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轶事】因病学拳,幸遇良师!

文摘   2024-11-11 15:31   江苏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本文摘录自洪均生先生的原稿《学拳回忆录》,定稿于1986年10月,曾发表在《武林》杂志。文中有人物,有情节,有技术,有史实,声情并茂,值得读者再次细细品味!

因病学拳,幸遇良师

我自幼多病体弱,从十七岁即因病辍学,二十岁婚后,自知病源为懒于运动,乃力纠旧习,每晨外出散步两小时。北京先农坛、天坛、 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皆常游之地。自是病渐减退,身亦略健。但每逢换季、春夏及秋冬之交,寒暑突变,体仍不适。一九二九年冬,忽染冬瘟,卧床三月,至三〇年病愈。同院邻人周怀民(名仁,无锡人, 供职北京电报局,善画山水,今为民革监察委员)介绍北邻刘慕三先生,从之学吴式太极拳。数月后,见北京实报刊登名武生杨小楼从陈沟陈发科拳师学拳后,身体转健,能演重头戏的消息,于是辗转托一原先生邀请陈师至刘家授拳。当时从刘老学拳的电报局职员三十余人都来学习,我亦从此拜发科老为师。

当我学吴式拳之初,刘师言:“学此拳应动作缓慢,练的越慢, 功夫越好。”也就是功夫越好,才能练的越慢。陈师初来刘家,寒喧之后,表演了陈式一、二路拳,大家都准备以一小时以上的时间,瞻仰名师拳法。不料两路练完,只用十余分钟,而且二路纵跃神速,震脚则声震屋瓦。陈师表演后稍坐即辞去。于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练得这么快,按“运动如抽丝”的原则来讲,岂不把丝抽断了;有的说震脚不合“迈步如猫行”的规律。刘师则说:“虽然动作快, 却是圆的;虽然有发劲,仍是松的。我们既请了来,便应学下去,等学完拳式,再请教推手。如果比我强,就继续学完二路”。这才一锤定音:“学”。

开学之初,我向陈师请教的头一个问题是:“动作究竟应快,还是应慢?”师答:“初学应慢,以求姿式正确。熟能生巧,久之,自然能快而且稳,交手时则快慢因敌而变。慢练是学拳的方法,不是目的。但动作慢些,腿部负担时间较长,也有益处。”从此我便安心学下去。但是我的学拳方法,值的一提,以供参考。

我的学拳方法,是先看后练。由于同学三十余人都是北京电报局职工,只我一人是无工作的初学者。起先是为了礼貌,让师兄们先学, 学完上班,我总是等到最后才学。这样看了几天,觉得看的熟些,自己学时,心中就较为清楚,动作自然顺遂。我师的教拳给了我看的机会。不论多少人学,他总是一个一个的教。比如二十人学,每人平均示范五次,便可以看到一百次。这样脑子里先有了印象,则学时必然会容易些。几天之后,我又分了次序细看。先看手法,次看步法,再看眼法和全体的配合方法与时间,我初步记准了全身动作的时间与方向,但整个套路练得不多(每天只练两趟),而单式子却练得不少。其方法是:将学会的式子,逐个向我师请作示范,我师亦不厌其烦地有求必应。我的动作和我师的示范略有不似,就反复作百余次,必尽肖而后已。所以我从一九三〇年从师学拳至一九四四年将有十五年。从那时至一九五六年离开我师将十三年之久,而我师的拳式,甚至示范的神情,都能在我脑子里如电影般的很快映出来。我与山东广播电视台来访的同志说:“我因体弱练套路虽懒而未多下功夫,但脑子却还不懒,至今记忆犹新。”因此,一九五六年我重返北京谒陈师求为复习,我师看我练过一、二路后,说:“拳式未错,功夫也有不小的进步。”谈了我的学拳方法,再说说我师的练功方法。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洪式太极
以洪式太极为载体传播弘扬中国传统太极文化。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技击实战;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洪式太极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最新文章