也是本我,是一种生命力。Web3.0这个符号是没有中心的——它是一大群彼此相连的小圆点和一堆彼此指向、相互纠缠的箭头织成的网,不安分的图像消褪在不确定的边界:Web3.0是原型——总是同样的画面——代表了所有的电路,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相互依存,所有经济的、社会的和生物的东西......,所有的大规模系统。
这个图标没有开始、没有结束、也没有中心,或者反之,到处都是开始、到处都是结束、到处都是中心。
Web3.0是群体的象征。由此产生的群组织——分布式系统,将自我撒布在整个网络,以至于没有一部分能说:“我就是我”。无数个体思维聚在一起,形成了不可逆转的社会性。
事实上,由真正多元化的部件所组成的群体只有在web3.0中才能相安无事。其他结构,如链状、金字塔状、树状、圆形、星形等,都无法包容真正的多元化,以一个整体的形式运行。
Web3.0蕴藏着原子科学(管理和控制)不具备的力量:Web3.0之中真的有神秘的看不见的手——一种「没有权威」存在的控制。
Web3.0是唯一有能力无偏见地发展或无引导地「学习」的组织形式。
Web3.0有其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正迅速影响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人类文化。比如,消费主权,数字游牧,有机编码......;所有这一切共同交织成了蜂群式王国。
动态Web3.0是少数几个融合了「时间」维度的结构之一。
最后,与其说一个分布式、去中心化的Web3.0是一个物体,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过程」。
从「蜂群思维」到「活系统」,从「镜前变色龙」到「共同」进化;从「未来的路标」到21世纪的「符号」,我们可以得意的推断出Web3.0=21世纪=未来=共同。苹果、安卓、微信、抖音、小米生态,他们的每一次大的动作不是在做一些细小功能点的演进,而是在构建一个共同进化的系统,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共同创造的大生态,并成为其有机体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当你自觉不自觉的将Web3.0技术和思想迁移到商业活动、企业生态和品牌构建,一种共同进化的活系统不自觉的就被架构而出。让我们一起听听KK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预测AI时代的三大趋势。扩展阅读1:《必然》而然
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名词世界前往一个流动的动词世界。在未来三十年,所有有形的产品,都会变成无形的“动词”。产品将会变成服务和流程。而在无形的数字领域中,没有任何静态的东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必然》于2014年出版,其蕴藏的巨大能量与宝藏在后疫情时代的创新中全部释放。书中,凯文·凯利以12个动词,解读这场永无止境的变迁的轴枢所在,预见着算法统治世界的未来“必然”而然的方向,并帮助在“可能”中寻找着“当下”。这12个动词包括: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描述了整个时代的变化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每天醒来,没有下床,就开始屏读,看着时间,短新闻和天气预报,刷刷朋友圈;工作时,屏幕会陪伴一整天,阅读文件、撰写报告、回复信息;即使休闲吃饭,也会时时电子书和新闻;晚上我们会一边看电影,一边看评论,一边看文章,一边分享出去……。数字原住民如此热衷屏读,是因为屏读鼓励功利性思考,会实时培养思想。当我们发现不为自己熟悉的事实之后,屏读会激发我们的反应,督促去做些什么:可以深度搜索、可以查询相关观点,可以创建书签,可以发微信分享,可以与其他人互动。屏读帮助数字原住民快速将不同的理念结合一起,从而将自己武装起来面对每天数以千计的新想法。书籍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阅读书籍会增强我们的分析能力,鼓励我们一路探求到脚注,然后得出观察结论,最后甚至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而不只是看着热闹。“屏读”是当下的工具,“阅读书籍”是自我长远的进化。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什么屏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生活方式书店没有消亡,反而发展更快!所以,我们首先要放宽对“书籍”的理解;其次,我们还要完成对“阅读”的认知升级;接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数字化的人对于“读书”的需求;最重要,我们自己要思考,数字化生活方式对数字化的人真正意义是什么。
KK断言,这十二个必然而来的未来,高度叠加,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我们今后的世界;这12个洞察,也许就是数字时代的商业新法则。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个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扩展阅读2:
《宝贵的人生建议:希望你早点知道的智慧》
我的这些建议并不是法则。它们就像帽子,假如不合适,试试另一顶。
2023年9月,KK为年轻人写了一本书《宝贵的人生建议》,书中给出了500条有关人生意义,创业和事业,工作和学习,管理和领导,条条真知,个个灼见。2、要让自己快乐,就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你能做的最利己的事,就是慷慨。3、你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那些不能再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要移走、送人、扔掉,给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腾出时间和空间。4、如果你寻求别人的反馈,你会得到批评。但如果你寻求「建议」,你会得到一个搭档。5、只有当你把收集品,放在显眼的地方展示,愉快地与他人分享时,对你而言,收集才是一件好事。否则,你只是在囤积一些东西。——「分享知识一个道理 」。6、永远不要为你不想成为的人工作。如果你不想投资于一家公司,就不要在这家公司工作。因为当你工作时,你是在投入自己拥有的一切:你的时间。7、不要为赚钱而创造;要赚钱来支持创造。工作做得好的回报,是更多的工作。8、每天只花15分钟,即一天的约1%,来改进你的事业,这是你发展壮大自身事业最有利的地方。9、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做什么。不在于你说什么,不在于你信什么,给谁投票,而在于,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10、“我现在应该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唯一有效的方式,是先解决另一个问题:“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11、成功最可靠的方法,「是你自己定义成功」。先射箭,然后在射中的地方,画一个靶心。12、创造真正的新事物,通常并不需要很多钱。否则新发明将由亿万富翁垄断,而事情并非如此。相反,几乎所有突破都是由缺钱的人创造的。发明新事物需要的是激情、坚持、信念和独创性。穷人和年轻人往往富于这些品质。保持饥饿感。13、在通往宏伟目标的道路上,庆祝那些最小的胜利,就像每一个小胜利都是最终的目标一样。这样,无论征程在哪里结束,胜利都将属于你。14、面对重要的事,允许改变想法。这是智慧,而不是不道德。最后,让我们一起亲耳听听“教父”的「宝贵的人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